一种乳制品中磷脂成分的分离鉴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018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制品中磷脂成分的分离鉴定方法,涉及食品检验分析技术领域。使用固相萃取和HILIC(也称亲水作用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迭代采集的方法,首次在乳制品中确定了超过500个磷脂分子。另外,依据磷脂亚类和不饱和度在正负模式下提供的拟合方程,可用于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内容实施开展乳制品磷脂的成分分析,其主要原理是依据磷脂在HILIC的保留行为,同一亚类相对集中的在一段时间内被洗脱,并且保留时间随着碳数的减少和双键数的增多而增大。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乳制品磷脂成分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检验分析,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乳制品中磷脂成分的分离鉴定方法


技术介绍

1、磷脂(phospholipid,pl)含磷酸基团,根据其主链结构分为鞘磷脂与甘油磷脂两大类,根据极性头基可分为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酸、磷脂酰甘油、心磷脂和鞘磷脂。不同奶的磷脂组成具有差异。奶是人类摄入磷脂的主要来源之一,磷脂因其生物学意义而被广泛关注,如膳食牛奶磷脂被证明与减轻肥胖,改善记忆力,增强儿童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等有关,并被认为可作为代替母乳产品的补充剂。鉴于奶磷脂拥有的广阔应用前景,准确认识奶源磷脂的组成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已有大量精力被投入到牛奶磷脂的研究中,但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奶中磷脂的全面认识,将是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基石。

2、基于脂质组学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全脂时,由于高浓度脂质会对低浓度脂质产生抑制作用,这对于牛奶样品中的磷脂检测并不友好,而更聚焦的磷脂组学在磷脂鉴定上更为有利。奶中磷脂研究,主要依赖非靶向组学技术手段。非靶向脂质组学能够提供脂质提取物中大量信息用以系统全面的分析样品,其无偏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制品中磷脂成分的分离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i)提取分离乳制品中的磷脂组分;(ii)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获取乳制品中的磷脂质谱信息,鉴定乳制品中磷脂的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制品中磷脂成分的分离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每0.1-2mL或0.1-2g待分离鉴定乳制品与2-10mL含0.2%(v/v)的甲酸的二氯甲烷/甲醇溶液、1mL水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制品中磷脂成分的分离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每0.5-1mL或0.5-1g待分离鉴定乳制品与4-8mL含0.2%(v/v)的甲酸的二氯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制品中磷脂成分的分离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i)提取分离乳制品中的磷脂组分;(ii)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获取乳制品中的磷脂质谱信息,鉴定乳制品中磷脂的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制品中磷脂成分的分离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每0.1-2ml或0.1-2g待分离鉴定乳制品与2-10ml含0.2%(v/v)的甲酸的二氯甲烷/甲醇溶液、1ml水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制品中磷脂成分的分离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每0.5-1ml或0.5-1g待分离鉴定乳制品与4-8ml含0.2%(v/v)的甲酸的二氯甲烷/甲醇溶液、1ml水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制品中磷脂成分的分离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用正己烷、异丙醇/二氯甲烷对固相载体进行淋洗时,正己烷的使用体积为4-12ml,所述异丙醇/二氯甲烷的使用体积为4-12ml,使用甲醇进行洗脱的体积为2-10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制品中磷脂成分的分离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为waters acq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静顾竞一李夏冰贾琪钱永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