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存储已划分空间实际利用率的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016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1: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存储已划分空间实际利用率的计算方法,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包括:S1,基于获取的存储空间,将多个存储器按照与服务器通讯的最小连接节点数目构建多个存储层次;S2,将存储的数据按照不同的存储层级依次存储,获取存储后存储空间的空间使用状况;S3,基于存储空间的使用状况,确定存储空间内映射地址存储数据对应的特征信息;S4,基于存储数据的特征信息,确定存储空间的趋势变化情况;根据存储空间的趋势变化情况,确定存储空间的预测状况;S5,基于存储空间的预测状况,对存储空间的使用进行调整,生成符合使用状况的存储空间分布形式;能够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提高存储数据的空间划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存储,尤其涉及一种存储已划分空间实际利用率的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1、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将整个数据进行拆分为多个数据包后分散到多个存储器进行存储,能够大幅提升资源利用率以及存储速率。

2、如中国专利cn202011133220.3一种提高存储资源利用率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包括多个存储器和存储管理服务器,存储方法如下:将多个存储器按与存储管理服务器通讯所需最小数据连接节点数的数量大小由小到大分为层数逐步升高的多个存储层级,多个存储层级构成数据塔;存储时,存储管理服务器将接收到的存储数据根据设定存储规则分割成多个数据包,将多个数据包分发至数据塔最低层的多个存储器;由最低层的存储层级的存储器将收到的数据包向数据塔的上层存储器逐级传递至因没有多余存储空间导致传递失败时,将数据包存储在当前的存储器中并对存储管理服务器反馈存储地址。将存储空间按照多个存储层级进行管理。

3、但是,在存储资源利用时,没用考虑到每层存储空间的实际利用率,使得对多层存储空间的设置出现纰漏,导致存储空间利用率降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存储已划分空间实际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基于获取的存储空间,将多个存储器按照与服务器通讯的最小连接节点数目构建多个存储层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存储已划分空间实际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S21,将获取到存储数据根据存储数据的类型不同,将存储数据分为多种分类的数据段,包括冷数据、热数据、温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存储已划分空间实际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还包括,S31,扫描存储空间内的碎片,确定存储空间的空闲数据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存储已划分空间实际利用率的计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存储已划分空间实际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基于获取的存储空间,将多个存储器按照与服务器通讯的最小连接节点数目构建多个存储层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存储已划分空间实际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s21,将获取到存储数据根据存储数据的类型不同,将存储数据分为多种分类的数据段,包括冷数据、热数据、温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存储已划分空间实际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还包括,s31,扫描存储空间内的碎片,确定存储空间的空闲数据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存储已划分空间实际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信息包括访问存储空间的文件访问模式、存储空间中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的标签和数据种类、每个所述存储器对应的历史使用状况,以及对应存储空间对应的存储特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存储已划分空间实际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存储空间内的碎片识别时,确定空闲数据块对应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根据空闲数据块的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进行数据迁移,根据比对空闲数据块之间的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将对应空闲数据块进行调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存储已划分空间实际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李琦曾愚李崇茳彭小强张庆刘家宇李嘉周甘炜吴斗尹远杨懿邓楠杨牧川黄林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