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超低温液体转移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015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低温液体转移系统,涉及液体转移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增压装置,用于通过增压管道向待转移液体增压;增压管道,一端与增压装置连接,另一端伸入待转移容器内;待转移容器,用于盛装待转移液体;待转移液体管道,用于对待转移液体进行转移;接收容器,用于接收待转移液体;液位报警装置,用于检测待转移液体在接收容器内的液位,并在液位达到预警液位时,向控制装置发送报警信息;除湿回温装置,用于对通入增压管道的气体进行加热以使待转移容器除湿回温;以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在接收报警信息后,断开与增压装置的电连接,以停止增压。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超低温液体转移方法,能够实现超低温液体无接触转移及快速回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转移,具体地,涉及一种超低温液体转移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超低温液体是用来形成低温环境的重要介质,在相关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高纯锗探测器以及生物学中的样本保存,都会采用超低温液体介质(例如液氮等)来形成低温环境;部分超低温液体还会有人工不宜接触等特性。由于这些介质自身的特性,在使用过程中常会遇到介质的转移问题,常规的人工操作转移的方式会带来很大的危险性,亟需开发一种低成本且安全性较高的非接触转移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低温液体转移系统。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超低温液体转移系统,包括: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用于通过增压管道向待转移容器内的待转移液体增压,所述增压包括通入气体以在所述待转移容器内部的空腔形成高气压;增压管道,所述增压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增压装置连接,所述增压管道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待转移容器内;待转移容器,用于盛装待转移液体;待转移液体管道,用于将所述待转移液体从所述待转移容器内转移至接收容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低温液体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温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系统,以用于测量接收容器或所述待转移容器内的温湿度,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液位报警装置集成于一体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增压管道和所述待转移液体管道与管道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设置,所述管道连接件与所述待转移容器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其中,所述密封件用于填充所述管道连接件与待转移容器壁之间的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温液体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温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系统,以用于测量接收容器或所述待转移容器内的温湿度,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液位报警装置集成于一体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增压管道和所述待转移液体管道与管道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设置,所述管道连接件与所述待转移容器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其中,所述密封件用于填充所述管道连接件与待转移容器壁之间的空隙,所述密封件为体积可变的密封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待转移液体管道还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待转移容器和接收容器的外部,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材料相同,所述第三部分的材料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材料相同或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当第三部分的材料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材料不同时,所述第三部分的材料的韧性小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材料,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与所述待转移液体接触时保持性质稳定且不与所述待转移液体反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兰李元景张智位红燕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