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裂缝性储层多级耦合防/封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011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裂缝性储层多级耦合防/封窜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裂缝性储层多级耦合防/封窜方法,包针对储层规模改造后水力裂缝‑天然裂缝‑基质孔隙形成的空间多尺度缝网结构的特点,本方法第一步采用体相凝胶对大尺度裂缝进行封堵,随后采用颗粒凝胶封堵与其尺寸相匹配的中尺度裂缝,最后采用泡沫封堵小尺度裂缝,进而提高原油采收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储层缝网的精准调控,能对大裂缝(>1000μm)、中裂缝(100~1000μm)、小裂缝(1~100μm)进行有效的封堵,减少了单一材料的浪费,降低了化学封堵的成本,降低了对储层基质渗透率的损害,对具有复杂缝网尺度的致密油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裂缝性储层多级耦合防/封窜方法,属于石油开采。


技术介绍

1、致密油是我国最现实、潜力巨大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相比于北美致密油,我国致密储层多为湖相页岩,压力系数小,非均质性强,成熟度低,水平井多级压裂模式虽可解决初期产能问题,但地层能量衰竭快,单井产量迅速递减(年平均递减率38%~78%),预测原油采收率不足5%,开发效益低。注入流体沿裂缝窜流、波及效率低是先导试验失败的根本原因。我国长庆油田(延长组)和新疆油田(百口泉组)从2014年开始尝试致密储层笼统注水/注气增能排驱模式,试验中也发现储层规模改造后水力裂缝(毫米级)-天然裂缝(微-毫米)-基质孔隙(纳-微米)形成的空间多尺度缝网结构严重制约资源的规模动用,(井内/井间)裂缝干扰导致能量和物质波及极不“均衡”,高导流区域持续亏空,而低导流区域基质未启动,水平井剖面供给能力差异大(60~70%水平段无供给)。

2、因此,亟需针对致密储层多尺度裂缝系统的治理开展深入研究,建立致密储层天然能量衰竭后“均衡”动用的油藏波及控制体系。而单一的封堵调控材料对于空间多尺度缝网的治理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裂缝性储层多级耦合防/封窜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储层规模改造后水力裂缝-天然裂缝-基质孔隙形成的空间多尺度缝网结构的特点,本方法第一步采用体相凝胶对大尺度裂缝进行封堵,随后采用颗粒凝胶封堵与其尺寸相匹配的中尺度裂缝,最后采用泡沫封堵小尺度裂缝,进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裂缝性储层多级耦合防/封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颗粒凝胶、泡沫的参数通过以下步骤进行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裂缝性储层多级耦合防/封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凝胶的参数包括颗粒凝胶的注入速度、质量浓度、颗粒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裂缝性储层多级耦合防/封窜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储层规模改造后水力裂缝-天然裂缝-基质孔隙形成的空间多尺度缝网结构的特点,本方法第一步采用体相凝胶对大尺度裂缝进行封堵,随后采用颗粒凝胶封堵与其尺寸相匹配的中尺度裂缝,最后采用泡沫封堵小尺度裂缝,进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裂缝性储层多级耦合防/封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颗粒凝胶、泡沫的参数通过以下步骤进行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裂缝性储层多级耦合防/封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凝胶的参数包括颗粒凝胶的注入速度、质量浓度、颗粒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裂缝性储层多级耦合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兵吴润楠毛润雪章智博叶启航王乐乐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