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异养自养联合的高氯酸盐降解系统及其降解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异养自养联合的高氯酸盐降解系统及其降解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0008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养自养联合的高氯酸盐降解系统及降解方法。其中降解系统包括废水池、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所述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上下串联并通过布水板分隔;所述第一反应室内填充有介体改性FeS<subgt;2</subgt;‑S复合填料;所述第二反应室内填充有硫和石英石填料。废水池中的高氯酸盐废水首先通过第一注水管道在第一蠕动泵的作用下进入所述第一反应室进行高效生物处理;然后经布水板进入第二反应室,在第二反应室内进行深度处理;最后经出水口排出。所述降解方法中采用介体改性FeS<subgt;2</subgt;‑S复合填料,具有较好的高氯酸盐降解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异养自养联合的高氯酸盐降解系统及其降解方法


技术介绍

1、高氯酸盐广泛应用于火箭燃料和烟火中的氧化剂、安全气囊中的爆炸物等领域。高氯酸盐通过影响人体甲状腺对碘的吸收从而导致人体甲状腺功能紊乱,因此很多国家将高氯酸盐列为一类污染物。目前高氯酸盐的去除方法有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由于生物法环境友好、费用低而被广泛应用。

2、单独异养高氯酸盐还原很难彻底将高氯酸盐去除,且单独异养处理需要加入大量的有机质作为电子供体;单独自养高氯酸盐还原处理效率有限,且容易产生副反应导致出水硫酸盐增加。有研究表明(史乃元,赵继红,万东锦,等.混合营养生物反应器同步去除水中高氯酸盐和硝酸盐[j].环境工程学报,2021,15(08):2801-2809.)增加水体中的有机质含量可以降低自养高氯酸盐还原过程中的出水硫酸盐增加的问题。同时,介体的加入可以降低高氯酸盐还原反应过程中的活化能,从而加速高氯酸盐反应。因此,基于介体改性异养-自养协同高氯酸盐还原方法的研究成为高效、深度去除高氯酸盐的必然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异养自养联合的高氯酸盐降解系统。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异养自养联合的高氯酸盐降解方法。

3、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4、一种异养自养联合的高氯酸盐降解系统,包括废水池、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

5、所述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上下串联并通过布水板分隔;所述第一反应室位于所述第二反应室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反应室内填充有活性污泥和介体改性fes2-s复合填料;所述第二反应室内填充有活性污泥、硫和石英石填料;

6、所述废水池分别与所述第一反应室和所述第二反应室连通以对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分别注水;

7、所述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用于连接酸碱度设备的检测口;所述第二反应室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反应室与所述废水池通过第一注水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注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蠕动泵。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反应室与所述废水池通过第二注水管道连通;所述第二注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蠕动泵。

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一种异养自养联合的高氯酸盐降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步骤1:高氯酸盐废水进入第一反应室进行高效生物处理;所述第一反应室内填充有活性污泥和介体改性fes2-s复合填料;

12、所述介体改性fes2-s复合填料为介体改性s颗粒和fes2颗粒的混合物;

13、步骤2:高效生物处理后的废水在第二反应室内进行深度处理;所述第二反应室内填充有活性污泥、硫和石英石填料。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介体改性s颗粒和fes2颗粒的体积比为(2-3):1。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介体改性s颗粒的制备方法为,首先通过热熔法将s颗粒融化;然后将融化的s颗粒与含醌介体混合;最后将混合物滴入冷水中形成介体改性s颗粒。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s颗粒与含醌介体的质量比为(90-110):1。

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反应室内硫和石英石填料的体积比为(2-3):1。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调控第一反应室的注水速度以及第一反应室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使得第一反应室的出水ph小于8.5。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控第二反应室的注水速度以及第二反应室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使得第二反应室的出水ph大于6.7。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异养自养联合的高氯酸盐降解系统,采用上下两层串联的填充床反应器,占地面积小,上下两层通过布水板分开,防止出现沟流,降低反应效率,水流分布更均匀;同时便于调节进水方式。

2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异养自养联合的高氯酸盐降解方法,采用介体改性fes2-s复合填料,具有较好的高氯酸盐降解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养自养联合的高氯酸盐降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池、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氯酸盐降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室与所述废水池通过第一注水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注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蠕动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氯酸盐降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室与所述废水池通过第二注水管道连通;所述第二注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蠕动泵。

4.一种异养自养联合的高氯酸盐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氯酸盐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体改性S颗粒和FeS2颗粒的体积比为(2-3):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氯酸盐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体改性S颗粒的制备方法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氯酸盐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S颗粒与含醌介体的质量比为(90-110):1。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氯酸盐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应室内硫和石英石填料的体积比为(2-3):1。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氯酸盐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控第一反应室的注水速度以及第一反应室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使得第一反应室的出水pH小于8.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氯酸盐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控第二反应室的注水速度以及第二反应室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使得第二反应室的出水pH大于6.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养自养联合的高氯酸盐降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池、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氯酸盐降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室与所述废水池通过第一注水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注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蠕动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氯酸盐降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室与所述废水池通过第二注水管道连通;所述第二注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蠕动泵。

4.一种异养自养联合的高氯酸盐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氯酸盐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体改性s颗粒和fes2颗粒的体积比为(2-3):1。

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泰博超智能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