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0007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防撞设备,防撞设备上方设置有收线设备,收线设备上方安装有保护设备,保护设备内部安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侧方设置有放置架,放置架上方安装有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内部安放有充电枪本体,充电枪本体侧方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侧方安装有保护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部安装有保护设备,保护设备可有效的对电缆端进行保护,避免其在受到拉力时遭到损坏,其内部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采用了内凹设计,可在受到较大的拉力时断裂,从而避免拉力造成较大的损伤,其内部还安装有至少六根保护杆,可在电缆端脱离充电枪本体时,瞬间弹出保护器内部,从而对电缆端进行保护,避免其在掉落时发生磕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1、新能源电动汽车作为符合节能环保的代表,其在汽车总量的占比在不断提高,在此前提下,为新能源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各种可停车的公共场合中,一般都有安装,使新能源汽车用户可及时为汽车进行充电,让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更加便捷。

2、现有技术申请号为cn201810374754.1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桩本体上连接有连接线主体,连接线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枪连接柱,充电枪连接柱的上端设有充电枪主体,充电枪主体的一端连接有充电头,充电桩本体上开设有与充电枪主体相匹配的放置槽,充电枪连接柱的上端开设有电源连接槽,电源连接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电源连接头,且主电源连接头与连接线主体电性连接,充电枪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主电源连接头相匹配的副电源连接头,且副电源连接头与主电源连接头相接触,可以实现新能源汽车在充电的情况下开动时,不易因拉断连接线而对充电桩或新能源汽车造成较大的损失。

3、上述专利中,通过弧形连接板来连接充电枪连接柱和充电枪主体,在发生拖拽的情况时,弧形连接板会从断电槽的位置发生断裂,使充电枪连接柱和充电枪主体分离,来避免产生更大的损伤,但其对充电枪连接柱没有较好的保护,这导致在拖拽情况发生后,充电枪连接柱掉落在地面时会被磕碰而损坏,或被过往的其他车辆碾压而损坏,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通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部安装的保护设备,可对其掉落的电缆端进行保护,从而避免造成其被损坏,进而减少损失。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防撞设备,所述防撞设备上方设置有收线设备,所述收线设备上方安装有保护设备,所述保护设备内部安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侧方设置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上方安装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内部安放有充电枪本体,所述充电枪本体侧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侧方安装有保护器。通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部安装的保护设备,可有效的对电缆端进行保护,避免其在受到拉力时遭到损坏,其内部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采用了内凹设计,其内部在受到较大的拉力时会发生断裂,从而避免拉力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造成较大的损伤。

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保护器内部安放有线缆,所述线缆侧方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侧方安装有保护杆,所述保护杆侧方安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侧方设置有固定环。通过保护器内部安装的至少六根保护杆,可在电缆端脱离充电枪本体时,瞬间弹出保护器内部,从而对电缆端进行保护,避免其在掉落时发生磕碰。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控制装置侧面与所述放置架侧面相卡合,所述放置架内部与所述充电枪本体表面相卡合,所述充电枪本体底部与所述连接板顶部相固定,所述连接板表面与所述加强板底部相固定,所述连接板表面与所述保护杆表面连接,所述连接板底部与所述固定环内部相固定。通过控制装置侧面与放置架侧面相卡合和放置架内部与充电枪本体表面相卡合,可使充电枪本体固定在放置架上,而充电枪本体底部与连接板顶部相固定和连接板表面与加强板底部相固定,可使其在受到较大的拉力时分离,而连接板表面与保护杆表面连接和连接板底部与固定环内部相固定,可对其电缆端进行保护。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收线设备内部安装有收线动力装置,所述收线动力装置侧方安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侧方设置有收线装置。通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部安装的收线设备,可在进行收线或放线工作时,使线缆能够整齐的排放在收线设备中,而不会相互缠绕在一起,从而能够使用户更加方便的进行充电,可大大的提高其便捷性。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收线装置内部安装有收线装置壳体,所述收线装置壳体侧方安放有收线辊,所述收线辊上方设置有调节动力装置,所述调节动力装置下方安装有收线器。通过收线装置内部安装的调节动力装置,可使收线器在其内部进行移动,调节动力装置内部设计有卡槽与滑槽,可供收线器进行移动,并且可对其移动路径进行限制,避免其发生偏移而影响收线效果,可大大的提高其工作质量。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收线器内部设置有移动齿轮,所述移动齿轮下方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下方安放有升降轴,所述升降轴下方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下方安装有拨线叉。通过收线器内部安装的拨线叉与调节装置相配合,可完成对线缆的位置调节,拨线叉的表面采用了弧形设计,可与线缆表面相卡合,从而带动其进行移动,而调节装置可对拨线叉的位置进行变化,从而使其可按照设计的路线对线缆进行收集或放松,进而使其保持整齐。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收线动力装置内部与所述收线辊侧面相连接,所述调节动力装置内部与所述移动齿轮表面相卡合,所述调节动力装置内部与所述限位块表面相卡合,所述限位块底部与所述升降轴顶部相连接,所述升降轴底部与所述调节装置顶部相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底部与所述拨线叉顶部相固定。通过收线动力装置内部与收线辊侧面相连接,可带动收线辊进行旋转,而调节动力装置内部与移动齿轮表面相卡合和调节动力装置内部与限位块表面相卡合,可使收线器的位置进行变化,而限位块底部与升降轴顶部相连接和升降轴底部与调节装置顶部相连接和调节装置底部与拨线叉顶部相固定,可对拨线叉的位置进行变化。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防撞设备内部安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方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方安装有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内部安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侧方设置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侧方安装有弧形弹片,所述弧形弹片侧方安放有防撞器。通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部安装的防撞设备,可减轻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被用户车辆碰撞时所受到的伤害,避免其被严重损坏,其内部安装有至少三片弧形弹片,弧形弹片可与防撞器相配合,来减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所受到的冲击,从而对其进行保护。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防撞器内部设置有减震软杆,所述减震软杆侧方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侧方安放有挡片,所述挡片侧方设置有减震弹簧。通过防撞器内部安装的减震软杆与减震弹簧相配合,可减小其所受到的冲击,减震软杆顶部为柔性材料制成可减少弧形弹片传递来的冲击,并且其会将冲击继续传递至减震弹簧,从而使其冲击力进一步的减少,避免其受到较大的损坏。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座底部与所述安装座顶部相固定,所述固定座顶部与所述支撑柱底部相固定,所述支撑柱侧面与所述防护垫侧面相固定,所述弧形弹片侧面与所述防护垫侧面相固定,所述减震软杆底部与所述挡片顶部相卡合,所述减震软杆侧面与所述套筒顶部相配合,所述套筒内部与所述减震弹簧表面相卡合,所述挡片底部与所述减震弹簧顶部相卡合,所述套筒内部与所述挡片侧面相卡合。通过固定座底部与安装座顶部相固定和固定座顶部与支撑柱底部相固定,可对其进行固定,而支撑柱侧面与防护垫侧面相固定和弧形弹片侧面与防护垫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设备,所述防撞设备上方设置有收线设备,所述收线设备上方安装有保护设备,所述保护设备内部安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侧方设置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上方安装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内部安放有充电枪本体,所述充电枪本体侧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侧方安装有保护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器内部安放有线缆,所述线缆侧方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侧方安装有保护杆,所述保护杆侧方安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侧方设置有固定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侧面与所述放置架侧面相卡合,所述放置架内部与所述充电枪本体表面相卡合,所述充电枪本体底部与所述连接板顶部相固定,所述连接板表面与所述加强板底部相固定,所述连接板表面与所述保护杆表面连接,所述连接板底部与所述固定环内部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设备内部安装有收线动力装置,所述收线动力装置侧方安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侧方设置有收线装置。p>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装置内部安装有收线装置壳体,所述收线装置壳体侧方安放有收线辊,所述收线辊上方设置有调节动力装置,所述调节动力装置下方安装有收线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器内部设置有移动齿轮,所述移动齿轮下方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下方安放有升降轴,所述升降轴下方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下方安装有拨线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动力装置内部与所述收线辊侧面相连接,所述调节动力装置内部与所述移动齿轮表面相卡合,所述调节动力装置内部与所述限位块表面相卡合,所述限位块底部与所述升降轴顶部相连接,所述升降轴底部与所述调节装置顶部相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底部与所述拨线叉顶部相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设备内部安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方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方安装有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内部安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侧方设置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侧方安装有弧形弹片,所述弧形弹片侧方安放有防撞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器内部设置有减震软杆,所述减震软杆侧方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侧方安放有挡片,所述挡片侧方设置有减震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底部与所述安装座顶部相固定,所述固定座顶部与所述支撑柱底部相固定,所述支撑柱侧面与所述防护垫侧面相固定,所述弧形弹片侧面与所述防护垫侧面相固定,所述减震软杆底部与所述挡片顶部相卡合,所述减震软杆侧面与所述套筒顶部相配合,所述套筒内部与所述减震弹簧表面相卡合,所述挡片底部与所述减震弹簧顶部相卡合,所述套筒内部与所述挡片侧面相卡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设备,所述防撞设备上方设置有收线设备,所述收线设备上方安装有保护设备,所述保护设备内部安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侧方设置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上方安装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内部安放有充电枪本体,所述充电枪本体侧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侧方安装有保护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器内部安放有线缆,所述线缆侧方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侧方安装有保护杆,所述保护杆侧方安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侧方设置有固定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侧面与所述放置架侧面相卡合,所述放置架内部与所述充电枪本体表面相卡合,所述充电枪本体底部与所述连接板顶部相固定,所述连接板表面与所述加强板底部相固定,所述连接板表面与所述保护杆表面连接,所述连接板底部与所述固定环内部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设备内部安装有收线动力装置,所述收线动力装置侧方安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侧方设置有收线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装置内部安装有收线装置壳体,所述收线装置壳体侧方安放有收线辊,所述收线辊上方设置有调节动力装置,所述调节动力装置下方安装有收线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器内部设置有移动齿轮,所述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毅涛
申请(专利权)人:千骑厦门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