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油页岩原位开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000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油页岩原位开发方法,涉及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该方法包括:至少钻设注气井、加热井和生产井供三口井至目标油页岩产层,加热井设于注气井和生产井之间;向加热井中设置加热装置;向注气井中通入常温气体,部分常温气体向背离加热井的一侧流动,形成阻隔地下水侵入生产区域的气屏障;开启加热装置,流经加热井的常温气体携带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至生产井,使油页岩在与携带热量的气体接触时发生热解反应产出油气,产出的油气向生产井汇集后被采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注气井和生产井之间设置加热井,采用热传导和常温注气相结合的方法,在提高热量利用率的同时,实现对地下水的阻隔,降低了地下水被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尤其有关于一种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油页岩原位开发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世界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常规油气藏的开采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因此非常规油藏的开发逐渐受到重视。其中,油页岩以其分布范围广、储量丰富等特点成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能源。油页岩中含有大量的干酪根,其主要以固态、不流动的形式存在,为便于开采,需要通过加热将干酪根裂解为更小的、可流动的烃分子。因此,油页岩开发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2、现阶段油页岩开采方法主要有地面干馏和地下原位转化两种。地面干馏适用于浅层油页岩地层,但其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废气、水和氰化物、硫化物等污染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此外,地面干馏占用的地面面积较大。相比之下,原位转化方法直接在地下进行干酪根热解反应,将裂解后的小分子油气通过第三井输送至地面,该方法所需地面面积较小,对环境的污染也相对较小。

3、油页岩原位转化技术已有多种方法和研究,如壳牌公司的icp技术、埃克森美孚公司的electrofrac tm技术、raytheon公司的电磁辐射加热技术、雪佛龙公司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油页岩原位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油页岩原位开发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油页岩原位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三井的径向向外的方向,依次设有所述第二井和所述第一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油页岩原位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三井的圆周方向,多口所述第二井和多口所述第一井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油页岩原位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油页岩原位开发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三井中的水气比,在所述第三井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油页岩原位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油页岩原位开发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油页岩原位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三井的径向向外的方向,依次设有所述第二井和所述第一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油页岩原位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三井的圆周方向,多口所述第二井和多口所述第一井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油页岩原位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油页岩原位开发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三井中的水气比,在所述第三井中的水气比小于2/104立方米的状态下,开启所述加热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油页岩原位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井内设有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当获取的压力达到地层上层覆压时,减小通入所述第一井的气体量或停止注气。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趵黄中伟武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