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移动结构及镜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921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35
本技术提供一种镜头移动结构及镜头组件,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该镜头移动结构包括镜头、调焦环和内部设有固定座的镜筒,调焦环的尾端与镜筒的首端转动套接且两者内部共同围成容置腔;镜头容置于容置腔且与调焦环共轴线,镜头自首端向尾端依次包括首连接段、中段和尾连接段,首连接段的外周壁和调焦环的内周壁两者中,其中一者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限位槽,另一者设有滑动插接于限位槽的插接凸台;尾连接段与固定座螺纹连接。该镜头组件包括探测器和上述镜头移动结构。该镜头移动结构中的镜头完全容置于调焦环和镜筒围成的容置腔内,对整体外观设计无影响且受外部磕碰的几率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尤其涉及一种镜头移动结构及镜头组件


技术介绍

1、随着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镜头组件在各种成像装置如数码相机、摄像机、手机中得到广泛应用。镜头组件一般包括镜筒、调焦环和镜头,其中,现有技术中的部分镜头向前伸出镜筒,镜头的结构及其连接螺钉等均呈外露状态,不仅影响镜头组件的整体外观设计,使用过程镜头还容易发生磕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移动结构及镜头组件,以解决现有部分镜头组件的镜头呈外露状态,不仅影响镜头组件的整体外观设计,使用过程镜头还容易发生磕碰损坏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镜头移动结构,包括镜头、调焦环和内部设有固定座的镜筒,所述调焦环的尾端与所述镜筒的首端转动套接且两者内部共同围成容置腔;

3、所述镜头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且与所述调焦环共轴线,所述镜头自首端向尾端依次包括首连接段、中段和尾连接段,所述首连接段的外周壁和所述调焦环的内周壁两者中,其中一者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限位槽,另一者设有滑动插接于所述限位槽的插接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头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100)、调焦环(200)和内部设有固定座(321)的镜筒(300),所述调焦环(200)的尾端与所述镜筒(300)的首端转动套接且两者内部共同围成容置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连接段(130)可拆卸式套接有转接环(140),所述转接环(140)的外周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座(321)设有与所述镜筒(300)共轴线的第一螺纹孔(321c),所述外螺纹与所述第一螺纹孔(321c)的内螺纹啮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环(140)的长度大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100)、调焦环(200)和内部设有固定座(321)的镜筒(300),所述调焦环(200)的尾端与所述镜筒(300)的首端转动套接且两者内部共同围成容置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连接段(130)可拆卸式套接有转接环(140),所述转接环(140)的外周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座(321)设有与所述镜筒(300)共轴线的第一螺纹孔(321c),所述外螺纹与所述第一螺纹孔(321c)的内螺纹啮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环(140)的长度大于所述尾连接段(130)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环(140)螺纹套接于所述尾连接段(130),且所述转接环(140)设有沿其径向延伸的第二螺纹孔(141),所述尾连接段(130)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141)相对应的连接孔(131);所述镜头移动结构还包括紧定螺钉(180),所述紧定螺钉(180)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孔(141)并插接于所述连接孔(13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环(140)的外径小于所述中段(120)的外径,所述中段(120)的尾端面沿径向凸出所述转接环(140)的区域形成限位环面(121),所述限位环面(121)用于与所述固定座(321)的首端面抵接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镜头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300)自首端向尾端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波王园田咪杜帅何志平王建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谱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