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菲涅尔透镜和电子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8976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32
本技术属于液晶菲涅尔透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菲涅尔透镜和电子产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菲涅尔透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一电极层、第一取向层、液晶层、第二取向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电极层为面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若干个由第二电极层中心向边缘依次排列的电极单元;所述电极单元包括电势梯度分布导线和若干个同心圆弧线,所述电势梯度分布导线上设置有用于接收第一驱动电压的第一位置和用于接收第二驱动电压的第二位置;所述同心圆弧线的一端与该电极单元中的电势梯度分布导线相连,相对的另一端悬空;本技术可显著提高液晶菲涅尔透镜电势控制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晶菲涅尔透镜,尤其涉及一种液晶菲涅尔透镜和电子产品


技术介绍

1、由于液晶透镜具有电控调焦的优点,因此在需要对镜片的焦距进行调节的场合中,常常采用液晶透镜以方便地调节镜片的焦距。但是当镜片尺寸较大时,用于驱动液晶透镜的驱动电压会过高。对此目前常采用液晶菲涅尔透镜来降低液晶透镜的驱动电压。现有的液晶菲涅尔透镜由多个电极对组成,每个电极对包括两个同心圆环电极,一个电极对可以控制对应的菲涅尔环带区域的电场分布,通过多个电极对来形成完整的液晶菲涅尔透镜。虽然这种电极结构能够一定程度模拟菲涅尔透镜的光学效果,但是这种电极结构对电极对之间的电势分布控制的精确程度较差,不能使电势分布满足精确的抛物线分布,从而导致所获得的菲涅尔液晶透镜的光学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菲涅尔透镜和电子产品,用于解决现有的液晶菲涅尔透镜电势分布控制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液晶菲涅尔透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一电极层、第一取向层、液晶层、第二取向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二基板;

4、所述第一电极层为面电极;

5、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若干个由第二电极层中心向边缘依次排列的电极单元;

6、所述电极单元包括电势梯度分布导线和若干个同心圆弧线,所述电势梯度分布导线上设置有用于接收第一驱动电压的第一位置和用于接收第二驱动电压的第二位置;所述同心圆弧线的一端与该电极单元中的电势梯度分布导线相连,相对的另一端悬空;

7、所述同心圆弧线与电势梯度分布导线的连接位置位于电势梯度分布导线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设电势梯度分布导线与各个同心圆弧线的连接位置为参考位置,所述电势梯度分布导线的各个参考位置到第一位置之间的电阻值与沿第二电极层径向方向上各个参考位置到第一位置的距离呈抛物线分布。

8、优选地,所述电势梯度分布导线包括若干个延伸段和若干个衔接段,所述衔接段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延伸段连接。

9、优选地,所述衔接段沿第二电极层的径向方向设置。

10、优选地,所述衔接段沿第二电极层的周向方向交错排布。

11、优选地,所述若干个延伸段为圆弧形。

12、优选地,相邻所述延伸段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100μm。

13、优选地,所述电势梯度分布导线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部分的宽度相同,所述电势梯度分布导线的各个参考位置到第一位置之间的长度与沿第二电极层径向方向上各个参考位置到第一位置的距离呈抛物线分布。

14、优选地,在所述第二电极层和第二取向层之间设置有高阻抗膜或者高介电常数层,或者

15、在所述第二电极层和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高阻抗膜或者高介电常数层。

16、优选地,所述面电极和各个所述电极单元在所述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的驱动下使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偏转形成液晶菲涅尔透镜。

17、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产品,包括控制电路和第一方面所述的液晶菲涅尔透镜,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液晶菲涅尔透镜电连接。

18、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液晶菲涅尔透镜和电子产品,利用第二电极层上由中心向边缘依次排列的电极单元所产生的电场分布来对应实现菲涅尔透镜各个环带区域的光学功能。针对每个电极单元利用电势梯度分布导线产生沿径向方向成梯度分布的电势,并利用同心圆弧线将电势梯度分布导线上的电势引导至液晶菲涅尔透镜的各个区域,并通过设置电势梯度分布导线的各个参考位置到第一位置之间的电阻值与沿第二电极层径向方向上各个参考位置到第一位置的距离呈抛物线分布获得高精度的抛物线的电势分布,从而使每个电极单元电场所控制的液晶层的环带区域都能达到与理想的菲涅尔透镜的环带最接近的光学效果。由于本技术的液晶菲涅尔透镜仅仅需要控制两个驱动电压就可以精确控制液晶菲涅尔透镜的电势分布,因此不仅光学效果好,其控制方式也十分简单,产品成本更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液晶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一电极层、第一取向层、液晶层、第二取向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二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势梯度分布导线包括若干个延伸段和若干个衔接段,所述衔接段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延伸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段沿第二电极层的径向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段沿第二电极层的周向方向交错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延伸段为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延伸段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1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势梯度分布导线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部分的宽度相同,所述电势梯度分布导线的各个参考位置到第一位置之间的长度与沿第二电极层径向方向上各个参考位置到第一位置的距离呈抛物线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电极层和第二取向层之间设置有高阻抗膜或者高介电常数层,或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电极和各个所述电极单元在所述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的驱动下使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偏转形成液晶菲涅尔透镜。

10.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菲涅尔透镜,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液晶菲涅尔透镜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液晶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一电极层、第一取向层、液晶层、第二取向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二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势梯度分布导线包括若干个延伸段和若干个衔接段,所述衔接段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延伸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段沿第二电极层的径向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段沿第二电极层的周向方向交错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延伸段为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延伸段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100μ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文斌王滨叶茂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耶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