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河道淤泥环保治理回收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8522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27
本技术公开一种市政河道淤泥环保治理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净化箱、用于对淤泥进行除杂的过滤部件以及用于对净化后的淤泥进行硬化的烘干部件,所述过滤部件包括设于净化箱顶部的投料架、设于净化箱一侧的过滤网板、设于净化箱外侧的第一电机、贯穿于净化箱的带动轴以及套设于带动轴外侧的转辊,本技术通过净化箱、过滤网板、漏泥孔以及烘干箱,带动轴带动转辊外侧的多个除杂齿进行转动,过滤网板能够对淤泥中的杂物进行过滤净化,解决了现有设备对淤泥净化除杂的效果不好,容易导致淤泥中残留有杂物,且现有设备不能够便捷的将淤泥进行硬化和取出,不便于淤泥硬化回收再利用,影响设备对淤泥净化处理的实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河道治理,具体为一种市政河道淤泥环保治理回收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1、市政河道的淤泥长时间累积在河道中会使得河床升高,蓄水量降低,导致农用水量减少,因此需定期的淤泥清理,而淤泥中不仅仅含有各种杂物,还淤泥中含有相当多的营养物质,可作为农田肥料使用,淤泥处理是对淤泥进行处理、固化、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的加工过程,原淤泥为未经淤泥处理的初沉淀淤泥。二沉剩余淤泥或两者的混合淤泥,而初沉淤泥为从初沉淀池排出的沉淀物,现有的淤泥回收再利用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淤泥处理方式过于单一,且不能有效将所再利用的淤泥与废弃物进行分离。

2、现有设备对淤泥净化除杂的效果不好,容易导致淤泥中残留有杂物,且现有设备不能够便捷的将淤泥进行硬化和取出,不便于淤泥硬化回收再利用,影响设备对淤泥净化处理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河道淤泥环保治理回收再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河道淤泥环保治理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净化箱、用于对淤泥进行除杂的过滤部件以及用于对净化后的淤泥进行硬化的烘干部件,所述过滤部件包括设于净化箱顶部的投料架、设于净化箱一侧的过滤网板、设于净化箱外侧的第一电机、贯穿于净化箱的带动轴、套设于带动轴外侧的转辊、设于转辊外侧圆周排列的多个除杂齿、开设于除杂齿一侧均匀排列的多个漏泥孔、设于净化箱底部的排料架、设于净化箱底部且位于过滤网板下方的导泥架以及设于净化箱底部且位于导泥架下方的烘干箱;

3、所述过滤网板、排料架以及导泥架均倾斜设置,所述除杂齿截面为弧形,所述除杂齿为硬质塑胶材质。

4、优选的,所述烘干部件包括开设于烘干箱底部的加热腔、设于加热腔一侧均匀排列的多个加热管、与烘干箱活动连接的载料抽屉、设于烘干箱内侧顶部的两个固定块、贯穿于两个固定块的螺杆、设于螺杆一端的从动锥齿轮、设于烘干箱顶部的第二电机、设于第二电机底部的输出轴、套设于输出轴一端的带动锥齿轮、套设于螺杆外侧的带动条以及设于带动条底部的扒泥齿,所述螺杆贯穿固定块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螺杆贯穿带动条且与其螺接,所述扒泥齿截面为弧形,所述带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

5、优选的,所述化箱另一侧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一侧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的固定条,所述固定条底部设有刮泥板,所述刮泥板截面为三角形。

6、优选的,所述净化箱内侧顶部设有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倾斜设置。

7、优选的,所述净化箱内侧中下部且位于转辊下方设有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倾斜设置。

8、优选的,所述过滤网板一侧设有阻流块,所述阻流块截面为弧形。

9、优选的,所述刮泥板一侧开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漏泥缺口。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技术通过净化箱、投料架、过滤网板、第一电机、带动轴、转辊、除杂齿、漏泥孔、排料架、导泥架以及烘干箱,过滤网板、排料架以及导泥架均倾斜设置,除杂齿截面为弧形,除杂齿为硬质塑胶材质,淤泥经投料架投入净化箱内,第一电机通过带动轴带动转辊外侧的多个除杂齿进行转动,过滤网板能够对淤泥中的杂物进行过滤净化,除杂齿能够对淤泥进行刮起,然后淤泥经漏泥孔漏出,淤泥中的杂物被除杂齿带动经排料架导出,淤泥经导泥架流入烘干箱内进行烘干,提高设备对淤泥净化过滤的效率,以便于淤泥烘干硬化回收再利用。

12、2、本技术通过加热腔、加热管、载料抽屉、固定块、螺杆、从动锥齿轮、第二电机、输出轴、带动锥齿轮、带动条以及扒泥齿,螺杆贯穿固定块且与其转动连接,螺杆贯穿带动条且与其螺接,扒泥齿截面为弧形,带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淤泥经导泥架导入烘干箱内的载料抽屉内,多个加热管能够向载料抽屉进行加热,然后载料抽屉对淤泥进行干燥硬化,第二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带动锥齿轮进行转动,然后带动锥齿轮通过从动锥齿轮带动螺杆进行转动,然后螺杆带动带动条进行移动,从而使带动条带动扒泥齿进行运动,使扒泥齿对在载料抽屉内堆积的淤泥进行摊平,避免淤泥堆积过高溢出载料抽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河道淤泥环保治理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净化箱(1)、用于对淤泥进行除杂的过滤部件以及用于对净化后的淤泥进行硬化的烘干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件包括设于净化箱(1)顶部的投料架(11)、设于净化箱(1)一侧的过滤网板(12)、设于净化箱(1)外侧的第一电机(13)、贯穿于净化箱(1)的带动轴(14)、套设于带动轴(14)外侧的转辊(15)、设于转辊(15)外侧圆周排列的多个除杂齿(16)、开设于除杂齿(16)一侧均匀排列的多个漏泥孔(17)、设于净化箱(1)底部的排料架(18)、设于净化箱(1)底部且位于过滤网板(12)下方的导泥架(19)以及设于净化箱(1)底部且位于导泥架(19)下方的烘干箱(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河道淤泥环保治理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部件包括开设于烘干箱(20)底部的加热腔(21)、设于加热腔(21)一侧均匀排列的多个加热管(22)、与烘干箱(20)活动连接的载料抽屉(23)、设于烘干箱(20)内侧顶部的两个固定块(24)、贯穿于两个固定块(24)的螺杆(25)、设于螺杆(25)一端的从动锥齿轮(26)、设于烘干箱(20)顶部的第二电机(27)、设于第二电机(27)底部的输出轴(28)、套设于输出轴(28)一端的带动锥齿轮(29)、套设于螺杆(25)外侧的带动条(30)以及设于带动条(30)底部的扒泥齿(31),所述螺杆(25)贯穿固定块(24)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螺杆(25)贯穿带动条(30)且与其螺接,所述扒泥齿(31)截面为弧形,所述带动锥齿轮(29)与从动锥齿轮(26)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河道淤泥环保治理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1)另一侧设有气缸(32),所述气缸(32)一侧设有伸缩杆(33),所述伸缩杆(33)一端的固定条(34),所述固定条(34)底部设有刮泥板(35),所述刮泥板(35)截面为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河道淤泥环保治理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1)内侧顶部设有第一导流板(36),所述第一导流板(36)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河道淤泥环保治理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1)内侧中下部且位于转辊(15)下方设有第二导流板(37),所述第二导流板(37)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河道淤泥环保治理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板(12)一侧设有阻流块(38),所述阻流块(38)截面为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河道淤泥环保治理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板(35)一侧开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漏泥缺口(3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河道淤泥环保治理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净化箱(1)、用于对淤泥进行除杂的过滤部件以及用于对净化后的淤泥进行硬化的烘干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件包括设于净化箱(1)顶部的投料架(11)、设于净化箱(1)一侧的过滤网板(12)、设于净化箱(1)外侧的第一电机(13)、贯穿于净化箱(1)的带动轴(14)、套设于带动轴(14)外侧的转辊(15)、设于转辊(15)外侧圆周排列的多个除杂齿(16)、开设于除杂齿(16)一侧均匀排列的多个漏泥孔(17)、设于净化箱(1)底部的排料架(18)、设于净化箱(1)底部且位于过滤网板(12)下方的导泥架(19)以及设于净化箱(1)底部且位于导泥架(19)下方的烘干箱(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河道淤泥环保治理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部件包括开设于烘干箱(20)底部的加热腔(21)、设于加热腔(21)一侧均匀排列的多个加热管(22)、与烘干箱(20)活动连接的载料抽屉(23)、设于烘干箱(20)内侧顶部的两个固定块(24)、贯穿于两个固定块(24)的螺杆(25)、设于螺杆(25)一端的从动锥齿轮(26)、设于烘干箱(20)顶部的第二电机(27)、设于第二电机(27)底部的输出轴(28)、套设于输出轴(28)一端的带动锥齿轮(29)、套设于螺杆(25)外侧的带动条(30)以及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娟高秀玲秦卉邹意林柳莹魏亚莉钱波陈加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楚天大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