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建移动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8515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27
本技术涉及房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房建移动墙体,包括墙体组件、吊滑组件和制动组件,还包括支撑脚轮,所述吊滑组件设置于墙体组件顶部,所述制动组件设置于墙体组件底部一侧,所述墙体组件包括工字型钢板、侧加强板、安装孔、墙柜和饰面板,所述侧加强板分别设置于工字型钢板内两侧,且工字型钢板与侧加强板焊接连接,所述工字型钢板上等距离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墙柜分别布设于工字型钢板内两侧,且墙柜通过螺栓与工字型钢板上的安装孔安装连接。将传统房建内固定的墙体设置成一套可双面使用的移动时墙体通过推动即可调整墙体组件两侧空间的使用大小,增加房屋的使用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房建,具体为一种房建移动墙体


技术介绍

1、房建墙体主要起隔断和分隔的作用,通常用于房屋内部的隔断或者厨房、卫生间等空间的分割,通常采用砖、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固定搭建而成,在面对房屋室内面积局促或户型狭窄的情况下,固定式墙体给予房屋的使用一定的局限性,从而移动式墙体逐渐进入市场。

2、专利号cn201921640412公布了一种房建移动墙体,包括相互拼接的多个独立墙体,独立墙体包括第一墙单元以及第二墙单元,第一墙单元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二墙单元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远离第一墙单元的端面与第二连接块远离第二墙单元的端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板;第二墙单元与第二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可折叠的第二隔音棉,通过将墙体由相互拼接的独立墙体组成,且通过连接板以及紧固螺钉的设置,使得在拆卸与安装墙体时更加方便。

3、基于现有的房建墙体存在以下弊端:现有移动式墙体在移动调整后,墙体的固定是一项难题,目前所使用的移动时墙体在移动固定好后,其缺少对墙体稳定的定位制动机构,导致移动墙体在使用易受到外力的接触产生位移,影响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1.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建移动墙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固定式房建墙体对房屋内的使用空间具有定型性,且建设好后无法基于后期的环境空间大小的使用需求进行移动调整,影响房建屋内空间利用率的充分性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建移动墙体,包括墙体组件、吊滑组件和制动组件,还包括支撑脚轮,所述吊滑组件设置于墙体组件顶部,所述制动组件设置于墙体组件底部一侧,所述墙体组件包括工字型钢板、侧加强板、安装孔、墙柜和饰面板,所述侧加强板分别设置于工字型钢板内两侧,且工字型钢板与侧加强板焊接连接,所述工字型钢板上等距离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墙柜分别布设于工字型钢板内两侧,且墙柜通过螺栓与工字型钢板上的安装孔安装连接。

5、优选的,所述吊滑组件包括直线滑轨和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直线滑轨的底部,所述滑块底部与工字型钢板顶部通过螺栓安装连接;通过滑块对工字型钢板顶部进行滑动支撑,使工字型钢板能够基于滑块在直线滑轨底部的滑动位移而实现移动调整。

6、优选的,所述吊滑组件还包括挡块和上螺栓孔,所述挡块分别焊接连接于直线滑轨两端,且直线滑轨顶部两侧等距离开设有上螺栓孔;通过挡块的设置可避免滑块移动出直线滑轨内,利用上螺栓孔的设置,可将直线滑轨顶部通过螺栓与房屋内的天花板或顶部的龙骨安装固定,使得整体移动墙体在房屋内得到滑动固定。

7、优选的,所述制动组件包括液压顶、顶块、定位板、定位块插孔和下螺栓孔,所述液压顶设置于工字型钢板内底部一侧,且液压顶的套缸与工字型钢板通过螺栓安装连接,所述液压顶的输出端贯穿工字型钢板焊接连接有顶块;通过液压顶将顶块下推至定位板的定位块插孔内,即可对墙体组件的使用位置进行定位制动。

8、优选的,所述定位板上等距离开设有与顶块对应的定位块插孔,所述定位板上远离定位块插孔两侧等距离开设有下螺栓孔;通过下螺栓孔可将定位板与房屋的地面进行螺纹栓安装固定,使墙体组件制动的牢固性得到保证。

9、优选的,所述工字型钢板两端分别设置有饰面板,所述饰面板与工字型钢板两端胶合连接;通过饰面板对工字型钢板装饰,使工字型钢板在房屋内使用更加美观。

10、优选的,所述工字型钢板底部拐角处分别安装有支撑脚轮;通过支撑脚轮对工字型钢板底部进行滚动支撑,以减少吊滑组件承载压力。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房建移动墙体,通过工字型钢板、侧加强板、安装孔、墙柜和饰面板组成了墙体组件,将传统房建内固定的墙体设置成一套可双面使用的移动时墙体通过推动即可调整墙体组件两侧空间的使用大小,增加房屋的使用灵活性;

13、2.该房建移动墙体,通过直线滑轨、滑块、挡块和上螺栓孔组成吊滑组件,基于滑块对工字型钢板顶部进行滑动支撑,使工字型钢板能够基于滑块在直线滑轨底部的滑动位移而实现移动调整,通过挡块的设置可避免滑块移动出直线滑轨内,利用上螺栓孔的设置,可将直线滑轨顶部通过螺栓与房屋内的天花板或顶部的龙骨安装固定,使得整体移动墙体在房屋内得到滑动固定;

14、3.该房建移动墙体,通过液压顶、顶块、定位板、定位块插孔和下螺栓孔组成了制动组件;通过液压顶将顶块下推至定位板的定位块插孔内,即可对墙体组件的使用位置进行定位制动;通过下螺栓孔可将定位板与房屋的地面进行螺纹栓安装固定,使墙体组件在移动调整后得到有效的固定,助于使用人员能够牢靠的使用墙柜,解决现有移动时墙体在移动固定好后,其缺少对墙体稳定的定位制动机构,导致移动墙体在使用易受到外力的接触产生位移,影响使用稳定性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建移动墙体,包括墙体组件(1)、吊滑组件(2)和制动组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脚轮(4),所述吊滑组件(2)设置于墙体组件(1)顶部,所述制动组件(3)设置于墙体组件(1)底部一侧,所述墙体组件(1)包括工字型钢板(101)、侧加强板(102)、安装孔(103)、墙柜(104)和饰面板(105),所述侧加强板(102)分别设置于工字型钢板(101)内两侧,且工字型钢板(101)与侧加强板(102)焊接连接,所述工字型钢板(101)上等距离开设有安装孔(103),所述墙柜(104)分别布设于工字型钢板(101)内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移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滑组件(2)包括直线滑轨(201)和滑块(202),所述滑块(202)滑动连接于直线滑轨(201)的底部,所述滑块(202)底部与工字型钢板(101)顶部通过螺栓安装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建移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滑组件(2)还包括挡块(203)和上螺栓孔(204),所述挡块(203)分别焊接连接于直线滑轨(201)两端,且直线滑轨(201)顶部两侧等距离开设有上螺栓孔(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移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3)包括液压顶(301)、顶块(302)、定位板(303)、定位块插孔(304)和下螺栓孔(305),所述液压顶(301)设置于工字型钢板(101)内底部一侧,且液压顶(301)的套缸与工字型钢板(101)通过螺栓安装连接,所述液压顶(301)的输出端贯穿工字型钢板(101)焊接连接有顶块(3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房建移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303)上等距离开设有与顶块(302)对应的定位块插孔(304),所述定位板(303)上远离定位块插孔(304)两侧等距离开设有下螺栓孔(3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移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型钢板(101)两端分别设置有饰面板(105),所述饰面板(105)与工字型钢板(101)两端胶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移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型钢板(101)底部拐角处分别安装有支撑脚轮(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移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柜(104)通过螺栓与工字型钢板(101)上的安装孔(103)安装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建移动墙体,包括墙体组件(1)、吊滑组件(2)和制动组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脚轮(4),所述吊滑组件(2)设置于墙体组件(1)顶部,所述制动组件(3)设置于墙体组件(1)底部一侧,所述墙体组件(1)包括工字型钢板(101)、侧加强板(102)、安装孔(103)、墙柜(104)和饰面板(105),所述侧加强板(102)分别设置于工字型钢板(101)内两侧,且工字型钢板(101)与侧加强板(102)焊接连接,所述工字型钢板(101)上等距离开设有安装孔(103),所述墙柜(104)分别布设于工字型钢板(101)内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移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滑组件(2)包括直线滑轨(201)和滑块(202),所述滑块(202)滑动连接于直线滑轨(201)的底部,所述滑块(202)底部与工字型钢板(101)顶部通过螺栓安装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建移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滑组件(2)还包括挡块(203)和上螺栓孔(204),所述挡块(203)分别焊接连接于直线滑轨(201)两端,且直线滑轨(201)顶部两侧等距离开设有上螺栓孔(204)。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亮陈煌吴绍皇余雄伟崔红梅李前沈
申请(专利权)人:杞梓林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