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心磨床,具体为一种航天零件加工无心磨床。
技术介绍
1、无心磨床,是不需要采用工件的轴心定位而进行磨削的一类磨床,主要由磨削砂轮、调整轮和工件支架三个机构构成,其中磨削砂轮实际担任磨削的工作,调整轮控制工件的旋转,并控制工件的进刀速度,至于工件支架乃在磨削时支撑工件,这三种机件可有数种配合的方法,但停止研磨除外,原理上都相同,而在航空制造业领域中,很多航空零部件如轴承在生产后都需要进行磨削,因此会使用到无心磨床,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无心磨床对轴承零件进行加工时,需要对其加工部位进行降尘降温处理,而降尘降温处理后的污水往往未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导致水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故而提出一种航天零件加工无心磨床。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航天零件加工无心磨床,具备可对水资源进行重复利用等优点,解决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无心磨床对轴承零件进行加工时,需要对其加工部位进行降尘降温处理,而降尘降温处理后的污水往往未进行回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天零件加工无心磨床,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的顶部设置有磨床本体(2),所述磨床本体(2)的顶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3),后侧所述安装板(3)的后侧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延伸至后侧安装板(3)的前侧且设置有一端与前侧安装板(3)活动连接的第一安装轴(5),所述磨床本体(2)的顶部设置有位于第一安装轴(5)下方的第一通孔(6),所述第一安装轴(5)的外侧设置有一端穿过第一通孔(6)并延伸至磨床本体(2)内部的磨削砂轮(7),所述磨床本体(2)的顶部设置有位于磨削砂轮(7)右侧的移动块(8),所述移动块(8)的顶部前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天零件加工无心磨床,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的顶部设置有磨床本体(2),所述磨床本体(2)的顶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3),后侧所述安装板(3)的后侧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延伸至后侧安装板(3)的前侧且设置有一端与前侧安装板(3)活动连接的第一安装轴(5),所述磨床本体(2)的顶部设置有位于第一安装轴(5)下方的第一通孔(6),所述第一安装轴(5)的外侧设置有一端穿过第一通孔(6)并延伸至磨床本体(2)内部的磨削砂轮(7),所述磨床本体(2)的顶部设置有位于磨削砂轮(7)右侧的移动块(8),所述移动块(8)的顶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块(9),后侧所述安装块(9)的后侧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0),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延伸至后侧安装块(9)的前侧且设置有一端与前侧安装块(9)活动连接的第二安装轴(11),所述第二安装轴(11)的外侧设置有进给调整轮(12),所述磨床本体(2)的顶部设置有位于移动块(8)右侧的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右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液压缸(14),两个所述液压缸(14)的输出端均延伸至连接块(13)的左侧且与移动块(8)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磨床本体(2)的顶部设置有位于磨削砂轮(7)左侧且一端延伸至磨削砂轮(7)上方的l型板(15),所述l型板(15)的底部设置有位于磨削砂轮(7)上方的喷头(16),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床本体(2)的内壁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通孔(17),所述磨床本体(2)的内壁前后两侧之间设置有过滤板(18),所述过滤板(18)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17)并分别延伸至磨床本体(2)的左右两侧,所述磨床本体(2)的内壁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位于过滤板(18)下方的固定块(19),两个所述固定块(19)的底部均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顶部且与过滤板(18)底部固定连接的限位杆(20),两个所述固定块(19)的顶部均设置有分别套在两个限位杆(20)外侧且一端与过滤板(18)底部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21),所述磨床本体(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位于过滤板(18)下方的l型块(22),两个所述l型块(22)的相对侧均设置有一端延伸至磨床本体(2)内部的转轴(23),两个所述转轴(23)的外侧均设置有位于磨床本体(2)内部且位于过滤板(18)和固定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鸿新,颜凡荣,王忠禹,关景雪,曹贺丹,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东伟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