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化设备、集流体加工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8206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23
本申请涉及一种熟化设备、集流体加工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熟化设备包括:烘箱、挤压机构和负压机构。烘箱用于对复合集流体进行烘烤,挤压机构位于烘箱内,用于对复合集流体沿其厚度方向进行挤压,负压机构用于在烘箱内形成负压环境。上述的熟化设备,将挤压机构设置在烘箱内,并利用负压机构对烘箱抽真空,使得复合集流体在被挤压的同时,也同步受到烘箱内部的负压作用。这样在烘烤熟化过程中,复合集流体内残留的气体在挤压和负压同步作用下更易释放出,减少内部气孔率,使得复合集流体内结构更为紧凑,提升内部结构之间的结合力,有利于提升电池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生产,特别是涉及熟化设备、集流体加工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1、电池生产过程中,为提升电池的相关性能,会采用复合集流体进行制备极片。在复合集流体制备中,需对复合集流体中的材料进行熟化,比如:对复合集流体中的胶水进行烘烤固化等。然而受限于传统熟化设备结构设计,导致复合集流体的结合力异常,降低电池的使用性能。

2、上述的陈述仅用于提供与本申请有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复合集流体熟化过程中结合力异常的问题,提供一种熟化设备、集流体加工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熟化设备,用于复合集流体的加工,熟化设备包括:烘箱,用于对复合集流体进行烘烤;挤压机构,位于烘箱内,用于对复合集流体沿其厚度方向进行挤压;其中,熟化设备还包括负压机构,负压机构用于在烘箱内形成负压环境。

3、上述的熟化设备,将挤压机构设置在烘箱内,并利用负压机构对烘箱抽真空,使得复合集流体在被挤压的同时,也同步受到烘箱内部的负压作用。这样在烘烤熟化过程中,复合集流体内残留的气体在挤压和负压同步作用下更易释放出,减少内部气孔率,使得复合集流体内结构更为紧凑,提升内部结构之间的结合力,有利于提升电池的使用性能。

4、在一些实施例中,挤压机构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第一压辊,两个第一压辊用于挤压通过的复合集流体。如此,利用两个第一压辊对复合集流体进行挤压,使得复合集流体中的胶水被压缩,从而使得导电层和基材稳定结合;同时,两个第一压辊挤压配合,有利于压出复合集流体中的气体,进一步提升结构的结合力度。

5、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压辊中,至少一者在垂直于自身轴线方向上的横截面面积从第一压辊的一端至第一压辊的另一端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如此,将第一压辊设计成中间粗,两端细的变截面结构,使得挤压时复合集流体的中间部分受力更大,利于复合集流体的气体由中间向两侧扩散,便于加快气体释放。

6、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一压辊上的横截面被构造为圆形面,在被设计成不同横截面的第一压辊中,第一压辊中直径从第一压辊的一端至第一压辊的另一端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如此,将第一压辊的直径从一端至另一端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使得第一压辊中间区域相对较粗,便于在挤压时,将残留的气体向复合集流体两侧排出,提升排气效果。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辊的直径最大值记为d0,第一压辊的相对两端的直径分别记为d1、d2,其中,10mm≤d0-d1≤1000mm,且10mm≤d0-d2≤1000mm。如此,将d0-d1和d0-d2的值分别控制在10mm~1000mm中,使得第一压辊中间和两端之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实现两侧有效排气的前提下,降低复合集流体中间和两侧之间的挤压差量,提升复合集流体的加工品质。

8、在一些实施例中,d0分别与d1、d2之间还满足的条件为:50mm≤d0-d1≤300mm,且50mm≤d0-d2≤300mm。如此,将d0-d1和d0-d2的值分别进一步控制在50mm~300mm中,在实现两侧有效排气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复合集流体中间和两侧之间的挤压差量,有利于提升复合集流体的加工品质。

9、在一些实施例中,熟化设备还包括辅助压组件,辅助压组件设于挤压机构沿复合集流体的输送方向的至少一侧,用于对复合集流体进行挤压。如此,引入辅助压组件,增加对复合集流体的挤压,提升对复合集流体的压合和排气效果。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压组件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第二压辊,两个第二压辊用于挤压通过的复合集流体。如此,利用两个第二压辊对复合集流体进行挤压,使得复合集流体中的胶水被压缩,从而使得导电层和基材稳定结合;同时,两个第二压辊挤压配合,有利于压出复合集流体中的气体,进一步提升结构的结合力度。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二压辊被构造为圆柱状结构,且第二压辊的直径从第二压辊的一端至第二压辊的另一端保持一致。如此,将第二压辊设计为同径压辊结构,使得复合集流体上的受力更为均匀,提升复合集流体的压合效果。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挤压机构具有用于供复合集流体通过的第一间隙,挤压机构相对两侧均具有辅助压组件,辅助压组件具有用于供复合集流体通过的第二间隙;其中,在输送方向上,位于挤压机构上游端的第二间隙大于等于第一间隙的最小值;位于挤压机构下游端的第二间隙小于等于第一间隙的最小值。如此设计,使得复合集流体的挤压量在输送方向上逐渐增加,提升压合效果。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熟化设备还包括均位于烘箱内的第一收放辊与第二收放辊,第一收放辊与第二收放辊分别位于挤压机构相对两侧,且第一收放辊与第二收放辊中,其中一者用于释放复合集流体,另一者用于收卷复合集流体。如此,引入第一收放辊和第二收放辊,使得复合集流体可在挤压机构中往复移动,增加重复挤压次数,有利于提升压合和排气效果。

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流体加工装置,集流体加工装置包括以上任一项的熟化设备。

15、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池生产系统包括以上的集流体加工装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熟化设备,用于复合集流体(200)的加工,其特征在于,所述熟化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熟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20)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第一压辊(21),两个所述第一压辊(21)用于挤压通过的所述复合集流体(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熟化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压辊(21)中,至少一者在垂直于自身轴线(211)方向上的横截面面积从所述第一压辊(21)的一端至所述第一压辊(21)的另一端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熟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压辊(21)上的横截面被构造为圆形面,在被设计成不同横截面的所述第一压辊(21)中,所述第一压辊(21)中直径从所述第一压辊(21)的一端至所述第一压辊(21)的另一端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熟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21)的直径最大值记为D0,所述第一压辊(21)的相对两端的直径分别记为D1、D2,其中,10mm≤D0-D1≤1000mm,且10mm≤D0-D2≤100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熟化设备,其特征在于,D0分别与D1、D2之间还满足的条件为:50mm≤D0-D1≤300mm,且50mm≤D0-D2≤3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熟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熟化设备还包括辅助压组件(40),所述辅助压组件(40)设于所述挤压机构(20)沿所述复合集流体(200)的输送方向(X)的至少一侧,用于对所述复合集流体(200)进行挤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熟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压组件(40)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第二压辊(41),两个所述第二压辊(41)用于挤压通过的所述复合集流体(2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熟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压辊(41)被构造为圆柱状结构,且所述第二压辊(41)的直径从所述第二压辊(41)的一端至所述第二压辊(41)的另一端保持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熟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20)具有用于供所述复合集流体(200)通过的第一间隙(22),所述挤压机构(20)相对两侧均具有所述辅助压组件(40),所述辅助压组件(40)具有用于供所述复合集流体(200)通过的第二间隙(42);

11.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熟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熟化设备还包括均位于所述烘箱(10)内的第一收放辊(50)与第二收放辊(51),所述第一收放辊(50)与所述第二收放辊(51)分别位于所述挤压机构(20)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收放辊(50)与所述第二收放辊(51)中,其中一者用于释放所述复合集流体(200),另一者用于收卷所述复合集流体(200)。

12.一种集流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加工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熟化设备。

13.一种电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生产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流体加工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熟化设备,用于复合集流体(200)的加工,其特征在于,所述熟化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熟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20)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第一压辊(21),两个所述第一压辊(21)用于挤压通过的所述复合集流体(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熟化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压辊(21)中,至少一者在垂直于自身轴线(211)方向上的横截面面积从所述第一压辊(21)的一端至所述第一压辊(21)的另一端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熟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压辊(21)上的横截面被构造为圆形面,在被设计成不同横截面的所述第一压辊(21)中,所述第一压辊(21)中直径从所述第一压辊(21)的一端至所述第一压辊(21)的另一端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熟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21)的直径最大值记为d0,所述第一压辊(21)的相对两端的直径分别记为d1、d2,其中,10mm≤d0-d1≤1000mm,且10mm≤d0-d2≤100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熟化设备,其特征在于,d0分别与d1、d2之间还满足的条件为:50mm≤d0-d1≤300mm,且50mm≤d0-d2≤3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熟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熟化设备还包括辅助压组件(40),所述辅助压组件(40)设于所述挤压机构(20)沿所述复合集流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启果刘欣黄起森李铭领李铖刘向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