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移动托盘车的负重轮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819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23
本技术涉及移动托盘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移动托盘车的负重轮提升装置,包括第一负重轮提升机构和第二负重轮提升机构,所述第一负重轮提升机构与第二负重轮提升机构对称分布在货叉架和车体结构板的两侧;所述第一负重轮提升机构包括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的一端铰接有油缸,所述第一支座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杆底板,所述油缸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杆。本技术能够在完成负重轮提升动作的同时,机构整体占用的空间更少,且布置方式更加自由,可以通过简单地转换改变占用空间的方向,从而实现减小机体长度、节约机体内空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移动托盘车,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移动托盘车的负重轮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1、移动托盘车工作时,货物的重心位于负重轮和转向舵轮之间。且常使用顶升连杆机构,实现一个动力源,驱动货叉前后两侧同时升降来举升货物的功能,一般情况下,移动托盘搬运车仅适用于使用川字托盘的货物,因负重轮需要保持触地而不能适用于田字托盘,为了适用于田字托盘,此时一种可以选择的技术方案为:增加额外的轮组,并在进叉时,将负重轮抬起,从而消除干涉,对于该技术方案,常采用平动凸轮搭配直线导轨来驱动顶升连杆机构运动,此时,其或因力作用方向不共线而产生的较大偏载,或因机构尺寸所限极大增加机体长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移动托盘车的负重轮提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小空间,需较高稳定性,且原有机构不干涉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移动托盘车的负重轮提升装置,包括:

3、货叉架,所述货叉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车体结构板;

4、第一负重轮提升机构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移动托盘车的负重轮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移动托盘车的负重轮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301)与第二支座(305)刚性固定连接在连杆连杆底板(302)的外壁,所述连杆底板(302)刚性固定连接在车体结构板(202)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移动托盘车的负重轮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301)与油缸(303)之间通过销轴呈铰接连接,所述油缸(303)与第一连杆(304)之间通过销轴呈铰接连接,且第一连杆(304)的中间通过销轴与第二支座(305)呈铰接连接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移动托盘车的负重轮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移动托盘车的负重轮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301)与第二支座(305)刚性固定连接在连杆连杆底板(302)的外壁,所述连杆底板(302)刚性固定连接在车体结构板(202)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移动托盘车的负重轮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301)与油缸(303)之间通过销轴呈铰接连接,所述油缸(303)与第一连杆(304)之间通过销轴呈铰接连接,且第一连杆(304)的中间通过销轴与第二支座(305)呈铰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移动托盘车的负重轮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307)的顶部俩支耳分别通过销轴与第二连杆(306)和第二支座(305)呈铰接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成吕朝顺程远平
申请(专利权)人:劢微机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