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8176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23
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其包括主体、顶针板组件、第一顶出件和回缩顶出组件;主体顶部形成有成型面,主体内形成有容纳空间;顶针板组件可升降地设置于容纳空间,顶针板组件形成有台阶孔,台阶孔包括中心部和两个端部,两个端部的孔径均小于中心部的孔径;第一顶出件安装于顶针板组件;回缩顶出组件包括弹性件和可伸缩地安装于台阶孔的第二顶出件,第二顶出件的一端穿过主体,另一端用于与容纳空间的底面抵接,第二顶出件的外壁面设置有位于容纳空间的第一台阶和位于中心部的第二台阶,弹性件套设于第二顶出件外且分别与第二台阶和中心部的底面抵接。该模具顶出机构结构简单小巧,降低了成本,结构简单,生产过程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模具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1、塑胶材料广泛应用于以3c电子产品为代表的精密结构件上,参照图1,塑胶制品110’因产品结构功能的需要,往往需要设计比较密集分布且深的肋条120’(rib),有时肋条120’上需要设计一些卡扣结构做构件的连接。在生产塑胶产品后,一般由模具的顶出机构将产品顶出以完成开模,对于一些胶位较高或公模部分结构较多的产品,需要设计相应的顶出机构来实现产品的开模,有的产品结构的肋条120’上有一凸点倒扣130’,无法通过斜顶或滑块结构成型这一凸点。

2、针对这一产品结构要求,模具须设计二次顶出结构。第一步让后模型芯160’先随制品110’一起同步顶出,如图1所示,使得肋条120’外表面脱离后模型腔形成空间;第二步后模型芯160’停止跟随顶出,顶针150’继续顶出制品110’,此时由于肋条120’外表面脱离后模型腔有变形空间,可以利用塑胶的韧性将肋条120’上的凸点倒扣130’强脱离后模型芯160’,后模模芯分区域先后两次离型。而现有的模具结构为了实现这个二次顶出,往往需要两组顶针板,机械扣机或跷跷板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出件包括顶块、顶杆、限位司筒和支撑柱,所述顶块、所述顶杆和所述支撑柱依次连接,所述限位司筒套设于所述顶杆,所述限位司筒形成有所述第一台阶,所述支撑柱形成有所述第二台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支撑柱外,所述顶块的顶部用于与所述成型面配合成型制品,所述支撑柱的底部用于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底面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面凹陷形成有安装槽,所述顶块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一连通孔,所述顶杆穿过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出件包括顶块、顶杆、限位司筒和支撑柱,所述顶块、所述顶杆和所述支撑柱依次连接,所述限位司筒套设于所述顶杆,所述限位司筒形成有所述第一台阶,所述支撑柱形成有所述第二台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支撑柱外,所述顶块的顶部用于与所述成型面配合成型制品,所述支撑柱的底部用于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底面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面凹陷形成有安装槽,所述顶块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一连通孔,所述顶杆穿过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顶块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出件还包括销钉,所述顶块的底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顶杆伸入所述容纳槽,所述销钉贯穿所述顶杆与所述容纳槽的两侧壁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和所述顶杆之间还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与所述顶杆连接,所述垫片背离所述顶杆的一侧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国利马首操夏建武刘仲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银宝山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