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鸭嘴阀的雨污分流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692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雨污分流井技术领域的一种带有鸭嘴阀的雨污分流井,包括井体,井体的左侧顶部连通设置有进水管,井体的内腔中心处设置有隔板,隔板的顶部向左侧倾斜设置有导流板,井体的内腔左侧为第一井室,井体的后端面左侧连通设置有排水管道,井体的内腔右侧与顶部为第二井室,隔板的左侧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排水口,且第一井室与第二井室之间通过排水口连接;在隔板的右侧底部设置了包裹鸭嘴阀的方形滤网,方形滤网由矩形塑料框架和孔径一毫米的滤网组成,这样设置可有效的保护鸭嘴阀出水口,将水流中漂浮的杂质与树叶拦截在滤网的外壁,使其无法与鸭嘴阀进行接触,这样就能避免杂质与树叶通过鸭嘴阀发生回流漂浮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污分流井,具体为一种带有鸭嘴阀的雨污分流井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水源的水质要求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大多数城市均把雨污水的处理排列为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首要目标;雨污分流井是现如今市政排水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将污水与雨水进行分流排放,以此来减少对水源的污染,但是现有的带有鸭嘴阀的雨污分流井还是存在一些缺点,虽然设置了鸭嘴阀可以减少水回流的现象发生,但是当雨水或污水高出并淹没鸭嘴阀后,一些杂物依旧会发生回流的现象,同时现有的雨污分流井对于雨水的过滤效果不佳,导致树叶与一些杂物落入到雨污分流井中,从而导致排水管出现堵塞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鸭嘴阀的雨污分流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鸭嘴阀的雨污分流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带有鸭嘴阀的雨污分流井,包括井体,井体的顶部设置有井盖底座,井体的顶部通过井盖底座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鸭嘴阀的雨污分流井,包括井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1)的顶部设置有井盖底座(2),所述井体(1)的顶部通过井盖底座(2)安装设置有井盖(3),所述井体(1)的左侧顶部连通设置有进水管(4),所述井体(1)的内腔中心处设置有隔板(5),所述隔板(5)的顶部向左侧倾斜设置有导流板(6),所述井体(1)的内腔左侧为第一井室(7),所述井体(1)的后端面左侧连通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井体(1)的内腔右侧与顶部为第二井室(8),所述隔板(5)的左侧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排水口(9),且第一井室(7)与第二井室(8)之间通过排水口(9)连接,所述隔板(5)的右侧底部中心处连通设置有排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鸭嘴阀的雨污分流井,包括井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1)的顶部设置有井盖底座(2),所述井体(1)的顶部通过井盖底座(2)安装设置有井盖(3),所述井体(1)的左侧顶部连通设置有进水管(4),所述井体(1)的内腔中心处设置有隔板(5),所述隔板(5)的顶部向左侧倾斜设置有导流板(6),所述井体(1)的内腔左侧为第一井室(7),所述井体(1)的后端面左侧连通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井体(1)的内腔右侧与顶部为第二井室(8),所述隔板(5)的左侧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排水口(9),且第一井室(7)与第二井室(8)之间通过排水口(9)连接,所述隔板(5)的右侧底部中心处连通设置有排水口(9)设置有鸭嘴阀(10),所述隔板(5)的右侧底部覆盖鸭嘴阀(10)设置有方形滤网(11),所述隔板(5)的右侧顶部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过滤网一(12)与过滤网二(13),所述井体(1)的内腔右侧顶部中心处设置有横杆(14),所述横杆(14)的左侧设置有竖杆(15),所述竖杆(15)的底部贯穿过滤网一(12)与过滤网二(13),并延伸设置在过滤网二(13)的下方,所述竖杆(15)的底部设置有底部粉碎扇叶(16),所述竖杆(15)的中部设置有顶部粉碎扇叶(17),且顶部粉碎扇叶(17)的底部贴合设置在过滤网一(12)的顶部,所述顶部粉碎扇叶(17)与竖杆(15)之间设置有轴承一(18),所述底部粉碎扇叶(16)与竖杆(15)之间设置有轴承二(19),所述井体(1)的右侧底部连通设置有雨水排放口(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鸭嘴阀的雨污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6)的倾斜角度为四十五度,所述导流板(6)与隔板(5)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导流板(6)的前后端面与左侧分别与井体(1)的内腔前后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陈志刚刘雪姣刘帅
申请(专利权)人:高邮市恒立液压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