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隔叶块主体铺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684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隔叶块主体铺层结构,包括:主体预制梁的外侧包裹有第一碳纤维布;第一中间腔设有三个,第一中间腔的外侧包裹有第三碳纤维布,三个第一中间腔的外侧共同包裹有第四碳纤维布;第一左侧腔、第一中间腔以及第一右侧腔的外侧共同包裹有第五碳纤维布;第二中间腔的外侧包裹有第三碳纤维布,三个第二中间腔的外侧共同包裹有第四碳纤维布;第二左侧腔、第二中间腔以及第二右侧腔的外侧共同包裹有第五碳纤维布;左腔体、右腔体与主体预制梁的外侧共同包裹有第六碳纤维布;燕尾预制块的外侧与左腔体、右腔体顶部的外则共同铺设有第七碳纤维布。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铺层结构可以提高隔叶块主体的强度和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碳纤维隔叶块主体铺层结构


技术介绍

1、风洞转子叶轮包括有轮毂、叶片和隔叶块等,这里隔叶块的主要作用是在转子转动过程中叶片靠近隔叶块,为叶片提供气动方向的支撑,隔叶块主要承受叶片的气动力,为保证运转过程中叶片有足够的刚度和频率,对隔叶块刚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隔叶块主体是隔叶块的主要受力结构,是隔叶块强度、刚度的保证结构。

2、如附图1所示,原燕尾预制块有2块,分别在主体预制梁的两侧,最大厚度有70mm,二次胶接成型后易产生应力集中,不能保证隔叶块的强度和刚度。

3、因此,研究出一种强度和刚度高,能够满足使用需要的碳纤维隔叶块主体铺层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度和刚度高,能够满足使用需要的碳纤维隔叶块主体铺层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碳纤维隔叶块主体铺层结构,包括:

4、主体预制梁,所述主体预制梁中部的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隔叶块主体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隔叶块主体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纤维布(2)设有两层,且第一碳纤维布(2)置于所述主体预制梁(1)和燕尾预制块(3)之间,第一碳纤维布(2)包括:第一主体碳纤维布(21)和第一燕尾碳纤维布(22);所述第一主体碳纤维布(21)包裹于主体预制梁(1)的外表面,且底部延伸至所述左腔体(5)和右腔体(9)的底部;所述第一燕尾碳纤维布(22)包裹于所述第一主体碳纤维布(21)的外面,且底部置于所述主体预制梁(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隔叶块主体铺层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隔叶块主体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隔叶块主体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纤维布(2)设有两层,且第一碳纤维布(2)置于所述主体预制梁(1)和燕尾预制块(3)之间,第一碳纤维布(2)包括:第一主体碳纤维布(21)和第一燕尾碳纤维布(22);所述第一主体碳纤维布(21)包裹于主体预制梁(1)的外表面,且底部延伸至所述左腔体(5)和右腔体(9)的底部;所述第一燕尾碳纤维布(22)包裹于所述第一主体碳纤维布(21)的外面,且底部置于所述主体预制梁(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隔叶块主体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碳纤维布(6)包括:第三u型碳纤维布(61)和第三环形碳纤维布(62);所述第三u型碳纤维布(61)的u型底部铺设于所述第二碳纤维布(4)的外侧;所述第三环形碳纤维布(62)环绕包裹于第三u型碳纤维布(6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纤维隔叶块主体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碳纤维布(7)包括:第四半包碳纤维布(71)和第四环形碳纤维布(72);所述第四半包碳纤维布(71)铺设于所述第一中间腔(51)或第二中间腔体(91)的第三环形碳纤维布(62)的外侧,所述第四环形碳纤维布(72)环绕包裹于所述第四半包碳纤维布(71)和所述第三环形碳纤维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巧娜王晶凌磊卜心蕊赵书静侯冬梅李险峰孙晓岩
申请(专利权)人: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