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压咬合的母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6287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6:0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挤压咬合的母线槽,包括:U型板,U型板的侧边连接有连接脚,U型板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斜面钩;凹形板,凹形板的一侧连接有固定脚,凹形板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斜面钩;母线本体;本技术将加工完成的母线本体放置在U型板的一侧,第二斜面钩的倒钩会卡在第一斜面钩处的卡钩上,从而形成固定;利用弹簧自身的弹力将插接杆的底部插入至第一斜面钩表面的固定槽中,从而进一步对母线本体进行固定,形成二次的固定,便于对母线本体直接进行压装;插接杆的底部脱离固定槽的内部,从而解除第二斜面钩与第一斜面钩的固定,第二斜面钩的倒钩会脱离第一斜面钩处的卡钩上,便于对母线本体进行解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母线槽,具体为一种挤压咬合的母线槽


技术介绍

1、密集型母线槽因其结构紧密,体积小,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密集型母线槽结构,采用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五线制,a、b、c相和n线采用聚脂薄膜包裹,三相母排、三相母排+n线母排、三相母排+n线母排+pe母排紧密贴合,然后采用两块盖板和两块侧板,共四件型材夹紧各相母排,然后采用铆接固定的结构形式制造。

2、相关技术中,经检索发现一种母线槽(公告号:cn205029278u)的方案,使用时,由于母线槽用以放置导体,因而增加散热片后,导体与散热片相接触,从而增加导体的散热面积;此外,散热片内还设置封装管道,封装管道内部封装有导热绝缘油;这样一来,导热绝缘油能够将导体的热量带走,从而有效降低导体以及母线槽的温度。

3、然而,上述在使用母线外壳的过程中,上述可以对母线外壳进行散热,然而在导体放入在母线槽的内部后,母线外壳的外部与内部无法对导体进行固定,从而在使用导体的过程中,导体可能会脱离母线外壳的内部,从而上述缺少对导体固定在母线外壳的内部,进而不能对导体进行压装,使用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压咬合的母线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挤压咬合的母线槽,包括:u型板、凹形板和母线本体;

3、所述u型板的侧边连接有连接脚,所述u型板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斜面钩;

4、所述凹形板的一侧连接有固定脚,所述凹形板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斜面钩;

5、所述母线本体设置在u型板与凹形板之间,u型板与凹形板便于对母线本体进行夹持固定,直接压装;

6、所述第二斜面钩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斜面钩与第二斜面钩的固定机构,通过所述固定机构的插接杆插入至第一斜面钩的内部进行固定。

7、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斜面钩内部开设的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的内部滑接有升降板,升降板的两侧分别与固定腔的内侧壁接触,而在升降板移动的状态下,始终处于竖直状态的移动,所述插接杆连接在升降板的底部,所述升降板的顶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贯穿第二斜面钩后连接有拉环,拉环的表面连接有防滑纹,所述移动杆的表面套设有位于升降板顶部与固定腔内顶壁之间的弹簧,在拉环带动移动杆和升降板进行移动下,升降板会对弹簧进行挤压,而升降板也会带动插接杆移动。

8、优选的,所述u型板的侧边开设有第一凹型槽,第一凹型槽与u型板之间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凹形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型槽,第二凹型槽与凹形板之间为一体成型设置。

9、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面钩的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插接杆的底部插接在固定槽的内部,插接杆插入至固定槽的内部后,便形成固定,如插接杆脱离固定槽的内部后,便解除固定。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加工完成的母线本体放置在u型板的一侧,将凹形板另一侧的第二斜面钩向第一斜面钩的表面进行移动,第二斜面钩被第一斜面钩倾斜处挤压,让第二斜面钩会在凹形板的表面发生倾斜,第二斜面钩的倒钩会卡在第一斜面钩处的卡钩上,从而形成固定;

11、利用弹簧自身的弹力将升降板和插接杆向初始的位置进行移动,从而让插接杆的底部插入至第一斜面钩表面的固定槽中,从而进一步对母线本体进行固定,形成二次的固定,便于对母线本体直接进行压装,使用更加便捷,进而可以提高母线本体的散热能力;

12、拉环带动移动杆进行移动,移动杆会带动升降板在固定腔的内部进行移动,而移动杆表面的弹簧被挤压,并且插接杆进行移动,让插接杆的底部脱离固定槽的内部,从而解除第二斜面钩与第一斜面钩的固定,然后向上掰动第二斜面钩,让第二斜面钩的倒钩会脱离第一斜面钩处的卡钩上,便于对母线本体进行解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挤压咬合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咬合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斜面钩(8)内部开设的固定腔(12),所述固定腔(12)的内部滑接有升降板(13),所述插接杆(15)连接在升降板(13)的底部,所述升降板(13)的顶部连接有移动杆(11),所述移动杆(11)贯穿第二斜面钩(8)后连接有拉环(10),所述移动杆(11)的表面套设有位于升降板(13)顶部与固定腔(12)内顶壁之间的弹簧(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咬合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钩(8)位于第一斜面钩(4)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咬合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1)的侧边开设有第一凹型槽(3),所述凹形板(5)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型槽(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挤压咬合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钩(4)的表面开设有固定槽(16),所述插接杆(15)的底部插接在固定槽(16)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压咬合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咬合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斜面钩(8)内部开设的固定腔(12),所述固定腔(12)的内部滑接有升降板(13),所述插接杆(15)连接在升降板(13)的底部,所述升降板(13)的顶部连接有移动杆(11),所述移动杆(11)贯穿第二斜面钩(8)后连接有拉环(10),所述移动杆(11)的表面套设有位于升降板(13)顶部与固定腔(12)内顶壁之间的弹簧(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伟王凤翔寇培鑫韩卫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暖之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