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6282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6:02
本技术公开了锂电模组,包括由多个电芯和包裹在电芯外部的壳体组成的电芯组件,电芯组件的端头通过多根采样线材与BMS电路板电气连接,外壳包括位于电芯上方的上盖,电芯组件内部通过设置隔板使电芯间隔排布,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上盖两侧并沿上盖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密封条,以及压紧在上盖与隔板之间的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分别与采样线材的上下部相抵接以形成密封配合,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位于上盖靠近BMS电路板的边部并沿上盖的宽度方向延伸。本技术能够将电芯组件热失控时电解液喷溅可能通过的位置都进行密封处理,有效防止了因电解液与BMS电路板接触而引发的短路或故障,进而提高了锂电模组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尤其是一种锂电模组


技术介绍

1、锂电模组在使用时可能发生热失控,热失控导致电芯的电解液喷出污染bms电路板,引起bms电路板的短路或故障,最终可能因bms电路板的短路或故障导致起火爆炸,存在安全隐患。锂电模组采用壳体对电芯进行保护,且通过采样线材实现电芯组件和bms电路板的电气连接,因此必须在采样线材的过线处留出足够空间以供采样线材通过,采样线材一般从电芯组件的上部通过,则当电芯发生热失控时候,电解液很容易通过这些间隙流至bms电路板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性良好、安全性高的锂电模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锂电模组,包括由多个电芯和包裹在电芯外部的壳体组成的电芯组件,电芯组件的端头通过多根采样线材与bms电路板电气连接,外壳包括位于电芯上方的上盖,电芯组件内部通过设置隔板使电芯间隔排布,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上盖两侧并沿上盖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密封条,以及压紧在上盖与隔板之间的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分别与采样线材的上下部相抵接以形成密封配合,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位于上盖靠近bms电路板的边部并沿上盖的宽度方向延伸。本技术根据电芯组件热失控时电解液的喷射方向,通过在锂电模组中设置多根密封条来对电芯组件发生热失控时电解液容易通过的间隙处进行密封,因锂电模组中采样线材从电芯组件的上部走线,在上盖与隔板之间留有供采样线材走线的间隙,因此本技术中针对性的在此处设置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通过上盖装配的压紧力将第二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分别压紧在采样线材的上方和下方形成密封,同时在上盖的两侧边部设置第一密封条进行密封,从而使得本技术能够将电芯组件热失控时电解液喷溅可能通过的位置都进行密封处理,有效防止了因电解液与bms电路板接触而引发的短路或故障,进而提高了锂电模组的安全性。

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密封条的横截面形状为上大下小的“d”形,第一密封条的大端面为平面,第一密封条的小端面为弧面,第一密封条的大端平面与上盖的内顶面相贴靠。本技术对第一密封条的结构进行优化,使第一密封条的横截面形状与密封位置的空间分布更加适配,第一密封条的大端平面能够与上盖的内顶面紧密贴合,第一密封条的小端弧面能够嵌入下方较小空间内,从而提高上盖侧边处的密封效果。

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密封条为设有变形间隙的中空结构,所述变形间隙为沿第一密封条长度方向贯通至第一密封条两端的通道结构。本技术通过对第一密封条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在第一密封条上增加通道结构作为变形间隙以使第一密封条在受压后能够发生较大幅度的形变,则在密封时可通过挤压第一密封条使其收缩发生形变,在第一密封条的小端弧面嵌入装配空间后能够通过变形后的反弹力使第一密封条卡紧在装配空间处,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密封条的密封效果。

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的两端端头分别与位于上盖两侧的两个第一密封条的侧面相抵接。本技术通过将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的两端端头抵接在两个第一密封条的侧面以对密封条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进而提高密封效果。

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密封条的底面以及第三密封条的顶面都设有与采样线材形成啮合配合的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由多个间隔排布的圆弧齿形组成,圆弧齿形的顶部嵌入相邻采样线材之间的凹陷间隙中;所述第三密封条的底面为与隔板顶部相贴靠的平面。本技术通过在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上增加防水结构来提高对电解液的防水效果,防水结构所采用的圆弧齿形可采用不同的布置形式,将圆弧齿形沿密封条的长度方向排布能够形成多层阻挡的防水结构,将圆弧齿形沿密封条的宽度方向排布能够使圆弧齿形嵌入采样线材的凹陷间隙中形成啮合配合,对容易留出间隙的空间进行有效密封。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都可采用橡胶密封条。本技术中采用弹性较好的橡胶材质来制备密封条,能够通过橡胶材质的弹性来提高更佳的密封效果。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根据电芯组件热失控时电解液的喷射方向,通过在锂电模组中设置多根密封条来对电芯组件发生热失控时电解液容易通过的间隙处进行密封,因锂电模组中采样线材从电芯组件的上部走线,在上盖与隔板之间留有供采样线材走线的间隙,因此本技术中针对性的在此处设置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通过上盖装配的压紧力将第二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分别压紧在采样线材的上方和下方形成密封,同时在上盖的两侧边部设置第一密封条进行密封,从而使得本技术能够将电芯组件热失控时电解液喷溅可能通过的位置都进行密封处理,有效防止了因电解液与bms电路板接触而引发的短路或故障,进而提高了锂电模组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锂电模组,包括由多个电芯和包裹在电芯外部的壳体组成的电芯组件(100),电芯组件(100)的端头通过多根采样线材(300)与BMS电路板(200)电气连接,外壳包括位于电芯上方的上盖(110),电芯组件(100)内部通过设置隔板(120)使电芯间隔排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上盖(110)两侧并沿上盖(110)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密封条(400),以及压紧在上盖(110)与隔板(120)之间的第二密封条(500)和第三密封条(600);所述第二密封条(500)和第三密封条(600)分别与采样线材(300)的上下部相抵接以形成密封配合,第二密封条(500)和第三密封条(600)位于上盖(110)靠近BMS电路板(200)的边部并沿上盖(110)的宽度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条(400)的横截面形状为上大下小的“D”形,第一密封条(400)的大端面为平面,第一密封条(400)的小端面为弧面,第一密封条(400)的大端平面与上盖(110)的内顶面相贴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条(400)为设有变形间隙(410)的中空结构,所述变形间隙(410)为沿第一密封条(400)长度方向贯通至第一密封条(400)两端的通道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条(500)和第三密封条(600)的两端端头分别与位于上盖(110)两侧的两个第一密封条(400)的侧面相抵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条(500)的底面以及第三密封条(600)的顶面都设有与采样线材(300)形成啮合配合的防水结构(510);所述防水结构(510)由多个间隔排布的圆弧齿形组成,圆弧齿形的顶部嵌入相邻采样线材(300)之间的凹陷间隙中;所述第三密封条(600)的底面为与隔板(120)顶部相贴靠的平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锂电模组,包括由多个电芯和包裹在电芯外部的壳体组成的电芯组件(100),电芯组件(100)的端头通过多根采样线材(300)与bms电路板(200)电气连接,外壳包括位于电芯上方的上盖(110),电芯组件(100)内部通过设置隔板(120)使电芯间隔排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上盖(110)两侧并沿上盖(110)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密封条(400),以及压紧在上盖(110)与隔板(120)之间的第二密封条(500)和第三密封条(600);所述第二密封条(500)和第三密封条(600)分别与采样线材(300)的上下部相抵接以形成密封配合,第二密封条(500)和第三密封条(600)位于上盖(110)靠近bms电路板(200)的边部并沿上盖(110)的宽度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条(400)的横截面形状为上大下小的“d”形,第一密封条(400)的大端面为平面,第一密封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高林简小军冯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能创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