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559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5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箱体,包括箱体框架、底护板和内梁,该箱体框架与底护板围设形成用于容纳电芯的容纳腔,该内梁位于容纳腔内,该内梁固定于箱体框架和/或底护板上。其中,该内梁的内部集成有水管,该内梁的两端均连接于箱体框架,该内梁背离底护板的端面与箱体框架背离底护板的端面齐平。由此,通过将水管集成到内梁内,使得内梁背离底护板的端面可向上延伸至与箱体框架背离底护板的端面相齐平,从而无需降低内梁高度,进而提高了内梁的刚强度,同时也提高了箱体框架的整体刚强度。另外,本技术还提供具有该电池箱体的电池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零部件,其安全性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安全性,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通常布置在车身底板下方,有着较为残酷的安装环境。电池箱体作为动力电池的载体,对电池组的安全工作和防护起着关键作用,它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决定着整车的性能。

2、目前,电池箱体的内部通常设置有内梁以将其内部分隔成电芯容纳腔与电气元件容纳腔,该电芯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给电芯进行散热的液冷组件,液冷组件与外部冷却装置之间通过水管连通以实现冷却液输送。为了方便布置水管,大部分厂家的做法都是将内梁的高度降低以实现避空水管。如此设置,不仅导致内梁的刚强度大大降低,同时该内梁与箱体框架连接固定,故也降低了箱体框架的刚强度。

3、为此,如何在满足方便布置水管的前提下提高内梁与箱体框架的刚强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通过将水管集成到内梁内,使得内梁背离底护板的端面可向上延伸至与箱体框架背离底护板的端面相齐平,从而无需降低内梁高度,进而提高了内梁的刚强度,同时也提高了箱体框架的整体刚强度。

2、本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电池箱体,包括箱体框架、底护板和内梁,所述箱体框架与所述底护板围设形成用于容纳电芯的容纳腔,所述内梁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内梁固定于所述箱体框架和/或所述底护板,其中:

4、所述内梁的内部集成有水管;所述内梁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箱体框架,所述内梁背离所述底护板的端面与所述箱体框架背离所述底护板的端面齐平。

5、进一步地,所述箱体框架包括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所述第一边梁与所述第二边梁之间通过榫卯互插结构相互拼接;

6、所述榫卯互插结构包括相互插接的凸型块与凹型槽,所述凸型块与所述凹型槽的其中之一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梁上,其中另一设置在所述第二边梁上。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边梁与所述第二边梁焊接固定。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边梁与所述第二边梁呈l型和/或长条型和/或c型。

9、进一步地,所述内梁将所述箱体框架分隔成独立布置的第一框架以及第二框架,所述底护板包括盖合在所述第一框架底部的第一底护板以及盖合在所述第二框架底部的第二底护板,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一底护板围合形成用于放置电池模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二底护板围合形成用于放置电气元件的第二腔体。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护板与所述第一框架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底护板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11、进一步地,所述箱体框架的内侧壁凸设有定位凸条,所述内梁的侧壁与所述定位凸条的端部相连接。

12、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框架内的若干加强梁,所述加强梁的一端与所述箱体框架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内梁的背离所述定位凸条的一侧相连接。

13、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间隔布置的若干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箱体框架不同侧的所述定位凸条。

14、进一步地,还包括输出极底座,所述内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输出极底座的安装槽。

15、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电池箱体。

16、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技术的电池箱体,通过将水管集成到内梁内,使得内梁背离底护板的端面可向上延伸至与箱体框架背离底护板的端面相齐平,从而无需降低内梁高度,进而提高了内梁的刚强度,同时也提高了箱体框架的整体刚强度。

18、(2)本技术的电池箱体,其箱体框架中的第一边梁与第二边梁之间通过榫卯互插结构相互拼接并焊接固定,从而提高了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连接处的刚强度,进而提高了箱体框架的整体刚强度。

19、(3)本技术的电池箱体,通过将底护板拆分成第一底护板和第二底护板,当电气元件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只需拆卸第二底护板并将出现故障的电气元件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或维修,从而无需将整个电池包拆卸下来,进而降低了电气元件的维修及更换成本,同时提高了维修效率。

20、(4)本技术的电池箱体,通过在第一框架内设置若干加强板以及在第二框架内设置若干加强梁,大大提高了电池箱体的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框架(11)、底护板(12)和内梁(114),所述箱体框架(11)与所述底护板(12)围设形成用于容纳电芯的容纳腔,所述内梁(114)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内梁(114)固定于所述箱体框架(11)和/或所述底护板(12),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框架(11)包括第一边梁(111)和第二边梁(112),所述第一边梁(111)与所述第二边梁(112)之间通过榫卯互插结构(113)相互拼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梁(111)与所述第二边梁(112)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梁(111)与所述第二边梁(112)呈L型和/或长条型和/或C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梁(114)将所述箱体框架(11)分隔成独立布置的第一框架(11a)以及第二框架(11b),所述底护板(12)包括盖合在所述第一框架(11a)底部的第一底护板(121)以及盖合在所述第二框架(11b)底部的第二底护板(122),所述第一框架(11a)与所述第一底护板(121)围合形成用于放置电池模组(2)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二框架(11b)与所述第二底护板(122)围合形成用于放置电气元件(3)的第二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护板(121)与所述第一框架(11a)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3),所述第二底护板(122)与所述第二框架(11b)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4)。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框架的内侧壁凸设有定位凸条(1111),所述内梁(114)的侧壁与所述定位凸条(1111)的端部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框架(11)内的若干加强梁(16),所述加强梁(16)的一端与所述箱体框架(11)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内梁(114)的背离所述定位凸条(1111)的一侧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间隔布置的若干加强板(17),所述加强板(17)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箱体框架(11)不同侧的所述定位凸条(1111)。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极底座(18),所述内梁(114)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输出极底座(18)的安装槽(1141)。

1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框架(11)、底护板(12)和内梁(114),所述箱体框架(11)与所述底护板(12)围设形成用于容纳电芯的容纳腔,所述内梁(114)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内梁(114)固定于所述箱体框架(11)和/或所述底护板(12),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框架(11)包括第一边梁(111)和第二边梁(112),所述第一边梁(111)与所述第二边梁(112)之间通过榫卯互插结构(113)相互拼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梁(111)与所述第二边梁(112)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梁(111)与所述第二边梁(112)呈l型和/或长条型和/或c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梁(114)将所述箱体框架(11)分隔成独立布置的第一框架(11a)以及第二框架(11b),所述底护板(12)包括盖合在所述第一框架(11a)底部的第一底护板(121)以及盖合在所述第二框架(11b)底部的第二底护板(122),所述第一框架(11a)与所述第一底护板(121)围合形成用于放置电池模组(2)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二框架(11b)与所述第二底护板(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文聪陈智伟陈朝海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