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柱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5577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5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梁柱连接节点,包括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的上端设置有柱帽,型钢混凝土柱包括型钢柱,型钢柱的上端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第一环板和若干第二环板,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均位于柱帽内;钢筋混凝土梁包括若干排第一纵筋,若干排第一纵筋均锚接在柱帽中,最下排第一纵筋与第一环板的顶部焊接,最上排第一纵筋与第二环板的顶部焊接。本技术中,钢筋混凝土梁中的第一纵筋均可锚接在型钢混凝土柱的柱帽中,且型钢混凝土柱中的型钢柱可通过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来进一步连接钢筋混凝土梁并提供支撑,这有利于将钢筋混凝土梁与型钢混凝土柱有效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梁柱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对大跨度或大悬挑等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工程师们常会选择型钢构件。例如,在设计大悬挑结构时,采用型钢柱和钢筋混凝土梁,以形成型钢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而这类节点在施工时,通常是在型钢柱上焊接环板或螺纹套筒,以与钢筋混凝土梁中的纵筋相连接。这一连接节点可靠且已被大量采用,但存在大量焊接施工,施工效率较低,且型钢节点处钢筋较为密集,不便于焊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梁柱连接节点,能够将梁和柱有效连接,且可提高施工效率。

2、本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梁柱连接节点,其包括:

4、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柱的上端设置有柱帽,型钢混凝土柱包括型钢柱,型钢柱的上端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第一环板和若干第二环板,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均位于柱帽内;

5、若干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梁包括若干排第一纵筋,若干排第一纵筋均锚接在柱帽中,最下排第一纵筋与第一环板的顶部焊接,最上排第一纵筋与第二环板的顶部焊接。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最下排第一纵筋和最上排第一纵筋的一端均穿设在型钢柱中。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最下排第一纵筋和最上排第一纵筋的一端均穿设在型钢柱中,以使最下排第一纵筋和最上排第一纵筋进一步与型钢柱连接,从而使钢筋混凝土梁与型钢混凝土柱之间的连接更稳固。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最下排第一纵筋与最上排第一纵筋之间的第一纵筋均设置有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折部接触型钢柱的外壁。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弯折部依靠混凝土锚固于型钢混凝土柱的型钢柱上,以提高握裹力,从而使中部的第一纵筋更稳定地与型钢混凝土柱锚固。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柱帽包括竖向设置在型钢柱四周的若干第二纵筋,若干第二纵筋外绕设有若干箍筋,若干第二纵筋之间设置有拉筋。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二纵筋、箍筋和拉筋共同组成柱帽的钢筋笼结构,以提高柱帽的力学性能或承载能力。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纵筋两端的箍筋绕设密度大于第二纵筋中部的箍筋绕设密度。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二纵筋两端的箍筋绕设密度大于第二纵筋中部的箍筋绕设密度,以提高柱帽顶部和底部的承载和抗变形能力。

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纵筋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的一端接触型钢柱的外壁。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二纵筋上的第二弯折部依靠混凝土与型钢柱锚固,有利于柱帽的钢筋笼与型钢柱之间的力的传递。

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的横向截面尺寸均小于柱帽的横向截面尺寸。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的横向截面尺寸均小于柱帽的横向截面尺寸,以避免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外露于柱帽,从而避免外界环境影响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的使用寿命。

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均与型钢柱焊接。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均通过焊接的方式来与型钢柱连接。

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处的型钢柱内均设置有横隔板。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横隔板可有效传递第一环板或第二环板传递的梁的轴力或弯矩,同时提高型钢柱刚度以及承载能力。

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3、钢筋混凝土梁中的第一纵筋均可锚接在型钢混凝土柱的柱帽中,且型钢混凝土柱中的型钢柱可通过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来进一步连接钢筋混凝土梁并提供支撑,这有利于将钢筋混凝土梁与型钢混凝土柱有效连接;同时,该结构中焊接位置较少,焊接时第一纵筋可置于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顶部,方便焊接,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24、另外,任意两根钢筋混凝土梁的底面高度相同时,这两根钢筋混凝土梁最下排的第一纵筋可与相同的第一环板连接;任意两根钢筋混凝土梁的底面高度不同时,这两根钢筋混凝土梁最下排的第一纵筋可与不同的第一环板连接;任意两根钢筋混凝土梁的顶面高度相同时,这两根钢筋混凝土梁最上排的第一纵筋可与相同的第二环板连接;任意两根钢筋混凝土梁的顶面高度不同时,这两根钢筋混凝土梁最上排的第一纵筋可与不同的第二环板连接;因此,该结构可适用于多种梁柱连接情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最下排所述第一纵筋(301)和最上排所述第一纵筋(301)的一端均穿设在所述型钢柱(102)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最下排所述第一纵筋(301)与最上排所述第一纵筋(301)之间的第一纵筋(301)均设置有第一弯折部(30101),所述第一弯折部(30101)接触所述型钢柱(102)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帽(2)包括竖向设置在所述型钢柱(102)四周的若干第二纵筋(201),若干所述第二纵筋(201)外绕设有若干箍筋(202),若干所述第二纵筋(201)之间设置有拉筋(2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筋(201)两端的箍筋(202)绕设密度大于所述第二纵筋(201)中部的箍筋(202)绕设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筋(20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弯折部(20101),所述第二弯折部(20101)的一端接触所述型钢柱(102)的外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板(104)和所述第二环板(101)的横向截面尺寸均小于所述柱帽(2)的横向截面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板(104)和所述第二环板(101)均与所述型钢柱(102)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板(104)和所述第二环板(101)处的型钢柱(102)内均设置有横隔板(10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最下排所述第一纵筋(301)和最上排所述第一纵筋(301)的一端均穿设在所述型钢柱(102)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最下排所述第一纵筋(301)与最上排所述第一纵筋(301)之间的第一纵筋(301)均设置有第一弯折部(30101),所述第一弯折部(30101)接触所述型钢柱(102)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帽(2)包括竖向设置在所述型钢柱(102)四周的若干第二纵筋(201),若干所述第二纵筋(201)外绕设有若干箍筋(202),若干所述第二纵筋(201)之间设置有拉筋(2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卢发明陈彬朱果罗奥雷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