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周转的排水管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5566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5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周转的排水管渠,包括:管渠体;通过对脚手架底部地面素土夯实构成作为安装受力基础的素土层;隔离膜,隔离膜安装在素土层内面,隔离膜处在管渠体和素土层内面中,管渠体压着隔离膜安装处在素土层内面,隔离膜与管渠体顶面衔接处涂抹安装有防水胶构成的连接防水层进行固定连接防水封堵。PVC管对半切开构成的管渠体是通过隔离膜隔离铺设安装在U形状凹面的素土层内面,在脚手架施工完成后,管渠体直接从隔离膜上抽离再分段分离,不会形成重量较重的整体,便于拆卸周转,解决了混凝土板在通过砂浆灌接后会形成重量较重的整体后期存在不便拆卸周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周转的排水管渠,属于施工排水设施。


技术介绍

1、施工时需搭设的脚手架组构建施工环境,脚手架底部地面支撑是保证脚手架竖向受力稳定的前提,为了保证脚手架底部地面排水性,需在脚手架底部地面修建排水渠进行排水。

2、现有排水管渠多数是采用混凝土构成,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6948118u的一种防冻胀浆砌渠,公开技术为:渠道包括渠沿混凝土板、侧边混凝土板和底部混凝土板,将渠沿混凝土板、侧边混凝土板和底部混凝土板依次组合铺设并通过砂浆进行灌接;虽然,混凝土板铺设能构成排水渠,但是,混凝土板在通过砂浆灌接后会形成重量较重的整体,后期存在不便拆卸周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周转的排水管渠。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周转的排水管渠,包括:

4、管渠体;

5、通过对脚手架底部地面素土夯实构成作为安装受力基础的素土层;

6、隔离膜,隔离膜安装在素土层内面,隔离膜处在管渠体和素土层内面中,管渠体压着隔离膜安装处在素土层内面,隔离膜与管渠体顶面衔接处涂抹安装有防水胶构成的连接防水层进行固定连接防水封堵。

7、所述素土层夯实时形成u形状的凹面。

8、所述管渠体接头处重叠搭接有搭接段。

9、所述搭接段长度为50mm。

10、所述隔离膜为不透水的塑料布。

11、所述管渠体为对半切开的pvc管。

12、远离管渠体的所述素土层中安装用螺钉,螺钉上旋合安装有压臂。

13、所述压臂压在管渠体顶面及内径面。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pvc管对半切开构成的管渠体是通过隔离膜隔离铺设安装在u形状凹面的素土层内面,在脚手架施工完成后,管渠体直接从隔离膜上抽离再分段分离,不会形成重量较重的整体,便于拆卸周转,解决了混凝土板在通过砂浆灌接后会形成重量较重的整体后期存在不便拆卸周转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周转的排水管渠,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的排水管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素土层(4)夯实时形成U形状的凹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的排水管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渠体(1)接头处重叠搭接有搭接段(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周转的排水管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段(11)长度为5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的排水管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3)为不透水的塑料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的排水管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渠体(1)为对半切开的PVC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的排水管渠,其特征在于:远离管渠体(1)的所述素土层(4)中预埋固定安装用螺钉(6),螺钉(6)上旋合安装有压臂(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周转的排水管渠,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臂(5)压在管渠体(1)顶面及内径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周转的排水管渠,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的排水管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素土层(4)夯实时形成u形状的凹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的排水管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渠体(1)接头处重叠搭接有搭接段(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周转的排水管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段(11)长度为5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的排水管渠,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位伟李英章彭辉黄中明孙正飞梁焱飞李昊罗正权伍鑫施泰伦饶娅高鹏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