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载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5021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47
本技术提供一种弹载记录仪,属于弹载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壳、电器模块和引信连接结构。所述电器模块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引信连接结构嵌入至所述外壳内且可移动设置,所述引信连接结构与所述外壳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引信连接结构与所述电器模块电性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弹载记录仪,通过将引信连接结构与外壳之间留有间隙,使引信连接结构可移动的嵌入至外壳内,提高了引信连接结构在与弹体连接时的容错率,降低弯针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弹载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弹载记录仪


技术介绍

1、弹药及各弹载装置在研制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飞行试验,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数据对于性能的评估和改进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弹载记录仪由于原理简单可靠、成本低,在弹药研制领域被广泛应用。

2、现有的弹载记录仪,往往通过插针插窝的配合方式与弹体进行连接,然而,在弹载记录仪与弹体进行连接时,容易出现弯针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弹载记录仪与弹体进行连接容易出现弯针现象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弹载记录仪。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弹载记录仪,包括外壳、电器模块和引信连接结构。所述电器模块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引信连接结构嵌入至所述外壳内且可移动设置,所述引信连接结构与所述外壳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引信连接结构与所述电器模块电性连接。

3、可选地,所述引信连接结构包括引信连接主体和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引信连接主体并与所述外壳紧固连接,所述引信连接主体与所述紧固件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引信连接主体与所述外壳之间也设置有间隙,所述引信连接主体与所述电器模块电性连接。

4、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固定块,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连接,所述下壳体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引信连接主体并与所述固定块紧固连接。

5、可选地,所述上壳体包括端盖连接结构和主壳体,所述端盖连接结构与所述主壳体连接,所述端盖连接结构与所述电器模块电性连接。p>

6、可选地,所述端盖连接结构包括端盖主体、一体机连接器和航插板,所述一体机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端盖主体上,所述一体机连接器通过所述航插板与所述电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端盖主体与所述主壳体连接。

7、可选地,所述电器模块包括电池模块和电路板模块,所述电池模块设置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电路板模块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内,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电路板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模块与所述引信连接主体电性连接。

8、可选地,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包和调试连接器,所述电池包与所述调试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池包与所述电路板模块电性连接。

9、可选地,所述电路板模块包括采样板、主控板、存储板和板件连接器,所述采样板、所述主控板和所述存储板通过所述板件连接器层叠连接并安装于所述主壳体内,所述采样板与所述引信连接结构电性连接,所述存储板与所述电池模块电性连接。

10、可选地,所述上壳体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采样板和所述主控板之间,和/或,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主控板和所述存储板之间。

11、可选地,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灌封孔。

1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弹载记录仪,通过将引信连接结构与外壳之间留有间隙,使引信连接结构可移动的嵌入至外壳内,提高了引信连接结构在与弹体连接时的容错率,降低弯针概率。

14、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弹载记录仪,通过设置支撑件,起到了支撑电路板的效果,提高了装配强度。

15、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弹载记录仪,通过设置灌封孔,对弹载记录仪内部进行灌封,强化电器模块的整体性,提高对外来冲击、震动的抵抗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载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载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引信连接结构(30)包括引信连接主体(31)和紧固件(32),所述紧固件(32)贯穿所述引信连接主体(31)并与所述外壳(10)紧固连接,所述引信连接主体(31)与所述紧固件(32)之间设置有间隙(40),所述引信连接主体(31)与所述外壳(10)之间也设置有间隙(40),所述引信连接主体(31)与所述电器模块(20)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载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和固定块(13),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2)连接,所述下壳体(12)与所述固定块(13)连接,所述紧固件(32)贯穿所述引信连接主体(31)并与所述固定块(13)紧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载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包括端盖连接结构(111)和主壳体(112),所述端盖连接结构(111)与所述主壳体(112)连接,所述端盖连接结构(111)与所述电器模块(20)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载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连接结构(111)包括端盖主体(1111)、一体机连接器(1112)和航插板(1113),所述一体机连接器(1112)设置于所述端盖主体(1111)上,所述一体机连接器(1112)通过所述航插板(1113)与所述电器模块(20)电性连接,所述端盖主体(1111)与所述主壳体(1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弹载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模块(20)包括电池模块(21)和电路板模块(22),所述电池模块(21)与所述电路板模块(22)电性连接,所述电池模块(21)设置于所述下壳体(12)内,所述电路板模块(22)设置于所述上壳体(11)内,所述电路板模块(22)与所述引信连接主体(31)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载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21)包括电池包(211)和调试连接器(212),所述电池包(211)与所述调试连接器(212)电性连接,所述电池包(211)与所述电路板模块(22)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载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模块(22)包括采样板(221)、主控板(222)、存储板(223)和板件连接器(224),所述采样板(221)、所述主控板(222)和所述存储板(223)通过所述板件连接器(224)层叠连接并安装于所述主壳体(112)内,所述采样板(221)与所述引信连接结构(30)电性连接,所述存储板(223)与所述电池模块(21)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载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还包括支撑件(113),所述支撑件(113)连接于所述采样板(221)和所述主控板(222)之间,和/或,所述支撑件(113)连接于所述主控板(222)和所述存储板(223)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弹载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上开设有灌封孔(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载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载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引信连接结构(30)包括引信连接主体(31)和紧固件(32),所述紧固件(32)贯穿所述引信连接主体(31)并与所述外壳(10)紧固连接,所述引信连接主体(31)与所述紧固件(32)之间设置有间隙(40),所述引信连接主体(31)与所述外壳(10)之间也设置有间隙(40),所述引信连接主体(31)与所述电器模块(20)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载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和固定块(13),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2)连接,所述下壳体(12)与所述固定块(13)连接,所述紧固件(32)贯穿所述引信连接主体(31)并与所述固定块(13)紧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载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包括端盖连接结构(111)和主壳体(112),所述端盖连接结构(111)与所述主壳体(112)连接,所述端盖连接结构(111)与所述电器模块(20)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载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连接结构(111)包括端盖主体(1111)、一体机连接器(1112)和航插板(1113),所述一体机连接器(1112)设置于所述端盖主体(1111)上,所述一体机连接器(1112)通过所述航插板(1113)与所述电器模块(20)电性连接,所述端盖主体(1111)与所述主壳体(112)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威王振杰刘星宇关腾飞薛爱民孙皖楠马艳妮王静涛栗丽张赟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方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