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4927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46
本技术公开了挂包器,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铰接配合,另一端设有柔性部,设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且两者的一端铰接配合,以使第一连接件能相对第二连接件转动,进而使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形成用于挂置在桌面上的挂包间隙,而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柔性部,柔性部与桌面接触,不会向刚性材料一样易于刮花桌面,以减少对桌子表面的刮擦,并保护挂包器的结构不受损坏,保护了桌面和挂包器本身的完好性,为用户提供更可靠、安全的挂置解决方案,解决了传统挂包器易于刮花桌面和无法保护挂包器完好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挂包器,尤其涉及挂包器。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在传统的挂包器设计中,当挂包器挂置在桌面上时,或是挂置在其他位置上时,如果挂包器和桌面接触的一端采用刚性材料,会导致桌子表面被刮花,同时也会对挂包器本身造成损伤,给用户的使用体验带来不便,并影响挂包器的耐用性和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公开了挂包器,以解决传统挂包器易于刮花桌面和无法保护挂包器完好性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如下方案:挂包器,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铰接配合,另一端设有柔性部。

3、如上所述的挂包器,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铰接端和固定端,所述铰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铰接配合,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能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至张开状态或闭合状态,当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至闭合状态时,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柔性部配合连接,当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至张开状态时,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柔性部之间产生挂包间隙。

4、如上或所述的挂包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的弹性机构,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产生转动至闭合状态的趋势。

5、如上所述的挂包器,所述第一连接件呈圆弧状,所述第二连接件呈圆弧状,当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至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闭合成圆形。

6、如上所述的挂包器,所述柔性部包括头端和尾端,所述尾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杆身连接,所述柔性部的厚度自所述尾端往所述头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7、如上所述的挂包器,所述固定端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头端活动插接配合。

8、如上所述的挂包器,所述第一连接件内侧设有置放槽,所述弹性机构位于所述置放槽内,且所述弹性机构一端顶靠所述置放槽,另一端顶靠所述第二连接件。

9、如上所述的挂包器,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弹性件和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包括顶靠部和套设部,所述套设部与所述弹性件套接配合,所述套设部的口径小于所述顶靠部的口径,以使所述弹性件一端顶靠所述置放槽底部,另一端顶靠所述顶靠部。

10、如上所述的挂包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卡榫,所述卡榫与所述柔性部卡接配合。

11、如上所述的挂包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的第一防滑台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的第二防滑台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

13、本技术实施例中,设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且两者的一端铰接配合,以使第一连接件能相对第二连接件转动,进而使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形成用于挂置在桌面上的挂包间隙,而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柔性部,柔性部与桌面接触,不会向刚性材料一样易于刮花桌面,以减少对桌子表面的刮擦,并保护挂包器的结构不受损坏,保护了桌面和挂包器本身的完好性,为用户提供更可靠、安全的挂置解决方案,解决了传统挂包器易于刮花桌面和无法保护挂包器完好性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挂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1)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铰接配合,另一端设有柔性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包括铰接端(21)和固定端(22),所述铰接端(21)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铰接配合,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1)能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件(2)转动至张开状态或闭合状态,当所述第一连接件(1)转动至闭合状态时,所述固定端(22)与所述柔性部(11)配合连接,当所述第一连接件(1)转动至张开状态时,所述固定端(22)与所述柔性部(11)之间产生挂包间隙(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连接的弹性机构(4),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1)产生转动至闭合状态的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呈圆弧状,所述第二连接件(2)呈圆弧状,当所述第一连接件(1)转动至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闭合成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22)上设有凹槽(24),所述凹槽(24)与所述头端(111)活动插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内侧设有置放槽(14),所述弹性机构(4)位于所述置放槽(14)内,且所述弹性机构(4)一端顶靠所述置放槽(14),另一端顶靠所述第二连接件(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4)包括弹性件(41)和导向柱(42),所述导向柱(42)包括顶靠部(421)和套设部(422),所述套设部(422)与所述弹性件(41)套接配合,所述套设部(422)的口径小于所述顶靠部(421)的口径,以使所述弹性件(41)一端顶靠所述置放槽(14)底部,另一端顶靠所述顶靠部(4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上设有卡榫(12),所述卡榫(12)与所述柔性部(11)卡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上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的第一防滑台阶(13),所述第二连接件(2)上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的第二防滑台阶(23)。

...

【技术特征摘要】

1.挂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1)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铰接配合,另一端设有柔性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包括铰接端(21)和固定端(22),所述铰接端(21)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铰接配合,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1)能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件(2)转动至张开状态或闭合状态,当所述第一连接件(1)转动至闭合状态时,所述固定端(22)与所述柔性部(11)配合连接,当所述第一连接件(1)转动至张开状态时,所述固定端(22)与所述柔性部(11)之间产生挂包间隙(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连接的弹性机构(4),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1)产生转动至闭合状态的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呈圆弧状,所述第二连接件(2)呈圆弧状,当所述第一连接件(1)转动至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闭合成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包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良峰
申请(专利权)人:乐力风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