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4739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4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挂包器,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一端与第二连接件之间形成挂包间隙,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铰接配合,以使挂包间隙能增大或减小,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的弹性机构,以使第一连接件产生减小挂包间隙的运动趋势,当用户手动拉开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就是使挂包间隙增大时,所述弹性机构产生压缩形变以配合增大挂包间隙,一方面在挂包器未使用时,弹性机构会顶靠第一连接件,使其产生恢复至原状态的趋势,在未使用时节省了空间,另一方面当固定位置穿过挂包间隙后,可根据弹性机构的弹性力来驱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夹紧固定位置,以增加本装置的稳定可靠性,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挂包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挂包器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传统的挂包器空间利用率低,比如传统的挂包器包括挂钩和挂座,挂座设置在桌体上,挂钩延伸至桌体下方,以挂置包物,但是在未挂置包物时,挂钩所占用的纵向空间大,空间利用率低,其次挂座只是放置在桌体上,当有其他客观因素碰触挂座时,挂座就会掉落,不够稳定可靠,给用户带来了许多不便之处,因此,现在需要一种未使用时占用空间小且稳定可靠性高的挂包器。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挂包器,以解决传统的挂包器未使用时占用空间大且稳定可靠性低,以给用户带来不便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如下方案:一种挂包器,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形成挂包间隙,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铰接配合,以使挂包间隙能增大或减小,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的弹性机构,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产生减小挂包间隙的运动趋势。

3、如上所述的一种挂包器,所述第二连接件内侧设有置放槽,所述弹性机构设于所述置放槽内,且其一端顶靠所述置放槽,另一端顶靠所述第一连接件。

4、如上所述的一种挂包器,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弹性件和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包括顶靠部和套设部,所述套设部与所述弹性件套接配合,所述套设部的口径小于所述顶靠部的口径,以使所述弹性件一端顶靠所述置放槽底部,另一端顶靠所述顶靠部。

5、如上所述的一种挂包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弧形槽,所述顶靠部包括弧形端,所述弧形槽转动设置在所述弧形端上,当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时,所述第一连接件带动所述弧形槽相对所述弧形端转动。

6、如上所述的一种挂包器,所述置放槽底部的口径小于所述置放槽顶部的口径,以供所述顶靠部在所述置放槽内移动。

7、如上所述的一种挂包器,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铰接部,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铰接耳,以与所述铰接部铰接配合。

8、如上所述的一种挂包器,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铰接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夹紧部,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铰接部的一端设有第二夹紧部,所述第一夹紧部和所述第二夹紧部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挂包间隙。

9、如上所述的一种挂包器,所述第一夹紧部连接有第一防滑垫,所述第一夹紧部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防滑垫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插接配合的第一固定柱。

10、如上所述的一种挂包器,所述第二夹紧部连接有第二防滑垫,所述第二夹紧部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防滑垫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孔插接配合的第二固定柱。

11、如上所述的一种挂包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呈圆弧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

13、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有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没有铰接的另一端形成可供包物穿过的挂包间隙,本装置可通过第二连接件挂置在某一固定位置上,该固定位置可为桌体、凸出的墙体等,当用户手动拉开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就是使挂包间隙增大时,所述弹性机构产生压缩形变以配合增大挂包间隙,一方面在挂包器未使用时,弹性机构会顶靠第一连接件,使其产生恢复至原状态的趋势,进而能缩回第一连接件,在未使用时节省了空间,使本装置的占用空间变小,另一方面当固定位置穿过挂包间隙后,可根据弹性机构的弹性力来驱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夹紧固定位置,以增加本装置的稳定可靠性,提升用户体验,解决了传统的挂包器未使用时占用空间大且稳定可靠性低,以给用户带来不便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挂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1)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之间形成挂包间隙(3),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铰接配合,以使挂包间隙(3)能增大或减小,所述第二连接件(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连接的弹性机构(4),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1)产生减小挂包间隙(3)的运动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内侧设有置放槽(21),所述弹性机构(4)设于所述置放槽(21)内,且其一端顶靠所述置放槽(21),另一端顶靠所述第一连接件(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4)包括弹性件(41)和导向柱(42),所述导向柱(42)包括顶靠部(421)和套设部(422),所述套设部(422)与所述弹性件(41)套接配合,所述套设部(422)的口径小于所述顶靠部(421)的口径,以使所述弹性件(41)一端顶靠所述置放槽(21)底部,另一端顶靠所述顶靠部(4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上设有弧形槽(11),所述顶靠部(421)包括弧形端(423),所述弧形槽(11)转动设置在所述弧形端(423)上,当所述第一连接件(1)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件(2)转动时,所述第一连接件(1)带动所述弧形槽(11)相对所述弧形端(423)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放槽(21)底部的口径小于所述置放槽(21)顶部的口径,以供所述顶靠部(421)在所述置放槽(21)内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包括铰接部(12),所述第二连接件(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铰接耳(22),以与所述铰接部(12)铰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远离铰接部(12)的一端设有第一夹紧部(13),所述第二连接件(2)远离铰接耳(22)的一端设有第二夹紧部(23),所述第一夹紧部(13)和所述第二夹紧部(23)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挂包间隙(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部(13)连接有第一防滑垫(14),所述第一夹紧部(13)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孔(15),所述第一防滑垫(1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15)插接配合的第一固定柱(16)。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部(23)连接有第二防滑垫(24),所述第二夹紧部(23)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孔(25),所述第二防滑垫(24)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孔(25)插接配合的第二固定柱(2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均呈圆弧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1)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之间形成挂包间隙(3),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铰接配合,以使挂包间隙(3)能增大或减小,所述第二连接件(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连接的弹性机构(4),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1)产生减小挂包间隙(3)的运动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内侧设有置放槽(21),所述弹性机构(4)设于所述置放槽(21)内,且其一端顶靠所述置放槽(21),另一端顶靠所述第一连接件(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4)包括弹性件(41)和导向柱(42),所述导向柱(42)包括顶靠部(421)和套设部(422),所述套设部(422)与所述弹性件(41)套接配合,所述套设部(422)的口径小于所述顶靠部(421)的口径,以使所述弹性件(41)一端顶靠所述置放槽(21)底部,另一端顶靠所述顶靠部(4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挂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上设有弧形槽(11),所述顶靠部(421)包括弧形端(423),所述弧形槽(11)转动设置在所述弧形端(423)上,当所述第一连接件(1)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件(2)转动时,所述第一连接件(1)带动所述弧形槽(11)相对所述弧形端(423)转动。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良峰
申请(专利权)人:乐力风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