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输送机构、叠片装置及电池生产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4843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45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制片输送机构、叠片装置及电池生产线,包括:第一制片台,往复移动设置,第一制片台移动路径的两端分别形成制片位置和送片位置;第二制片台,在制片位置和送片位置往复移动,第二制片台可升降设置,第一制片台的下方形成有供第二制片台穿过的通道;料带驱动结构,对应制片位置的侧方设置;切割结构,对应制片位置的上方设置。本技术利用第一制片台和第二制片台在制片位置和送片位置之间交替往复移动,实现极片的输送,以供叠片使用,无需使用皮带输送,并且,在第一制片台和第二制片台上完成制片后可直接进行输送,保证了极片的输送效率,并且不会对极片的质量和位置精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设备,具体涉及制片输送机构、叠片装置及电池生产线


技术介绍

1、在电池生产过程中,初步的电芯通常通过叠片形成,从而使电芯包括若干依次层叠设置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并且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以隔膜隔开。因此,在叠片前需要将极片带切割形成单独的正极片或者是负极片。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皮带输送正极片和负极片,以供叠片台叠片使用。然而,皮带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发生打滑,影响极片的质量以及位置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片输送机构、叠片装置及电池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制片输送机构输送极片时容易影响极片的质量以及位置精度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片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制片台,往复移动设置,所述第一制片台移动路径的两端分别形成制片位置和送片位置;第二制片台,在所述制片位置和所述送片位置往复移动,所述第二制片台可升降设置,所述第一制片台的下方形成有供所述第二制片台穿过的通道;料带驱动结构,对应所述制片位置的侧方设置,所述料带驱动结构适于向处于所述制片位置的所述第一制片台和所述第二制片台输送极片料带;切割结构,对应所述制片位置的上方设置,所述切割结构适于将所述第一制片台和所述第二制片台上的极片料带切割形成多片极片。

3、有益效果:利用第一制片台和第二制片台在制片位置和送片位置之间交替往复移动,实现极片的输送,以供叠片使用,无需使用皮带输送,并且,在第一制片台和第二制片台上完成制片后可直接进行输送,保证了极片的输送效率,并且不会对极片的质量和位置精度造成影响。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制片输送机构还包括上盖板,所述上盖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制片位置的上方,以在所述上盖板和所述第一制片台之间以及所述上盖板和所述第二制片台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料带驱动结构适于将极片料带朝向所述容纳腔内输送。

5、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上盖板,以与第一制片台和第二制片台形成容纳腔,使极片料带位于容纳腔内,避免外部杂质对极片料带造成污染,也避免切割产生的粉末溢出污染环境。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制片台和所述第二制片台上均开设有下斜孔,所述上盖板上开设有上斜孔,所述下斜孔和所述上斜孔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下斜孔和所述上斜孔能够向所述容纳腔内的极片料带提供朝向料带输送方向的正压。

7、有益效果:在料带驱动结构驱动料带向前输送过程中,通过下斜孔和上斜孔向料带提供正压,从而对料带施加朝向料带输送方向的抚平力,使料带保持平整,保证极片的生产质量;同时,正压气流能够对料带的表面进行除尘,提高料带的洁净度。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制片输送机构还包括集气罩,所述集气罩设置于所述制片位置背离所述料带驱动结构的一侧,所述集气罩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并适于向所述容纳腔提供负压。

9、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集气罩向容纳腔提供负压,能够向料带进一步提供朝向料带输送方向的拉力,便于料带展平,同时也可加速料带输送;并且,集气罩能够对容纳腔内的粉尘进行收集,提高容纳腔内的洁净度,避免粉尘再次沾染到极片上。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割结构包括激光切割器,所述第一制片台和所述第二制片台上开设有第一切割避让槽。

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盖板上开设有第二切割避让槽。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制片输送机构还包括基座和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制片台与所述第一轨道可滑动连接。

13、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轨道,对第一制片台进行限位与导向,保证第一制片台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位置的精确性。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制片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二轨道和移动座,所述第二轨道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轨道低于所述第一轨道设置,所述第二制片台可升降的设置于所述移动座上,所述移动座与所述第二轨道可滑动连接。

15、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二轨道,对第二制片台进行限位与导向,保证第二制片台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位置的精确性。

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制片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往复驱动结构,所述第一往复驱动结构适于驱动所述第一制片台往复移动。

1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制片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二往复驱动结构和升降调节结构,所述第二往复驱动结构适于驱动所述第二制片台往复移动,所述升降调节结构适于在所述第二制片台往复移动过程中使所述第二制片台上升或下降。

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调节结构包括导向轮,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导向槽,在所述第二制片台往复移动过程中,所述导向轮适于沿所述导向槽滚动并带动所述第二制片台上升或下降。

19、有益效果:在通过第二往复驱动结构驱动第二制片台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即可通过导向轮与导向槽的配合实现第二制片台的升降,无需设置额外的驱动,提高了第二制片台往复移动与升降运动的协同效果。

2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调节结构还包括导向套筒和导向柱,所述导向套筒设置于所述移动座上,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制片台连接,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插入至所述导向套筒内,所述导向柱沿所述导向套筒可滑动设置。

21、有益效果:利用导向套筒和导向柱对第二制片台的升降运动进行限位与导向,提高第二制片台升降运动过程的稳定性。

22、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叠片装置,包括上述的制片输送机构。

2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叠片台和极片转运机构,所述极片转运机构在所述送片位置和所述叠片台转移。

2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制片输送机构并排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制片输送机构间隔设置,所述叠片台设置于两个所述制片输送机构之间,所述叠片台对应所述送片位置设置,所述极片转运机构对应两个所述制片输送机构设置。

2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适于将所述叠片台上叠片完成的电芯转移。

26、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生产线,包括上述的叠片装置。

2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生产线还包括料带加工工位、隔膜热切工位、贴胶工位和热压工位,其中,所述料带加工工位设置在所述叠片装置的上游,所述隔膜热切工位、所述贴胶工位和所述热压工位依次设置在所述叠片装置的下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片输送机构还包括上盖板(5),所述上盖板(5)间隔设置于所述制片位置(100)的上方,以在所述上盖板(5)和所述第一制片台(1)之间以及所述上盖板(5)和所述第二制片台(2)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料带驱动结构(3)适于将极片料带朝向所述容纳腔内输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片台(1)和所述第二制片台(2)上均开设有下斜孔(6),所述上盖板(5)上开设有上斜孔(7),所述下斜孔(6)和所述上斜孔(7)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下斜孔(6)和所述上斜孔(7)能够向所述容纳腔内的极片料带提供朝向料带输送方向的正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片输送机构还包括集气罩(8),所述集气罩(8)设置于所述制片位置(100)背离所述料带驱动结构(3)的一侧,所述集气罩(8)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并适于向所述容纳腔提供负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结构(4)包括激光切割器,所述第一制片台(1)和所述第二制片台(2)上开设有第一切割避让槽(9)。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5)上开设有第二切割避让槽(1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片输送机构还包括基座(11)和第一轨道(12),所述第一轨道(12)设置于所述基座(11)上,所述第一制片台(1)与所述第一轨道(12)可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片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二轨道(13)和移动座(14),所述第二轨道(13)设置于所述基座(11)上,所述第二轨道(13)低于所述第一轨道(12)设置,所述第二制片台(2)可升降的设置于所述移动座(14)上,所述移动座(14)与所述第二轨道(13)可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片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往复驱动结构(15),所述第一往复驱动结构(15)适于驱动所述第一制片台(1)往复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片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二往复驱动结构(16)和升降调节结构(17),所述第二往复驱动结构(16)适于驱动所述第二制片台(2)往复移动,所述升降调节结构(17)适于在所述第二制片台(2)往复移动过程中使所述第二制片台(2)上升或下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结构(17)包括导向轮(1701),所述基座(11)上开设有导向槽(1101),在所述第二制片台(2)往复移动过程中,所述导向轮(1701)适于沿所述导向槽(1101)滚动并带动所述第二制片台(2)上升或下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结构(17)还包括导向套筒(1702)和导向柱(1703),所述导向套筒(1702)设置于所述移动座(14)上,所述导向柱(170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制片台(2)连接,所述导向柱(1703)的另一端插入至所述导向套筒(1702)内,所述导向柱(1703)沿所述导向套筒(1702)可滑动设置。

13.一种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片输送机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叠片台(18)和极片转运机构(19),所述极片转运机构(19)在所述送片位置(200)和所述叠片台(18)转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片输送机构并排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制片输送机构间隔设置,所述叠片台(18)设置于两个所述制片输送机构之间,所述叠片台(18)对应所述送片位置(200)设置,所述极片转运机构(19)对应两个所述制片输送机构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下料机构(20),所述下料机构(20)适于将所述叠片台(18)上叠片完成的电芯转移。

17.一种电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叠片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生产线还包括料带加工工位(300)、隔膜热切工位(400)、贴胶工位(500)和热压工位(600),其中,所述料带加工工位(300)设置在所述叠片装置的上游,所述隔膜热切工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片输送机构还包括上盖板(5),所述上盖板(5)间隔设置于所述制片位置(100)的上方,以在所述上盖板(5)和所述第一制片台(1)之间以及所述上盖板(5)和所述第二制片台(2)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料带驱动结构(3)适于将极片料带朝向所述容纳腔内输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片台(1)和所述第二制片台(2)上均开设有下斜孔(6),所述上盖板(5)上开设有上斜孔(7),所述下斜孔(6)和所述上斜孔(7)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下斜孔(6)和所述上斜孔(7)能够向所述容纳腔内的极片料带提供朝向料带输送方向的正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片输送机构还包括集气罩(8),所述集气罩(8)设置于所述制片位置(100)背离所述料带驱动结构(3)的一侧,所述集气罩(8)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并适于向所述容纳腔提供负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结构(4)包括激光切割器,所述第一制片台(1)和所述第二制片台(2)上开设有第一切割避让槽(9)。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5)上开设有第二切割避让槽(1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片输送机构还包括基座(11)和第一轨道(12),所述第一轨道(12)设置于所述基座(11)上,所述第一制片台(1)与所述第一轨道(12)可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片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二轨道(13)和移动座(14),所述第二轨道(13)设置于所述基座(11)上,所述第二轨道(13)低于所述第一轨道(12)设置,所述第二制片台(2)可升降的设置于所述移动座(14)上,所述移动座(14)与所述第二轨道(13)可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片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往复驱动结构(15),所述第一往复驱动结构(15)适于驱动所述第一制片台(1)往复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片输送机构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晋武喻鹏亮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