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4811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45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装置,其包括电池箱以及电池列,电池列容纳于电池箱,电池列包括沿第一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电池的极柱位于电池的顶面,电池箱包括边框及梁,边框设置有防爆阀,梁的延伸方向与边框的延伸方向相同,梁设置于边框朝向电池的内侧壁并具有内腔,内腔中形成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一端开口于梁朝向边框的外侧壁而形成排气口,排气口与防爆阀相连通,排气通道的另一端开口于梁的顶壁而形成进气口,进气口与电池空间相连通;其中,沿第一水平方向,进气口的位置与至少一个电池列的多个极柱的位置相对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现有电池装置的设计方案中,电池箱的边框设置有防爆阀,且位于边框内侧的梁开设有与防爆阀相连通的排气通道,电池装置内部的气体能够经由排气通道流通至防爆阀。然而,现有方案中,极柱作为电池产热量相对最大的区域,其与排气通道之间的气流移动距离较长,影响电池的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散热性能较佳的电池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装置,其中,包括电池箱以及电池列,所述电池列容纳于所述电池箱,所述电池列包括沿第一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所述电池的极柱位于所述电池的顶面,所述电池箱包括边框及梁,所述边框设置有防爆阀,所述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边框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梁设置于所述边框朝向所述电池的内侧壁并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形成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开口于所述梁朝向所述边框的外侧壁而形成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防爆阀相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另一端开口于所述梁的顶壁而形成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电池空间相连通;其中,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所述进气口的位置与至少一个所述电池列的多个所述极柱的位置相对应。

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出的电池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5、本技术提出的电池装置包括电池箱及电池列,电池列包括沿第一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电池的极柱位于其顶面,电池箱包括边框及梁,边框设置有防爆阀,梁与边框的延伸方向相同,梁的内腔形成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一端开口于梁的顶壁而形成进气口,另一端为排气口并与防爆阀相连通。沿第一水平方向,进气口的位置与至少一个电池列的多个极柱的位置相对应。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将排气通道的进气口的位置对应至少一个电池列的多个极柱布置,缩短极柱与排气通道之间的气流移动距离,能够提升电池装置的散热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以及电池列,所述电池列容纳于所述电池箱,所述电池列包括沿第一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所述电池的极柱位于所述电池的顶面,所述电池箱包括边框及梁,所述边框设置有防爆阀,所述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边框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梁设置于所述边框朝向所述电池的内侧壁并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形成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开口于所述梁朝向所述边框的外侧壁而形成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防爆阀相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另一端开口于所述梁的顶壁而形成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电池空间相连通;其中,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所述进气口的位置与至少一个所述电池列的多个所述极柱的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电池列,至少两个所述电池列沿第二水平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进气口的位置同时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列的多个所述极柱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的顶壁具有高度不同的第一台阶壁和第二台阶壁,所述进气口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台阶壁和第二台阶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壁低于所述第二台阶壁,所述第一台阶壁较所述第二台阶壁靠近所述边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中设置有第一筋板,所述第一筋板沿第一水平方向分隔所述内腔,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梁的延伸方向;其中,所述第一筋板开设有第一通孔,以使所述排气通道连接于所述进气口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两个部分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的顶壁具有竖直壁,所述竖直壁连接于所述第一台阶壁与所述第二台阶壁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筋板的顶部连接于所述竖直壁的底部,所述第一筋板的顶部对应所述进气口的位置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竖直壁对应所述进气口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相连通儿共同形成所述第一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中还设置有第二筋板,所述第二筋板平行于所述梁的底壁,并沿高度方向分隔所述内腔,所述第二筋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筋板与所述梁朝向所述边框的外侧壁之间;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筋板的布置高度高于所述排气口,布置高度高于所述排气口的所述第二筋板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参与形成所述排气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中还设置有第三筋板,所述第三筋板平行于所述梁的底壁,并沿高度方向分隔所述内腔,所述第三筋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筋板与所述梁朝向所述电池的内侧壁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第三筋板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的所述内腔中形成有至少两个所述排气通道,至少两个所述排气通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道和至少一个第二通道,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通道与至少一个所述防爆阀一一对应地布置,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防爆阀沿第二水平方向错开布置,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为所述梁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并共用所述第一通道的排气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与所述梁为一体结构,且所述边框的内侧壁与所述边框的外侧壁共用一个壁面,所述排气口开设于所述壁面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以及电池列,所述电池列容纳于所述电池箱,所述电池列包括沿第一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所述电池的极柱位于所述电池的顶面,所述电池箱包括边框及梁,所述边框设置有防爆阀,所述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边框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梁设置于所述边框朝向所述电池的内侧壁并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形成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开口于所述梁朝向所述边框的外侧壁而形成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防爆阀相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另一端开口于所述梁的顶壁而形成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电池空间相连通;其中,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所述进气口的位置与至少一个所述电池列的多个所述极柱的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电池列,至少两个所述电池列沿第二水平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进气口的位置同时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列的多个所述极柱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的顶壁具有高度不同的第一台阶壁和第二台阶壁,所述进气口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台阶壁和第二台阶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壁低于所述第二台阶壁,所述第一台阶壁较所述第二台阶壁靠近所述边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中设置有第一筋板,所述第一筋板沿第一水平方向分隔所述内腔,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梁的延伸方向;其中,所述第一筋板开设有第一通孔,以使所述排气通道连接于所述进气口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两个部分相连通。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太段素芹刘尊影
申请(专利权)人: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