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圈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4782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45
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圈抛光装置,涉及轴承圈加工装置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连接有转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嵌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撑柱,所述内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撑板。本技术,通过设计连接块和内撑板等结构,嵌入在连接块表面设置的滑槽内的内撑柱逐渐向外延伸,直到内撑板的表面紧紧贴合在轴承圈的内壁上,启动伺服电机带动转轮进行转动,对轴承圈的外圈和内圈同时进行抛光打磨,连接块和内撑板等结构的设计避免使用人工手扶轴承圈碰到转轮误伤,同时内撑板可对轴承圈的内壁进行打磨,正价增加装置的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承圈加工装置设计,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圈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1、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在一定载荷作用下,轴承在出现点蚀前所经历的转数或小时数,称为轴承寿命,由于制造精度,材料均匀程度的差异,即使是同样材料,同样尺寸的同一批轴承,在同样的工作条件下使用,其寿命长短也不相同,在轴承加工阶段中,轴承的打磨抛光工序也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常见的小型轴承抛光装置需要分步对轴承的内外环进行抛光,增加了轴承的生产加工时间,影响轴承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常见的小型轴承抛光装置需要分步对轴承的内外环进行抛光,影响轴承的生产效率,提出一种轴承圈抛光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圈抛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钮,所述转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嵌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撑柱,所述内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撑板,所述内撑柱的表面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柱。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齿轮表面的卡齿与第二齿轮表面的卡齿相啮合,且第二齿轮的一端连接在外壳的内部。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块表面开设有四道滑槽,且卡块的一端贯穿连接块表面开设的滑槽与内撑柱的表面固定连接。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柱的内部设置有滑槽,且固定柱内部设置的滑槽与内撑柱的尺寸相适配,且内撑柱的表面与固定柱内部设置的滑槽滑动连接。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架设置在距离内撑板底部的一段距离处,且支撑架位于两个转轮正中间。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与转轮的内部转动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9、本技术中,通过设计连接块和内撑板等结构,将支撑柱从连接杆的一端拆卸下后,将轴承圈套进连接杆内转动转钮使第一齿轮带动连接块进行转动,同时嵌入在连接块表面设置的滑槽内的内撑柱逐渐向外延伸,直到内撑板的表面紧紧贴合在轴承圈的内壁上,启动伺服电机带动转轮进行转动,对轴承圈的外圈和内圈同时进行抛光打磨,连接块和内撑板等结构的设计避免使用人工手扶轴承圈碰到转轮误伤,同时内撑板可对轴承圈的内壁进行打磨,减少了轴承的生产加工时间,提高轴承的生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圈抛光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的一端安装有伺服电机(21),所述伺服电机(21)的一端连接有转轮(3),所述转轮(3)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4),所述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5),所述连接柱(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壳(6),所述外壳(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钮(61),所述转钮(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轮(71),所述第一齿轮(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第一齿轮(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1),所述连接块(81)的一侧嵌入有卡块(82),所述卡块(8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撑柱(83),所述内撑柱(8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撑板(84),所述内撑柱(83)的表面连接有固定柱(85),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柱(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7)表面的卡齿与第二齿轮(71)表面的卡齿相啮合,且第二齿轮(71)的一端连接在外壳(6)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81)表面开设有四道滑槽,且卡块(82)的一端贯穿连接块(81)表面开设的滑槽与内撑柱(83)的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85)的内部设置有滑槽,且固定柱(85)内部设置的滑槽与内撑柱(83)的尺寸相适配,且内撑柱(83)的表面与固定柱(85)内部设置的滑槽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设置在距离内撑板(84)底部的一段距离处,且支撑架(4)位于两个转轮(3)正中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21)的一端与转轮(3)的内部转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圈抛光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的一端安装有伺服电机(21),所述伺服电机(21)的一端连接有转轮(3),所述转轮(3)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4),所述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5),所述连接柱(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壳(6),所述外壳(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钮(61),所述转钮(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轮(71),所述第一齿轮(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第一齿轮(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1),所述连接块(81)的一侧嵌入有卡块(82),所述卡块(8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撑柱(83),所述内撑柱(8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撑板(84),所述内撑柱(83)的表面连接有固定柱(85),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柱(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圈抛光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军罗康李新彦张正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