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粘类芽孢杆菌YF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4545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粘类芽孢杆菌YF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中的应用,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YF于2020年12月2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517,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YF发酵液对致病疫霉抑菌率达85.55%,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YF发酵液对菌丝造成了破坏,使菌丝发生溶解、缢缩、膨大,有效抑制菌丝生长,可以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中应用。同时,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YF能够对木贼镰刀菌、尖孢镰刀菌、芬芳镰刀菌、棉花枯萎病菌、枸杞炭疽病菌、锐顶镰刀菌和茄腐镰刀菌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具体涉及多粘类芽孢杆菌yf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一方面,该作物含有胡萝卜素,经常食用马铃薯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对降低患结肠癌及心脏病几率也有辅助作用。另一方面,马铃薯播种的总面积达到1920.50万公顷,产量和产值均占全世界全部粮食作物的13%左右。近年来,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及连作重茬,严重危害马铃薯的病害种类日益增多,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侵染引起的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一种毁灭性的病害。

2、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属卵菌门,疫霉属,菌丝无色,无隔膜。在细胞间生长,以吸器伸入寄主细胞的方式吸取营养,同时产生毒素,对寄主细胞进行损害,这是致病疫霉的主要致病机制。该菌可侵染马铃薯植株的子叶、茎、块茎、花和浆果。在叶上往往发生于叶缘和叶尖,起初为水渍斑点,潮湿时迅速扩展,并出现明显的霉层,进而延伸到主脉或叶柄,使叶片萎蔫,最后整个马铃薯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YF或其发酵液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YF于2020年12月2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5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体为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3.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YF或其发酵液在抑制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生长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yf或其发酵液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yf于2020年12月2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5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体为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3.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yf或其发酵液在抑制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生长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yf于2020年12月2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1517。

4.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yf或其发酵液在抑制镰刀菌属病原菌木贼镰刀菌、尖孢镰刀菌、芬芳镰刀菌、锐顶镰刀菌和茄腐镰刀菌一种或几种生长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yf于2020年12月2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5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永强兰蜻蜻史美玲刘童舒王学涛周千穆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