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组织缝合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组织缝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4504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13
本申请适用于手术器械领域,提供了一种组织缝合器。组织缝合器包括缝合机构、搭载管以及输送部,缝合机构设置于搭载管上,搭载管安装在输送部上,输送部用于将缝合机构输送至器官缺损孔周围的组织处。缝合机构包括搭载组件和钩取组件,搭载组件的输出端用于与缝合线的第一端连接,搭载组件设置于搭载管上;钩取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搭载管上,钩取组件的输出端具有位于搭载管内部的初始位置,以及穿过器官缺损孔周围的组织,并钩取到缝合线第一端的钩取位置。通过采用本申请的这种设计能够使钩取组件的输出端准确地抓捕到缝合线的第一端,降低了手术难度,提高了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手术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组织缝合器


技术介绍

1、随着微创技术的飞速发展,涉及到深处组织的缝合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即深层又狭窄的组织,例如室间隔或房间隔内的器官缺损孔这类病症。

2、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组织缝合器牵引缝合线对室间隔或房间隔内的器官缺损孔进行缝合。具体的,组织缝合器包括杆体、引线结构以及牵引针,杆体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杆体的头部可弯折,第一通道的进口和第二通道的进口均位于杆体的尾部,第一通道的出口位于杆体头部弯折时的内侧,第二通道的出口位于第一通道出口的下方;引线结构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通道的出口处,缝合线从第一通道的进口穿入第一通道内,且与引线结构连接;牵引针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二通道的出口处。组织缝合器插入器官缺损孔后,杆体的头部发生弯折,由医生将牵引针依次穿过第二通道、器官缺损孔周围的组织并使牵引针与引线结构实现连接,当牵引针退出时,牵引针带动引线结构以及缝合线共同移动,以使缝合线能够沿着牵引针退出的路径穿过器官缺损孔周围的组织,进而实现器官缺损孔的缝合处理。

3、虽然使用上述组织缝合器能够缝合器官缺损孔,但是该组织缝合器中的牵引针是由医生手动操纵使其与引线结构实现连接,连接过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如此操作无法保证连接的准确性以及效率,使得手术的难度大大增加,效率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对患者的其他组织造成误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织缝合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牵引针无法准确抓捕缝合线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组织缝合器,组织缝合器包括缝合机构、搭载管以及输送部,缝合机构设置于搭载管上,搭载管安装在输送部上,输送部用于将缝合机构输送至器官缺损孔周围的组织处;缝合机构包括搭载组件和钩取组件,搭载组件的输出端用于与缝合线的第一端连接,搭载组件设置于搭载管上;钩取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搭载管上,钩取组件的输出端具有位于搭载管内部的初始位置,以及能够穿过器官缺损孔周围的组织,并钩取到缝合线第一端的钩取位置。

3、可选地,搭载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搭载管上,搭载组件的输出端具有朝向处于钩取位置的钩取组件的输出端张开设置的张开位置,以及转动至搭载管内部的避让位置;在搭载组件的输出端处于张开位置的情况下,钩取组件的输出端用于从初始位置切换至钩取位置。

4、可选地,搭载组件包括搭载臂和第一驱动件,搭载臂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搭载管上,搭载臂的第二端设置有连接头,缝合线的第一端与连接头连接,连接头形成为搭载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头与搭载臂之间形成有用于使缝合线与连接头连接的连接空间,在钩取组件的输出端处于钩取位置,连接头处于张开位置的情况下,钩取组件的输出端穿设在连接空间内,并钩取到缝合线的第一端;第一驱动件与搭载臂的第一端驱动连接,以驱动搭载臂的第一端在搭载管上转动;钩取组件包括钩针,钩针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搭载管上,钩针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钩取缝合线的钩取件,钩取件形成为钩取组件的输出端;在钩取件处于钩取位置,连接头处于张开位置的情况下,钩针的输出端与搭载臂的内侧壁相抵接;缝合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与钩针的第一端驱动连接,以驱动钩针的第一端在搭载管上转动。

5、可选地,搭载管上设置有供搭载臂和钩针转动的转动空间;第一驱动件为第一驱动杆,搭载管的外壁上沿搭载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与转动空间连通的滑动槽,第一驱动杆可滑动地设置于滑动槽内;搭载臂的第一端与第一驱动杆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穿过搭载臂的第一端,并穿进第一驱动杆内,连接件与第一驱动杆固定连接;搭载臂的第一端与搭载管之间设置有施力转动件,搭载臂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通槽,第一限位通槽远离搭载管轴线的一端向远离搭载臂第二端的方向倾斜,施力转动件穿过第一限位通槽,并穿进搭载管内,且与搭载管固定连接,施力转动件沿第一限位通槽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于第一限位通槽内;或,搭载臂的第一端与搭载管之间设置有施力转动件,搭载管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限位通槽,第二限位通槽远离搭载管轴线的一端向远离搭载臂第二端的方向倾斜,且穿设在第二限位通槽内,施力转动件与搭载臂固定连接,且可沿第二限位通槽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于第二限位通槽内。

6、可选地,钩针包括钩针本体及连接转动柱,连接转动柱与钩针本体的第一端固定连接,钩取件固定连接在钩针本体的第二端;钩取组件还包括承载轴,承载轴的轴线方向与搭载管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承载轴固定安装在搭载管内,且穿过连接转动柱,连接转动柱可转动地设置于承载轴上;钩取组件还包括限位柱,限位柱安装在连接转动柱上,限位柱的长度方向与连接转动柱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第二驱动件为驱动线,驱动线至少在限位柱上缠绕一圈,驱动线的两个端头分别从连接转动柱相背的两侧向组织缝合器的外部延伸;或,钩取组件还包括限位柱,限位柱安装在连接转动柱上,限位柱的长度方向与连接转动柱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第二驱动件为驱动线,驱动线至少在连接转动柱上缠绕一圈,且至少在限位柱上缠绕一圈,驱动线的两端头分别从连接转动柱相背的两侧向组织缝合器的外部延伸;或,第二驱动件为第二驱动杆,钩取组件还包括连接弯杆,连接弯杆设置在第二驱动杆与连接转动柱之间,连接弯杆的第一端与连接转动柱固定连接,连接弯杆的第二端可绕垂直于第二驱动杆的长度方向转动地设置于第二驱动杆第二端的端头上;第二驱动杆沿搭载管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搭载管内部。

7、可选地,钩针本体为圆弧形,钩针本体的弧度范围为三分之二π至三分之四π。

8、可选地,缝合机构还包括限位销,限位销设置于承载轴的一侧,且固定连接在搭载管内部,限位销的长度方向与搭载管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在钩取件处于初始位置的情况下,钩针本体与限位销相抵接;和/或,连接转动柱上固定套设有分割环,连接转动柱被分割环分割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限位柱安装在第一部分上,搭载臂上开设有与第二部分相适配的连接槽,在连接头处于避让位置,钩取件处于初始位置的情况下,搭载臂与钩针通过第二部分和连接槽的卡合进行连接。

9、可选地,缝合线的第一端形成有待钩取线圈,待钩取线圈套设在连接头上;或,缝合线的第一端形成有待钩取线圈,待钩取线圈的一侧设置有钢套,钢套固定套设在缝合线的外周,钢套卡设在连接空间内;或,缝合线的第一端设置有软胶块,缝合线的第一端穿过软胶块,并形成有固定结,软胶块卡设在连接空间内。

10、可选地,钩取件为单钩尖头,单钩尖头靠近钩针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钩槽;或,钩取件为圆锥尖头,圆锥尖头的直径沿着从靠近到远离钩针的方向逐渐减小,圆锥尖头的最大直径大于钩针靠近圆锥尖头端面的直径;或,钩取件为双钩尖头,双钩尖头靠近钩针的一端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钩槽。

11、可选地,缝合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缝合机构以搭载管的轴线为中心相对设置于搭载管上;和/或,输送部为输送管,输送管的第一端与搭载管的第一端连通,输送管的第一端与搭载管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缝合线穿设在输送管内;组织缝合器还包括tip头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缝合器包括缝合机构、搭载管(300)以及输送部,所述缝合机构设置于所述搭载管(300)上,所述搭载管(300)安装在所述输送部上,所述输送部用于将所述缝合机构输送至器官缺损孔(900)周围的组织处;所述缝合机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组件(10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搭载管(300)上,所述搭载组件(100)的输出端具有朝向处于所述钩取位置的所述钩取组件(200)的输出端张开设置的张开位置,以及转动至所述搭载管(300)内部的避让位置;在所述搭载组件(100)的输出端处于所述张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钩取组件(200)的输出端用于从所述初始位置切换至所述钩取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组件(10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管(300)上设置有供所述搭载臂(110)和所述钩针(210)转动的转动空间(330);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第一驱动杆(120),所述搭载管(300)的外壁上沿所述搭载管(30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转动空间(330)连通的滑动槽(310),所述第一驱动杆(120)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槽(310)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针(210)包括钩针本体(211)及连接转动柱(212),所述连接转动柱(212)与所述钩针本体(21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钩取件(213)固定连接在所述钩针本体(211)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针本体(211)为圆弧形,所述钩针本体(211)的弧度范围为三分之二π至三分之四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机构还包括限位销(400),所述限位销(400)设置于所述承载轴(230)的一侧,且固定连接在所述搭载管(300)内部,所述限位销(40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搭载管(30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在所述钩取件(213)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钩针本体(211)与所述限位销(400)相抵接;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800)的第一端形成有待钩取线圈(810),所述待钩取线圈(810)套设在所述连接头(111)上;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取件(213)为单钩尖头(2131),所述单钩尖头(2131)靠近所述钩针(21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钩槽(21311);或,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缝合机构以所述搭载管(300)的轴线为中心相对设置于所述搭载管(300)上;和/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缝合器包括缝合机构、搭载管(300)以及输送部,所述缝合机构设置于所述搭载管(300)上,所述搭载管(300)安装在所述输送部上,所述输送部用于将所述缝合机构输送至器官缺损孔(900)周围的组织处;所述缝合机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组件(10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搭载管(300)上,所述搭载组件(100)的输出端具有朝向处于所述钩取位置的所述钩取组件(200)的输出端张开设置的张开位置,以及转动至所述搭载管(300)内部的避让位置;在所述搭载组件(100)的输出端处于所述张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钩取组件(200)的输出端用于从所述初始位置切换至所述钩取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组件(10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管(300)上设置有供所述搭载臂(110)和所述钩针(210)转动的转动空间(330);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第一驱动杆(120),所述搭载管(300)的外壁上沿所述搭载管(30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转动空间(330)连通的滑动槽(310),所述第一驱动杆(120)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槽(310)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针(210)包括钩针本体(211)及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桥谢琦宗王宜欣
申请(专利权)人:瀚芯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