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三轮车前轮转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4420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倒三轮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倒三轮车前轮转向机构,该倒三轮车调节前轮转向时,转动转向柱,转向柱通过连接组件带动摆臂以转动点为中心摆动,摆臂远离安装架的一端带动连接关节摆动;连接关节摆动时牵拉第一连接臂,第一连接臂牵拉第二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牵拉转向头,转向头牵拉转向轴,转向轴牵拉连接件,从而带动倒三轮摩托车的前轮偏转。由于摆臂与连接关节、连接关节与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与转向头以及转向轴与连接件之间均为转动连接,使得转向机构的各个关节的转动角度的最大值均能大于36度,增强了转向机构的灵活度,使得倒三轮摩托车能够适应前轮的大角度偏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倒三轮车,具体涉及一种倒三轮车前轮转向机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逐渐兴起一种倒三轮摩托车,倒三轮摩托车具有两个前轮和一个后轮,倒三轮摩托车的前轮通过转向机构驱动前轮转向,两个前轮具有转向功能,而后轮具有驱动功能。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在复杂地形环境下,平稳安全通过性比二轮车好,特别是转弯时轮胎抓地力强于二轮车而且与四轮摩托车相比则显然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因此极受民众的喜爱。

2、但是,现有的倒三轮摩托车的前轮转向机构设置不合理,为了使得在转向机构在调节倒三轮摩托车的前轮转向时具有较好的灵活度,现有的倒三轮摩托车的前轮转向机构在多数关节位置使用球铰连接。由于球铰本身的技术特点,在空间、强度、可维护性、成本等综合各方条件下,球铰的最大摆动角度较小,往往小于36度,限制了前轮转向机构各个关节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倒三轮车前轮转向机构,解决现有的转向机构的各个关节灵活性较差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倒三轮车前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倒三轮车前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向摇臂和转向关节,所述转向摇臂一端与所述转向柱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摇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铰链与所述转向关节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转向关节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铰链与所述摆臂远离所述安装架的一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倒三轮车前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和所述第二铰链均为球头总成。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倒三轮车前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转动套、第二转动套和固定叉;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三轮车前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倒三轮车前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向摇臂和转向关节,所述转向摇臂一端与所述转向柱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摇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铰链与所述转向关节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转向关节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铰链与所述摆臂远离所述安装架的一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倒三轮车前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和所述第二铰链均为球头总成。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倒三轮车前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转动套、第二转动套和固定叉;所述第一转动套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套连接在所述固定叉外侧,所述第二转动套通过所述第二铰链与所述转向关节连接;所述固定叉内侧连接有第一转轴,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转动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套和第二转动套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叉和第二转动套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倒三轮车前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鹏王谦佗卫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