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4069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包括恒温箱、回转驱动组件、驱散组件、收集组件、监控件,以及控制器;恒温箱内设有回转轨道,回转轨道上滑动连接有多个托盘,每个托盘上均放置有培植罐;回转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用于带动各个托盘一并运动;驱散组件用于在回转驱动组件的带动下旋转以将水面中间区域的藻类漂浮物驱散至水面边缘区域;收集组件随托盘运动并用于收集水面边缘区域的藻类漂浮物;监控件用于获取依次经过其下方的培植罐内培植的水生植物的实时画面;控制器用于将实时画面远程传输至后台监控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能够降低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对于人工的依赖性,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培植,具体涉及一种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温室进行水生植物如王莲、芡实、热带睡莲等的反季培植过程中,不仅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温度、水温,按需补充光照,而且对于培养水体中产生的藻类漂浮物也要进行定期打捞,由于培植池面积较大,因此人工打捞过程费时费力,尤其是对于培植池中间区域,打捞过程需要借助于加长工具,操作不当十分容易损伤植物;另外,在面对大批量培植任务时,单纯依赖于人工巡检视察的方式,不仅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容易出现巡检不到位而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病害植株的情况。鉴于以上现状,亟需开发新的培植装置以克服当前遇到的难题,降低培植过程对于人工的依赖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旨在降低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对于人工的依赖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包括:

3、恒温箱,顶端开放且内腔用于容纳培养水,恒温箱的内腔底部设有回转轨道,回转轨道上滑动连接有多个托盘,各个托盘等间隔分布且依次相连,每个托盘上均放置有培植罐;

4、回转驱动组件,设于恒温箱的外底壁,输出端密封穿入恒温箱内并与至少一个托盘连接,用于带动各个托盘一并沿回转轨道运动;

5、驱散组件,连接于回转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且位于恒温箱的内腔中间区域,用于在回转驱动组件的带动下旋转以将水面中间区域的藻类漂浮物驱散至水面边缘区域;

6、收集组件,与其中一个托盘连接并随托盘运动,收集组件位于回转轨道的外围区域,用于收集水面边缘区域的藻类漂浮物;

7、监控件,设于恒温箱并位于其中一个托盘的正上方,用于获取依次经过其下方的培植罐内培植的水生植物的实时画面;

8、控制器,设于恒温箱并与回转驱动组件、监控件分别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将实时画面远程传输至后台监控系统。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回转轨道具有两个相对分布的半圆轨迹段;每个托盘靠近回转轨道的中心的部位上均设有挡杆;回转驱动组件包括回转电机以及与回转电机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的两个驱动架,两个驱动架分别位于两个半圆轨迹段的中心且与恒温箱的底壁转动连接;其中,每个驱动架上均沿其回转周向间隔分布有多个拨杆,走行至半圆轨迹段上的各个托盘的挡杆分别与其中一个拨杆交叉抵接。

10、一些实施例中,两个驱动架的中心均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套筒;驱散组件包括两个与恒温箱的液面平齐的驱藻轮,两个驱藻轮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套筒的顶端,且驱藻轮的转轴向下穿出套筒并与回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11、示例性的,两个套筒的下端均穿过恒温箱的底壁并套设有第一传动轮,两个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其中一个套筒的下端还套设有第二传动轮,另一个套筒的下端还套设有第三传动轮,回转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第四传动轮,第四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两个驱藻轮的转轴下端均套设有第五传动轮,且两个第五传动轮通过第三传动带连接;其中一个驱藻轮的转轴下端还套设有第六传动轮,恒温箱的外底壁转动连接有双槽传动轮,双槽传动轮的其中一个轮槽与第三传动轮通过第四传动带连接,双槽传动轮的另一个轮槽与第六传动轮通过第五传动带连接。

12、举例说明,收集组件包括连接架、外套、内套,以及升降驱动件;连接架与其中一个托盘固定连接;外套固定连接于连接架上,顶端向上延伸至恒温箱的水面之下;内套上下滑动连接于外套内,具有向上伸出恒温箱的水面之上的上位状态,还具有下滑至外套的顶端之下的下位状态;升降驱动件设于连接架上且输出端与内套的底端连接,用于带动内套升降运动以连续切换上位状态和下位状态;其中,内套内设有过滤网,在内套处于下位状态时,水面边缘区域的藻类漂浮物随水流进入内套并留置于过滤网。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升降驱动件包括连杆、偏心轮和弹性元件;连杆上下滑动连接于连接架,上端穿入外套并与内套连接;偏心轮转动连接于连杆的下端,且周壁设有防滑凸点,偏心轮滚压于恒温箱的内腔底壁;弹性元件套设于连杆上,且与连接架连接,用于向连杆施加向下的弹性作用力;其中,在连接架随托盘运动时,连杆基于偏心轮的偏心运动而带动内套上升或下降。

14、一些实施例中,内套与外套之间设有密封圈,外套的底壁设有第一单向阀门,内套的底壁设有第二单向阀门;其中,在内套上升时,第一单向阀门关闭且第二单向阀门开启,内套的培养水经第二单向阀门排入外套;在内套下降时,第一单向阀门开启且第二单向阀门关闭,外套的培养水经第一单向阀门排出。

15、示例性的,外套的底壁开设有第一阀孔,第一单向阀门包括第一阀板和多个弹簧,第一阀板上设有多个向上滑动穿过外套的底壁的第一阀杆,每个第一阀杆穿入外套的内的部位分别套设有一个弹簧,第一阀板在各个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与外套的外底壁密封贴合并封堵第一阀孔;内套的底壁开设有第二阀孔,第二单向阀门包括第二阀板和设于第二阀板上的多个第二阀杆,各个第二阀杆分别向上滑动穿过内套的底壁并设有限位台,在内套下降时,第二阀板基于外套内的压力升高而密封贴合于内套的外底壁并封堵第二阀孔。

16、举例说明,恒温箱的顶部设有可开启的保温棚,恒温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恒温箱的底壁设有夹层,夹层内设有加热盘管,保温棚的开关驱动件、温度传感器及加热盘管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17、一些实施例中,保温棚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形成对开结构的棚体,每个棚体均包括多个龙门棚杆和连接于各个龙门棚杆上的篷布;开关驱动件包括两对齿轮、两个第七传动轮、传动轴,以及驱动电机;两对齿轮对称分布于恒温箱的两个相对侧壁,每对的两个齿轮相互啮合且分别转动连接于恒温箱的侧壁,每个齿轮的中心均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固定轴;两个第七传动轮分别固定套设于两个轴向对齐的固定轴上;传动轴转动连接于恒温箱的底部且两端分别套设有第八传动轮,两个第八传动轮分别与两个第七传动轮通过第六传动带连接;驱动电机设于恒温箱的底部且输出端与传动轴传动连接;其中,两个棚体相互靠近的龙门棚杆的端部与固定轴固定连接,其余龙门棚杆的端部均与固定轴转动配合。

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利用恒温箱能够保证水温稳定,避免温室内夜间温度下降而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通过回转驱动组件能够带动各个托盘沿回转轨道运动,从而使放置在各个托盘上的培植罐能够依次循环经过监控件,使监控件获取水生植物的实时画面并传输至后台监控系统,无需人员到场巡检即可掌控每株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从而避免因巡视不及时而导致无法及时发现病害植株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回转驱动组件还能够带动驱散组件将水面中间区域的藻类漂浮物驱散至水面边缘区域,然后通过随托盘一并走行的收集组件对漂浮于水面边缘区域的藻类漂浮物进行收集,无需进行人工打捞,从而降低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对于人工的依赖性,利于推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轨道具有两个相对分布的半圆轨迹段;每个所述托盘靠近所述回转轨道的中心的部位上均设有挡杆;所述回转驱动组件包括回转电机以及与所述回转电机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的两个驱动架,两个所述驱动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半圆轨迹段的中心且与所述恒温箱的底壁转动连接;其中,每个所述驱动架上均沿其回转周向间隔分布有多个拨杆,走行至所述半圆轨迹段上的各个所述托盘的挡杆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拨杆交叉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驱动架的中心均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套筒;所述驱散组件包括两个与所述恒温箱的液面平齐的驱藻轮,两个所述驱藻轮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套筒的顶端,且所述驱藻轮的转轴向下穿出所述套筒并与所述回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套筒的下端均穿过所述恒温箱的底壁并套设有第一传动轮,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套筒的下端还套设有第二传动轮,另一个所述套筒的下端还套设有第三传动轮,所述回转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第四传动轮,所述第四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两个所述驱藻轮的转轴下端均套设有第五传动轮,且两个所述第五传动轮通过第三传动带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驱藻轮的转轴下端还套设有第六传动轮,所述恒温箱的外底壁转动连接有双槽传动轮,所述双槽传动轮的其中一个轮槽与所述第三传动轮通过第四传动带连接,所述双槽传动轮的另一个轮槽与所述第六传动轮通过第五传动带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件包括: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与所述外套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外套的底壁设有第一单向阀门,所述内套的底壁设有第二单向阀门;其中,在所述内套上升时,所述第一单向阀门关闭且所述第二单向阀门开启,所述内套的培养水经所述第二单向阀门排入所述外套;在所述内套下降时,所述第一单向阀门开启且所述第二单向阀门关闭,所述外套的培养水经所述第一单向阀门排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的底壁开设有第一阀孔,所述第一单向阀门包括第一阀板和多个弹簧,所述第一阀板上设有多个向上滑动穿过所述外套的底壁的第一阀杆,每个所述第一阀杆穿入所述外套的内的部位分别套设有一个所述弹簧,所述第一阀板在各个所述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与所述外套的外底壁密封贴合并封堵所述第一阀孔;所述内套的底壁开设有第二阀孔,所述第二单向阀门包括第二阀板和设于所述第二阀板上的多个第二阀杆,各个所述第二阀杆分别向上滑动穿过所述内套的底壁并设有限位台,在所述内套下降时,所述第二阀板基于所述外套内的压力升高而密封贴合于所述内套的外底壁并封堵所述第二阀孔。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箱的顶部设有可开启的保温棚,所述恒温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恒温箱的底壁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加热盘管,所述保温棚的开关驱动件、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所述加热盘管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棚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形成对开结构的棚体,每个所述棚体均包括多个龙门棚杆和连接于各个所述龙门棚杆上的篷布;所述开关驱动件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轨道具有两个相对分布的半圆轨迹段;每个所述托盘靠近所述回转轨道的中心的部位上均设有挡杆;所述回转驱动组件包括回转电机以及与所述回转电机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的两个驱动架,两个所述驱动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半圆轨迹段的中心且与所述恒温箱的底壁转动连接;其中,每个所述驱动架上均沿其回转周向间隔分布有多个拨杆,走行至所述半圆轨迹段上的各个所述托盘的挡杆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拨杆交叉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驱动架的中心均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套筒;所述驱散组件包括两个与所述恒温箱的液面平齐的驱藻轮,两个所述驱藻轮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套筒的顶端,且所述驱藻轮的转轴向下穿出所述套筒并与所述回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套筒的下端均穿过所述恒温箱的底壁并套设有第一传动轮,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套筒的下端还套设有第二传动轮,另一个所述套筒的下端还套设有第三传动轮,所述回转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第四传动轮,所述第四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两个所述驱藻轮的转轴下端均套设有第五传动轮,且两个所述第五传动轮通过第三传动带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驱藻轮的转轴下端还套设有第六传动轮,所述恒温箱的外底壁转动连接有双槽传动轮,所述双槽传动轮的其中一个轮槽与所述第三传动轮通过第四传动带连接,所述双槽传动轮的另一个轮槽与所述第六传动轮通过第五传动带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反季培植水生植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包括:

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涛谷媛媛张岩峰吕德昌郭文静赵雪平崔梦宇范晓珑陆韵茜杨易青张燕董晨歆闫娜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龙泉湖园林事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