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泥质海岸防护林的建设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在种植区的前沿建防止海水倒灌的隔水坝,种植区铺设渗滤层、埋盲管;种植区施用有机肥和酸性肥料;苗木配置;日常管理。有益效果:1)采用铺设盲管使渗滤水分汇集到集水井,在集水井安装自动排水装置,可有效、实时监控地下水位,解决土壤返盐返碱问题。2)施用有机肥和酸性肥料,可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及团粒结构,降低土壤pH值,加快土壤脱盐过程,增加苗木抗盐性。3)采用枸杞、紫穗槐、侧柏、北京桧、白蜡、国槐、毛白杨的种植模式,可有效降低海风伤害,抵抗海水侵蚀,使苗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盐碱地植被建设方法,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滨海防护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防潮抗灾,美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有研究 表明滨海防护林可降低风速15%-45% ;使月蒸发量降低22. 8mm(13. 6%);调节气温0. 3°C — 0. 8°C ;使地面日较差比毗邻低山丘陵区减少3-10°C ;林地土壤抗冲指数和抗蚀指数分别比 农田提高58%-133%和247%-288%等。泥质海岸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春季干旱时间长,重盐 度潜水位高,海水易倒灌,土壤盐渍化严重,土壤黏重,养分缺乏,是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建 设滨海防护林难度比较大。(1)泥质海岸防护林抗盐碱造林树种选择。在辽宁省、河北省多地,建立了多树 种对比实验,通过田间试验和耐盐盆栽试验,在盐碱地造林树种筛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筛 选出适合不同盐碱地的造林树种在滨海苏打盐渍土上,造林树种为柽柳、沙枣、小胡杨、绒 毛白蜡、群众杨、刺槐等;在中盐碱地,造林树种为小胡杨、沙枣、绒毛白蜡、群众杨、刺槐等; 在轻盐碱地,造林树种为辽宁杨、绒毛白蜡、刺槐及其8个无性系、3930杨、中林46杨、毛白 杨的2个无性系、抗虫榆、金丝小枣等;土壤全盐量达1%的重盐土,以中国柽柳为先锋造林 树种。(2)北方泥质海岸中、重盐碱地整地降盐技术。①在辽宁省凌海市建业乡何屯 盐渍土(含盐量0. 5%)上,采用台田上大穴整地工程与选择豆科、非豆科固氮树种及绿肥 等生物改良综合配套措施,土壤全盐量与PH明显下降。泥岸盐碱地采用条田整地、台田 整地、大坑整地使土壤盐分分别下降21%、8. 6%、23%,各种整地使土壤总孔隙度提高,特别 是台穴整地总孔隙度比对照提高10%。②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拦海防潮提上的重盐土 (0. 6%-1. 0%)盐碱地上,台田大穴整地密植(ImX Im)中国柽柳造林,成林后改良土壤,使土 壤盐分比造林前下降50%,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都提高1倍,质地从粉砂黏土变成粉砂 壤土。③生物措施改良盐碱地是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沙枣、沙棘、刺槐、紫穗槐土壤固氮酶 活性为2000 — 4000nMCH/(g. h),平均固氮量为12_23kg/(hm2 · a),其中以沙枣改良苏打盐 渍土效果最好,使土壤质地改善、PH下降。(3)泥质海岸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及林分结构研究。①提出了杨、蜡、榆与豆科及 非豆科固氮树种刺槐、紫穗槐、沙棘等树种混交模式,研究混交林养分循环、生理生化指标、 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等变化规律。在辽宁杨、绒毛白蜡株混刺槐、行混刺槐混交方式中,混交 林比纯林高增长10%-40%,地径增长6%-46%,杨+刺槐等混交使土壤氮、磷呈现垂直方向的 “他感”互补作用。混交林比纯林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10%,脉酶活性50%,磷酸酶活性100%。 中盐碱地上杨树+紫穗槐,109柳+紫穗槐,抗虫榆+紫穗槐,绒毛白蜡+紫穗槐等混交林与 它们对应的纯林比较,树高分别增长17. 50k, 20. 80k, 5. 5%,5. 5%。由于混交林中栽植豆科固 氮树种紫穗槐,使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增加,土壤盐分降低[5]。②在河北省黄骅市建立公路 基干林带为骨架的大网格和枣树-灌木为中心的小网格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基干林带即护岸林、护路林以大型耐盐乔木或枣树为主,有抗虫榆、刺槐等,枣树-灌木农田生态 系统主栽树种是金丝小枣和冬枣,灌木有紫穗槐和柽柳[2’6]。(4)海岸带复合农林业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单位对复合农林业的模式配置和单项技术作过较为系统的 研究,但少见组装配套的技术成果[7’8]。经“九五”国家科技攻关,提出了海岸带复合农林业 系统可持续经营在植物择优(筛选出30多种抗风耐盐植物)、种群配置(复合配置12种 优化模式)、系统优化(2项复合农林业系统生态工程技术)、区域调控(生产要素的区域性 对位配置)等4个层次上的复合配置技术。提出了林农模式扩行缩株宽窄行配置、小网格 (5-8hm2)和窄林带(2-3行)林农模式构建、中尺度农田林网复合配置、农田林网区域性防 风、林带疏透度模型及调控、水稻倒伏模型及主林带修复等重大技术,取得小网格景观型果 园林网复合配置、梨园林网复合经营、银杏园林网复合经营等技术成果。综上所述,国内外对沿海防护林的树种选择、重盐碱地降盐技术、林带树种配置、 混交模式、防护林农林配合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在树种配置方面,现有研究主要 侧重于基干林、片林及农田林网,而对于海提前缘树种的配置少见报导;另外,在海岸重盐 碱地的脱盐技术方面,台田和条田模式虽然效果明显,但所需时间较长,而且也不能彻底解 决盐碱问题。针对沿海泥质海滩地下水位低,海水易倒灌,土壤盐渍化严重,质地黏重,养分 缺乏,海风大,苗木难以成活的研究是当前沿海防护林工程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针 对泥质海滩地下水位低,海水易倒灌,土壤盐渍化严重,质地黏重,养分缺乏,海风大,苗木 难以成活的技术难题,通过采取工程措施,降低水位解决盐碱问题,再选择适宜苗木进行配 置使之适应严酷的生存环境,提高苗木成活率,达到快速建设沿海防护林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泥质海岸防护林的建设方 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一、降低地下水位的工程措施(1)在种植区的前沿建防止海水倒灌的隔水坝 隔水坝高出海平面lrn,其上宽0. 8m,下宽1. 5m ;(2)种植区铺设渗滤层、埋盲管渗滤层埋深0.8-lm,厚度为15-20cm,坡度大于千分之 一;每隔30米挖宽0. 3-0. 4m的盲管沟,坡度大于千分之三,盲管内径8-15cm,盲管四周铺 设沙子或炉灰,通向集水井;(3)在集水井上安装水位控制装置,当水位低于盲管0.3-0. 5m时,自动抽水,排出井外;二、种植区施用有机肥和酸性肥料在植树区撒施牛粪或秸秆,用量160方/亩,深翻40-60cm,增加土壤养分及孔隙度;施 用降低土壤PH值的酸性肥料及提高树木抗盐性的磷素;三、苗木配置苗木按照耐盐性逐渐降低,株高逐渐增高的顺序,在植树区从外向内依次种植耐盐碱 植物、次耐盐碱植物和一般植物,形成降低海风伤害的苗木种植梯度;四、日常管理苗木种植选择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种植前浇一次透水,种植完成后在苗木迎风 面喷防盐剂。所述苗木配置中的耐盐碱植物选用枸杞或柽柳次耐盐碱植物选用紫穗槐、侧柏, 一般植物选用北京桧、白蜡、国槐或毛白杨;所述枸杞、紫穗槐、侧柏、北京桧为双行种植,行 与行之间相互交错;枸杞选择株高50-60cm,冠径30cm,带根苗,行距40cm,株距20cm,进行 密植;枸杞与紫穗槐间距lm,紫穗槐采用枝条扦插,行距40-50cm,株距20-30cm,密植;紫穗 槐与侧柏之间间距1. 5m,侧柏选用株高80-100cm带土球苗,行距40-50cm,株距30-40cm ; 侧柏与北京桧之间间距2m,北京桧选用株高1. 5m带土球的幼苗,行距60-80cm,株距IOOcm ; 北京桧与白蜡之间间距2m,白蜡选用胸径6-7cm带土球的苗木,单行,株距Im ;白蜡与国槐 之间间距2m,国槐选择胸径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泥质海岸防护林的建设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一、降低地下水位的工程措施(1)在种植区的前沿建防止海水倒灌的隔水坝隔水坝高出海平面1m,其上宽0.8m,下宽1.5m;(2)种植区铺设渗滤层、埋盲管:渗滤层埋深0.8-1m,厚度为15-20cm,坡度大于千分之一;每隔30米挖宽0.3-0.4m的盲管沟,坡度大于千分之三 ,盲管内径8-15cm,盲管四周铺设沙子或炉灰,通向集水井;(3)在集水井上安装水位控制装置,当水位低于盲管0.3-0.5m时,自动抽水,排出井外;二、种植区施用有机肥和酸性肥料在植树区撒施牛粪或秸秆,用量160方/亩,深翻40-60cm,增加土壤养分及孔隙度;施用降低土壤pH值的酸性肥料及提高树木抗盐性的磷素;三、苗木配置苗木按照耐盐性逐渐降低,株高逐渐增高的顺序,在植树区从外向内依次种植耐盐碱植物、次耐盐碱植物和一般植物,形成降低海风伤害的苗木种植梯度; 四、日常管理苗木种植选择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种植前浇一次透水,种植完成后在苗木迎风面喷防盐剂 。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泥质海岸防护林的建设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一、降低地下水位的工程措施(1)在种植区的前沿建防止海水倒灌的隔水坝隔水坝高出海平面1m,其上宽0.8m,下宽1.5m;(2)种植区铺设渗滤层、埋盲管渗滤层埋深0.8 1m,厚度为15 20cm,坡度大于千分之一;每隔30米挖宽0.3 0.4m的盲管沟,坡度大于千分之三 ,盲管内径8 15cm,盲管四周铺设沙子或炉灰,通向集水井;(3)在集水井上安装水位控制装置,当水位低于盲管0.3 0.5m时,自动抽水,排出井外;二、种植区施用有机肥和酸性肥料在植树区撒施牛粪或秸秆,用量160方/亩,深翻40 60cm,增加土壤养分及孔隙度;施用降低土壤pH值的酸性肥料及提高树木抗盐性的磷素;三、苗木配置苗木按照耐盐性逐渐降低,株高逐渐增高的顺序,在植树区从外向内依次种植耐盐碱植物、次耐盐碱植物和一般植物,形成降低海风伤害的苗木种植梯度; 四、日常管理苗木种植选择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种植前浇一次透水,种植完成后在苗木迎风面喷防盐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质海岸防护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绿源环境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