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_技高网

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83619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一种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该改性材料是由如下重量份计的组分经双螺杆挤出造粒制得:聚醚醚酮树脂100份,导电纤维10~25份,碳纳米管1~10份,助剂0.01~1份;所述的导电纤维选自改性聚酰亚胺纤维,或改性聚酰亚胺纤维与碳纤维、碳化纤维素、金属纤维或导电晶须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制造的电磁屏蔽配件,其配件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耐腐蚀性强,提高了抗静电材料的轻量化效果,和产品适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高分子改性材料。


技术介绍

1、聚醚醚酮是一种高性能的热塑性特种工程塑料,以其出色的性能,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医疗器械、民用高科技领域。聚醚醚酮属于热塑性树脂,熔点为343℃,长期使用温度可达260℃,空气中420℃恒温2小时失重率仅为2%。

2、目前电磁屏蔽改性高分子材料,主要采用金属纤维改性技术,该技术具有密度大,强度低,耐腐蚀性能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制造的电磁屏蔽配件,其配件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耐腐蚀性强,提高了抗静电材料的轻量化效果,和产品适用场景。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该改性材料是由如下重量份计的组分经双螺杆挤出造粒制得:

4、聚醚醚酮树脂100份,

5、导电纤维10~25份,

6、碳纳米管1~10份,

7、助剂0.01~1份;

8、所述的导电纤维选自改性聚酰亚胺纤维,或改性聚酰亚胺纤维与碳纤维、碳化纤维素、金属纤维或导电晶须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9、作为优选,该改性材料是由如下重量份计的组分经双螺杆挤出造粒制得:

10、聚醚醚酮树脂100份,

11、改性聚醚酰亚胺20~25份,

12、多壁碳纳米管4~6份,

13、助剂0.01~1份;

14、聚醚醚酮树脂的熔融指数为80~120g/10min。

15、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制备中,

16、作为优选,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纤维是碳纳米管改性的连续或短切纤维。

17、作为优选,聚醚醚酮树脂的熔融指数为7~120g/10min(gb/t 3682.1,380℃、5kg,后文涉及熔融指数数据,均为按此测定),更进一步优选熔融指数为20~100g/min,最优选熔融指数为60~85g/min。

18、碳纳米管选自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原子参杂碳纳米管、磺化碳纳米管等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具有更高抗张强度的多壁碳纳米管。作为优选,所述碳纳米管是多壁碳纳米管,且碳纳米管长径比不低于500,更优选碳纳米管长径比不低于1000。

19、助剂选自离子液体、硬脂酸酯、硬脂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硬脂酸盐与离子液体或硬脂酸盐与离子液体的混合物。其中,

20、离子液体选自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1-苄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1-乙基-3-甲基氯化咪唑鎓、四苯基膦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阳离子阴离子)、四苯基膦三氟甲磺酸盐(阳离子阴离子);

21、硬脂酸酯选自季戊四醇硬脂酸酯(pets)、单硬脂酸甘油酯;

22、硬脂酸盐选自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镁或硬脂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23、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中,

24、作为优选,所述的改性聚酰亚胺纤维,是通过可溶型聚酰亚胺、第二树脂、碳纳米管与溶剂混合后纺丝,高温处理或溶剂浸提的方式去除第二树脂得到;

25、各原料以重量份计的配比为:

26、

27、所述的溶剂是由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苯乙酮、环己酮、丁内酯、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的一种或几种溶剂混合而成的。

28、作为优选,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是:

29、s1.将碳纳米管分散到溶剂中,搅拌均匀,100w超声处理30min,得到碳纳米管分散液;

30、s2.将可溶型聚酰亚胺树脂加入s2制作的碳纳米管分散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第二树脂,搅拌直至第二树脂全部溶解,得到用于纺丝的纺丝液;

31、第二树脂为丙烯酸树脂或改性丙烯酸树脂;

32、s3.采用s2的纺丝液进行湿法纺丝或静电纺丝,得到直径7~50um的纤维;

33、s4.将s3制作的纤维进行二次处理,处理条件是200℃~300℃处理30min~60min,以去除第二树脂,即得改性聚酰亚胺纤维。

34、作为优选,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中,各原料配方是:

35、溶剂是50g 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与20gn-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物;

36、碳纳米管是单壁碳纳米管,用量为2g,

37、20g可溶型聚酰亚胺,

38、第二树脂为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用量为5g。

39、作为优选,s3的纤维优选直径10~20um。

40、优选高温处理方式去除第二树脂。通过高温去除第二树脂的方式,可以结合聚酰亚胺的交联处理,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41、去除第二树脂的改性聚酰亚胺纤维,内含大量纳米空穴,原第二树脂中分布的碳纳米管裸露分布于空穴中,形成导电通路;表面形成大量微缺陷,外露碳纳米管纤维段。通过调整纤维制作配方、工艺,改性聚酰亚胺纤维,可获得≤1ω的电阻,更优的可以获得≤10-3ω的电阻。

42、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是:

43、将配方量的聚醚醚酮树脂、碳纳米管和助剂倒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匀,预混物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主喂料进料,导电纤维通过进纤孔或侧喂料器进料,所有物料经熔融、捏合、造粒,制得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

44、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的制备。

45、聚醚醚酮、碳纳米管、助剂混合物料由主喂料口进料。为便于控制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的配比,主喂料处配置失重称,实时控制混合物料进料速率。

46、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碳纤维等由进纤口进料,连续纤维通过调节纤维根数控制纤维进纤速率,短切纤维、纤维粉末通过进纤口失重称设置来控制进纤速率。

47、物料预混、失重称、纤维数量调节三者相结合,实现电磁屏蔽改性聚醚醚酮成分的准确控制。

48、双螺杆造粒参数,可参考一般聚醚醚酮造粒条件。如螺筒温度设置于300~400℃区间,螺杆转速设置于200~500rpm区间。物料经过双螺杆挤出造粒,即得电磁屏蔽聚醚醚酮。

49、作为优选,双螺杆挤出机参数设置如下:

50、加工温度设置:260~280℃、300~320℃、330~350℃、350~380℃、350~380℃、350~380℃、350~380℃、350~380℃、350~380℃,

51、机头及口模温度350~380℃;

52、转速设置:60~300rpm,

53、物料停留周期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改性材料是由如下重量份计的组分经双螺杆挤出造粒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聚醚醚酮树脂的熔融指数为7~120g/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是多壁碳纳米管,且碳纳米管长径比不低于5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纤维是碳纳米管改性的连续或短切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聚酰亚胺纤维,是通过可溶型聚酰亚胺、第二树脂、碳纳米管与溶剂混合后纺丝,高温处理或溶剂浸提的方式去除第二树脂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中,各原料配方是: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双螺杆挤出机参数设置如下: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经注塑、挤出或模压工艺制成的电磁屏蔽产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改性材料是由如下重量份计的组分经双螺杆挤出造粒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聚醚醚酮树脂的熔融指数为7~120g/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是多壁碳纳米管,且碳纳米管长径比不低于5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纤维是碳纳米管改性的连续或短切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聚醚醚酮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聚酰亚胺纤维,是通过可溶型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海兵王锡铭于顺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鹏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