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表面微织构化金属血管支架及其加工装置、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352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细制造技术领域的表面微织构化金属血管支架及其加工装置、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PCI术后由于血管支架血液相容性、抗腐蚀性等表/界面问题引起的支架内再狭窄、血栓等并发症频发等问题,其包括制备图案化电极,并通过图案化电极对金属血管支架毛坯的内/外表面进行表面微织构化;在表面微织构化金属血管支架的表面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涂层,得到具有表面微织构‑二氧化钛纳米管涂层复合结构的金属血管支架;采用液膜吸附法进行载药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表面微织构化‑二氧化钛纳米管涂层‑药物复合结构的耦合效应,提高血管支架的血液相容性,从而有效减少PCI术后血管支架内血栓、再狭窄等血液相容性问题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面微织构化金属血管支架及其加工装置、方法,属于微细制造。


技术介绍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cvd)之一。血管支架介入(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流方法,具有开通率高、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pci虽然具有极高的手术成功率(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死亡率<0.38%),但pci术后由于血管支架血液相容性、抗腐蚀性等表/界面问题引起的支架内再狭窄、血栓等并发症频发,这不仅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也成为制约pci临床应用效果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2、目前,针对血管支架的血液相容性问题,研究人员主要通过表面改性技术对支架材料表面性质进行调控,从而介导血液/细胞的生物行为,其中,无机涂层表面改性、有机载药涂层表面改性和功能微织构表面改性最为常见。然而,由于pci术后isr(再狭窄)、st(血栓)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上述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血管支架的血液相容性,但其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如表1所列。

<p>3、表1表面微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微织构化金属血管支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浮平台,所述气浮平台上方设有两组三轴移动平台,两组所述三轴移动平台处于同一直线上且相对设置,其相对面上均设有旋转平台,两个所述旋转平台分别连接有第一精密转轴和第二精密转轴,所述第一精密转轴用于安装图案化电极,所述第二精密转轴用于安装金属血管支架毛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微织构化金属血管支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槽内设有超声振子,所述超声振子用于提供超声能场。

3.一种表面微织构化金属血管支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微织构化金属血管支架加工装置实现,其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微织构化金属血管支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浮平台,所述气浮平台上方设有两组三轴移动平台,两组所述三轴移动平台处于同一直线上且相对设置,其相对面上均设有旋转平台,两个所述旋转平台分别连接有第一精密转轴和第二精密转轴,所述第一精密转轴用于安装图案化电极,所述第二精密转轴用于安装金属血管支架毛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微织构化金属血管支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槽内设有超声振子,所述超声振子用于提供超声能场。

3.一种表面微织构化金属血管支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微织构化金属血管支架加工装置实现,其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微织构化金属血管支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化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微织构化金属血管支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微细电化学磨削技术将图案化电极毛坯的尺寸、形状修正至所需尺寸需在所述图案化电极前端预留未加工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海东李嘉鹏刘昕益施佳岑王春举陈涛陈立国孙立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