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承载和耗能双功能的耗能器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钢框架结构体系空间布置灵活,建造成本低,是常见的结构体系之一。相较于混凝土结构体系,钢结构梁柱节点通常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在受到外部荷载或地震力作用时,钢节点可能表现出突然失稳的特点。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通常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可以在受到一定程度的变形后仍能继续承载荷载,从而在地震等情况下表现出更好的性能。钢节点的突然失稳,会导致结构局部破坏后的连续倒塌,带来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目前,国内外针对钢框架结构“承载-耗能”的解决方案主要有防屈曲支撑(brb)、双阶屈服屈曲支撑(dbrb)、液体阻尼器等,以上方法施工技术成熟,较多的应用与钢结构抗震领域。但现有技术的“承载-耗能”结构存在成本高、施工难度大、耗能后难以更换等缺点。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具有承载和耗能双功能的耗能器及其安装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承载-耗能结构成本高、施工难度大、耗能后难以更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承载和耗能双功能的耗能器,其特征是:包括耗能器主体(1)和加劲板(2);耗能器主体(1)呈L形结构,使耗能器主体(1)的横向端面和纵向端面分别贴合在钢结构的连接节点处,并可拆卸式连接在连接节点的两个钢构件上;一对加劲板(2)分别设置在耗能器主体(1)的两侧,且加劲板(2)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式连接在耗能器主体(1)的横向端面和纵向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承载和耗能双功能的耗能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劲板(2)呈类三角形结构,加劲板(2)的一个顶角与横向端面和纵向端面的转角处形成有镂空部(201),加劲板(2)的另两个顶角分别与横向端面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承载和耗能双功能的耗能器,其特征是:包括耗能器主体(1)和加劲板(2);耗能器主体(1)呈l形结构,使耗能器主体(1)的横向端面和纵向端面分别贴合在钢结构的连接节点处,并可拆卸式连接在连接节点的两个钢构件上;一对加劲板(2)分别设置在耗能器主体(1)的两侧,且加劲板(2)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式连接在耗能器主体(1)的横向端面和纵向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承载和耗能双功能的耗能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劲板(2)呈类三角形结构,加劲板(2)的一个顶角与横向端面和纵向端面的转角处形成有镂空部(201),加劲板(2)的另两个顶角分别与横向端面和纵向端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承载和耗能双功能的耗能器,其特征是:位于所述的镂空部(201)两侧的两条边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延伸板(202),且两块第一延伸板(202)呈l形布置并向靠近耗能器主体(1)的一侧延伸,使两块第一延伸板(202)能贴合在耗能器主体(1)的横向端面和纵向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承载和耗能双功能的耗能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耗能器主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聪,何娟,赵永宽,常川,张元会,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