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尖尾芋组培培养基和组培快繁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尖尾芋组培培养基和组培快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83409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尖尾芋组培培养基和组培快繁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尖尾芋组培培养基包括诱导培养基、壮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尖尾芋萌蘖芽为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壮芽培养基中添加了6‑BA、NAA,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了IBA和活性炭,在组培培养基和组培条件的共同作用下诱导尖尾芋丛生芽形成,同时经壮芽、生根培养后,获得健壮、一致无菌苗。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了尖尾芋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其规模化栽培奠定技术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具体涉及一种尖尾芋组培培养基和组培快繁方法


技术介绍

1、尖尾芋[alocasia cucullata(lour.)schott]是天南星科海芋属直立多年生草本植物。尖尾芋的地上茎圆柱形;叶膜质或亚革质,宽卵状心形;花序梗圆柱形,单生;佛焰苞近肉质;雄花序近纺锤形,黄色;浆果近球形。因其叶片盾状,宽卵状心形,叶片比海芋小,且叶端具有长尖,故名尖尾芋。尖尾芋分布于浙江、福建、广西、广东、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在东南亚部分国家也有分布,该植物喜高温多湿的半阴环境,忌烈日暴晒;不耐寒。

2、尖尾芋枝叶繁密,株形丰满,叶片碧翠欲滴,可用于布置厅堂与庭园。除此之外,尖尾芋根状茎还可入药,其味辛、微苦,性寒,具有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

3、《flora ofchina》中收录了海芋属植株6种。目前的海芋属植株的组培研究见于海芋(现更名为热亚海芋,alocasia acrorrhiza)、绿绒海芋(a.micholitziana)和亚马孙海芋(a.amazonica)。现有技术(参见:李雪,纪超群,刘良宏,等.尖尾芋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04):734.)以根茎作为外植体进行尖尾芋的组织培养,组培过程中会产生黑色愈伤组织,需要通过不断进行增殖培养提高繁殖系数,组培过程繁琐,效果不甚理想。因此,继续加强尖尾芋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尖尾芋组培培养基和组培快繁方法,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培培养基和组培方法进行尖尾芋组培建立尖尾芋快速繁殖技术体系,能够获得大量尖尾芋丛生芽,繁殖系数高,进而获得一致性好、健壮的植株,降低了育苗成本。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尖尾芋组培培养基,所述组培培养基包括诱导培养基、壮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

4、所述诱导培养基以ms培养基、1/2ms培养基或1/3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4.0~6.0mg/l 6-ba、0.1~0.5mg/lnaa、30g/l蔗糖和6.5~7.0g/l琼脂;

5、所述壮芽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2.0~3.0mg/l 6-ba、0.5~0.8mg/lnaa、40g/l蔗糖和6.5~7.0g/l琼脂;

6、所述生根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1.0~1.5mg/l iba、1.0~2.0mg/l活性碳、40g/l蔗糖和6.5~7.0g/l琼脂。

7、优选的,所述诱导培养基的ph值为5.75~5.85、所述壮芽培养基的ph值为5.75~5.85,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值为5.75~5.85。

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尖尾芋的组培快繁方法,所述组培快繁的方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组培培养基,包括以下步骤:

9、将所述尖尾芋萌蘖芽接种于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得到尖尾芋丛生芽;

10、将所述尖尾芋丛生芽转接到壮芽培养基中进行壮芽培养,得到尖尾芋无根苗;

11、将所述尖尾芋无根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得到组培苗。

12、优选的,所述尖尾芋萌蘖芽的长度为1.5~2.0cm;所述尖尾芋萌蘖芽通过如下方式获得:取尖尾芋刚长出真叶的顶芽和/或具有2~3片叶片的侧芽,去除外面包被的芽鳞,剪去叶片后将芽剪成长度为1.5~2.0cm的小段。

13、优选的,所述诱导培养、壮芽培养和生根培养的温度分别为24~26℃。

14、优选的,所述壮芽培养和生根培养均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所述光照的时间分别为12~16h/d,所述光照的强度分别为800~1200lx;所述诱导培养的时间为35~40d;所述壮芽培养的时间为60~90d;所述生根培养的时间为25~30d。

15、优选的,所述壮芽培养期间还包括两次继代培养,第一次继代培养的时间为壮芽培养期间的第30~35d,第二次继代培养的时间为壮芽培养期间的第60~65d;所述继代培养基为壮芽培养基。

16、优选的,所述诱导培养为黑暗培养。

17、优选的,得到组培苗后,还包括炼苗和移栽;所述炼苗在室内完成,所述炼苗的时间为4~6d;

18、所述移栽培养在室内完成,所述移栽培养用基质包括泥炭土和珍珠岩土;所述泥炭土和珍珠岩土的体积比为(1~2):(1~2)。

19、优选的,所述接种前,还包括对尖尾芋萌蘖芽进行清洗和消毒;

20、所述清洗包括洗涤剂清洗和流水冲洗,所述洗涤剂清洗时间为20~30min,所述流水冲洗时间为1.0~1.5h;

21、所述消毒的方式包括:先用质量浓度70%~75%酒精浸泡30~45s,用无菌水冲洗2~3次;再用0.1%hgcl2溶液浸泡30~35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

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尖尾芋组培培养基,所述组培培养基包括诱导培养基、壮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所述诱导培养基以ms培养基、1/2ms培养基或1/3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4.0~6.0mg/l 6-ba、0.1~0.5mg/lnaa、30g/l蔗糖和6.5~7.0g/l琼脂;所述壮芽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2.0~3.0mg/l 6-ba、0.5~0.8mg/lnaa、40g/l蔗糖和6.5~7.0g/l琼脂;所述生根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1.0~1.5mg/l iba、1.0~2.0mg/l活性碳、40g/l蔗糖和6.5~7.0g/l琼脂。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培培养基中,6-ba(6-苄氨基嘌呤)刺激细胞分裂促进尖尾芋生长和发育;naa(1-萘乙酸)促进尖尾芋发芽和生长;活性炭可以促进尖尾芋丛生芽的形成和增殖及幼苗的生长;iba(吲哚丁酸)具有促进生根的作用;iba、6-ba、naa和活性炭共同作用下利于诱导尖尾芋丛生芽形成、增殖,丛生芽的诱导率、分化率和生根率高,获得大量的丛生芽和组培苗,进而获得一致性好、健壮的植株。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尖尾芋组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培培养基包括诱导培养基、壮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培养基的pH值为5.75~5.85、所述壮芽培养基的pH值为5.75~5.85,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值为5.75~5.85。

3.一种尖尾芋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培快繁的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培培养基,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尾芋萌蘖芽的长度为1.5~2.0cm;所述尖尾芋萌蘖芽通过如下方式获得:取尖尾芋刚长出真叶的顶芽和/或具有2~3片叶片的侧芽,去除外面包被的芽鳞,剪去叶片后将芽剪成长度为1.5~2.0cm的小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培养、壮芽培养和生根培养的温度分别为24~2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壮芽培养和生根培养均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所述光照的时间分别为12~16h/d,所述光照的强度分别为800~1200lx;所述诱导培养的时间为35~40d;所述壮芽培养的时间为60~90d;所述生根培养的时间为25~30d。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壮芽培养期间还包括两次继代培养,第一次继代培养的时间为壮芽培养期间的第30~35d,第二次继代培养的时间为壮芽培养期间的第60~65d;所述继代培养基为壮芽培养基。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培养为黑暗培养。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组培苗后,还包括炼苗和移栽;所述炼苗在室内完成,所述炼苗的时间为4~6d;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前,还包括对尖尾芋萌蘖芽进行清洗和消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尖尾芋组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培培养基包括诱导培养基、壮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培养基的ph值为5.75~5.85、所述壮芽培养基的ph值为5.75~5.85,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值为5.75~5.85。

3.一种尖尾芋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培快繁的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培培养基,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尾芋萌蘖芽的长度为1.5~2.0cm;所述尖尾芋萌蘖芽通过如下方式获得:取尖尾芋刚长出真叶的顶芽和/或具有2~3片叶片的侧芽,去除外面包被的芽鳞,剪去叶片后将芽剪成长度为1.5~2.0cm的小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培养、壮芽培养和生根培养的温度分别为24~2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永华付娇娇李冬玲廖恩慧黄胜男高福洪沈中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