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海底建设
技术介绍
海洋环境是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海洋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海洋生物的 稳定生存与持续繁衍。但由于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 规律把握不到位,缺乏科学合理统一的海洋资源开发规划,“跑马围田”式地大规模高强度 海水养殖开发,使海洋资源利用与保护没能科学合理有序地布局渐进,特别是大面积单一 性的栉孔扇贝养殖超常规的过度开发,片面地追求渔养业的亩产量、高产值,使水域生态平 衡的良性循环链条被打破,导致海洋生物资源的多样性遭到破坏,海洋生态失衡;造成养殖 海域海水富营养化严重,浮游生物急剧减少,水体单位含氧量逐年下降,栉孔扇贝产肉率低 和抗病能力差及品种退化等现象相继出现,加之底层海珍品的乱捕滥采,一些有重要价值 的海珍品产量每况愈下。目前,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海水养殖的生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在海洋 中构建“海底森林”,不仅能为底播和筏式养殖的海珍品和鱼类创造良好的生长栖息场所, 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也能有效地净化海水,改善日益恶化的海洋环境,利于海洋生物的繁 衍,目前,海 ...
【技术保护点】
集成化海底森林的营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海底森林底质的选择、改造海底森林底质分3类:(1)岩礁底质、(2)卵石底质、(3)沙泥底质,根据不同底质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海底森林选择、改造;岩礁底质:大部分岩礁底质是不需要改造的,只是对无藻类生长的岩礁进行大型藻类的人工移植;卵石底质:卵石底质通过投石或投人工藻礁方式进行造礁改造;沙泥底质:A、进行投石造礁、投钢筋混凝土构件造礁、沉船造礁进行改造;B、进行大叶藻的人工移植栽培;(二)增殖大型海洋植物(1)、对无藻类的岩礁底质地带进行海带、裙带菜等大型藻类移植;(2)、对卵石地质和沙泥底质在造礁后采取捆绑海带采苗器等方 ...
【技术特征摘要】
集成化海底森林的营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海底森林底质的选择、改造海底森林底质分3类(1)岩礁底质、(2)卵石底质、(3)沙泥底质,根据不同底质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海底森林选择、改造;岩礁底质大部分岩礁底质是不需要改造的,只是对无藻类生长的岩礁进行大型藻类的人工移植;卵石底质卵石底质通过投石或投人工藻礁方式进行造礁改造;沙泥底质A、进行投石造礁、投钢筋混凝土构件造礁、沉船造礁进行改造;B、进行大叶藻的人工移植栽培;(二)增殖大型海洋植物(1)、对无藻类的岩礁底质地带进行海带、裙带菜等大型藻类移植;(2)、对卵石地质和沙泥底质在造礁后采取捆绑海带采苗器等方式移植藻类;(3)、对沙泥底质进行大叶藻的人工种植和移植。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海底森林的营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卵石底质投人工藻礁方式为(1)、构筑人工藻礁,用吊车将人工藻礁吊到船上,在投礁区用锚和绳拉好标志线; 人工渔礁,采用钢筋混凝土构件,包括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礁体(1),礁体(1)的各面体壁(2)上均设有用于使海洋生物进出的孔洞(3);(2)、顺标志线按礁间距3-8米、行间距16-24米的标准进行投放;(3)、投放时礁体逆流摆放,即有孔洞(3)的一面正对海水流向。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化海底森林的营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礁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