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打印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直写成型3d打印用石墨烯/碳纳米管/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碳化硅陶瓷具有低密度、高比强、高比模、耐高温、耐磨损和耐腐蚀等优点。近年来许多学者尝试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备复杂结构碳化硅陶瓷,但材料的性能较差尤其是脆性较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因此,强韧化便成了sic陶瓷增材制造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的强韧化方法是通过向陶瓷基体中添加微米级颗粒、晶须、纤维等增韧相来提高陶瓷材料的性能。增韧机理主要包括裂纹偏转、裂纹侨联、微裂纹等。通过上述“传统”强韧化方法来提高其强度和断裂韧性,其强韧化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
2、近年来,为了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优点结合起来,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一起被应用于复合材料中。石墨烯与碳纳米管结合使用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个石墨烯或碳纳米管,其中二维石墨烯和一维碳纳米管的三维(3d)异质杂交是防止碳质纳米材料聚集和引入碳纳米管之间协同效应的最可行方法,可以充分继承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在纳米材料中的优势。但是如何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应用于碳化硅陶瓷的3d打印直写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写成型3D打印用石墨烯/碳纳米管/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浆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52.38-61.1份碳化硅粉末、5.238-6.1份炭黑粉末、0.297-1.4份石墨烯粉末、0.594-1.75份碳纳米管粉末、29.25-39份溶剂、0.75-1份粘结剂、0.6-0.7份分散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写成型3D打印用石墨烯/碳纳米管/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粉末由平均粒径为10微米和平均粒径为1微米的碳化硅粉末组成;炭黑粉末平均粒径为5微米;石墨烯粉末厚度为1-10纳米、粒度为20-40微米;碳纳米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写成型3d打印用石墨烯/碳纳米管/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浆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52.38-61.1份碳化硅粉末、5.238-6.1份炭黑粉末、0.297-1.4份石墨烯粉末、0.594-1.75份碳纳米管粉末、29.25-39份溶剂、0.75-1份粘结剂、0.6-0.7份分散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写成型3d打印用石墨烯/碳纳米管/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粉末由平均粒径为10微米和平均粒径为1微米的碳化硅粉末组成;炭黑粉末平均粒径为5微米;石墨烯粉末厚度为1-10纳米、粒度为20-40微米;碳纳米管粉末外径为8-15纳米、长度为30-5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写成型3d打印用石墨烯/碳纳米管/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浆料,其特征在于,平均粒径10微米的碳化硅粉末与平均粒径1微米的碳化硅粉末的质量比为7: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写成型3d打印用石墨烯/碳纳米管/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所述粘结剂为海藻酸钠;所述分散剂为聚乙二醇400。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直写成型3d打印用石墨烯/碳纳米管/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写成型3d打印用石墨烯/碳纳米管/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骏,刘勇,徐海超,张景峰,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云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