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隔震楼梯栏杆构造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隔震楼梯栏杆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3023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隔震楼梯栏杆构造,所述隔震栏杆设置在楼梯的上端,同时所述楼梯的下端设置有楼梯底座,且所述隔震栏杆、楼梯和楼梯底座均同角度倾斜设置;所述楼梯底座的下端设置有隔震连接柱,所述隔震连接柱的上端设置有隔震缝,所述隔震缝设置在楼梯底座和隔震连接柱之间,且所述隔震缝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连接钢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隔震栏杆在隔震缝处水平断开,并设置成梳妆防护钢管,使其预留了结构相对位移量,同时在隔震缝的内部设置限位槽和限位钢管,从而通过缩小楼梯隔震面和隔震连接柱之间的相对位移,减少梳妆防护钢管之间的交叉或相离距离,使得其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同时也满足了安全防护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建设,具体是一种隔震楼梯栏杆构造


技术介绍

1、现有建筑设计中,存在有诸多穿越隔震层的楼梯,楼梯梯段需要在隔震缝处断开,同时楼梯上的栏杆也需要设置相应的隔震构造。公开号为cn116446550a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扶梯楼梯联合穿越隔震层的结构及方法,包括:扶梯、楼梯、上层隔震层、下层非隔震层,扶梯、楼梯的上出口与上层隔震层对接,扶梯与楼梯并排、同向且同坡度设置,扶梯、楼梯上出口底部均坐落于自下层非隔震层地面向上升起的支撑平台上;通过在非隔震层上设立支撑平台,将扶梯楼梯共同设置在支撑平台上,取消了楼梯水平隔震缝,使得楼梯自身的结构保持完整,扶梯楼梯与支撑平台、非隔震层共同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使得楼梯的可变形部位与扶梯的可变形部位合为一处,避免了楼梯的可变形部位与扶梯不可变形部位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干涉冲突,甚至产生相互损坏的情况发生。但是该方案通过滑动盖板将扶梯、楼梯的上出口与上层隔震层之间的隔震缝进行覆盖,其只是简单将楼梯水平隔震缝进行了覆盖,同时在震动时扶梯和楼梯之间存在有相互碰撞的可能性,从而易增大破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震楼梯栏杆构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震楼梯栏杆构造,包括有隔震栏杆和楼梯,所述隔震栏杆设置在楼梯的上端,且所述隔震栏杆的底部和楼梯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同时所述楼梯的下端设置有楼梯底座,且所述隔震栏杆、楼梯和楼梯底座均同角度倾斜设置

3、所述楼梯底座的下端设置有隔震连接柱,所述隔震连接柱的上端设置有隔震缝,所述隔震缝设置在楼梯底座和隔震连接柱之间,且所述隔震缝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连接钢管。

4、更进一步地讲,所述楼梯设置有多个,且相邻两个所述楼梯的端部之间通过缓冲平层进行连接,同时相邻两个所述楼梯的侧边之间通过连接立柱和隔震连接柱进行连接,所述连接立柱和隔震连接柱之间相互平行。

5、更进一步地讲,所述隔震栏杆包括有隔震栏杆扶手和栏杆立杆,所述隔震栏杆扶手平行设置在楼梯的上端,所述栏杆立杆设置在隔震缝的上端两侧,且两侧的所述隔震缝之间通过梳妆防护钢管进行连接,同时所述隔震栏杆扶手设置在栏杆立杆的上端和侧边。

6、更进一步地讲,位于所述梳妆防护钢管上端的隔震栏杆扶手的中部开设有连接活口,同时所述梳妆防护钢管的中部也开设有连接活口,所述连接活口的表面设置有圆角。

7、更进一步地讲,所述隔震缝设置在楼梯底座的内部,且所述隔震缝贯穿楼梯底座,同时所述隔震缝和楼梯之间相互平行。

8、更进一步地讲,所述隔震缝的下端设置有楼梯隔震面,所述楼梯隔震面设置在楼梯底座的下端,且所述楼梯隔震面和隔震连接柱的上端之间通过多个连接钢管进行连接。

9、更进一步地讲,所述楼梯隔震面的截面积大于隔震连接柱的截面积,且所述隔震连接柱的上端设置在楼梯隔震面的下端中部,同时所述楼梯隔震面的下端侧边设置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在隔震连接柱的侧边。

10、更进一步地讲,每个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钢管,所述限位钢管设置在限位槽朝内的一侧,且所述限位钢管朝内的一端和连接钢管的一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管的另一端和隔震连接柱的侧边进行固定连接。

11、更进一步地讲,每个所述限位钢管的端部活动设置在限位槽的内部,且所述限位钢管的端部设置有弯角,所述弯角的弯角度数设置在60-120°之间。

12、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隔震楼梯栏杆构造,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3、本专利技术的隔震楼梯栏杆构造通过将隔震栏杆在隔震缝处水平断开,并设置成梳妆防护钢管,使其预留了结构相对位移量,同时在隔震缝的内部设置限位槽和限位钢管,从而通过缩小楼梯隔震面和隔震连接柱之间的相对位移,减少梳妆防护钢管之间的交叉或相离距离,使得其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同时也满足了安全防护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震楼梯栏杆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隔震栏杆(1)和楼梯(3),所述隔震栏杆(1)设置在楼梯(3)的上端,且所述隔震栏杆(1)的底部和楼梯(3)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同时所述楼梯(3)的下端设置有楼梯底座(4),且所述隔震栏杆(1)、楼梯(3)和楼梯底座(4)均同角度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震楼梯栏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3)设置有多个,且相邻两个所述楼梯(3)的端部之间通过缓冲平层(9)进行连接,同时相邻两个所述楼梯(3)的侧边之间通过连接立柱(8)和隔震连接柱(11)进行连接,所述连接立柱(8)和隔震连接柱(11)之间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震楼梯栏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栏杆(1)包括有隔震栏杆扶手(5)和栏杆立杆(6),所述隔震栏杆扶手(5)平行设置在楼梯(3)的上端,所述栏杆立杆(6)设置在隔震缝(7)的上端两侧,且两侧的所述隔震缝(7)之间通过梳妆防护钢管(2)进行连接,同时所述隔震栏杆扶手(5)设置在栏杆立杆(6)的上端和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震楼梯栏杆构造,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梳妆防护钢管(2)上端的隔震栏杆扶手(5)的中部开设有连接活口,同时所述梳妆防护钢管(2)的中部也开设有连接活口,所述连接活口的表面设置有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隔震楼梯栏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缝(7)设置在楼梯底座(4)的内部,且所述隔震缝(7)贯穿楼梯底座(4),同时所述隔震缝(7)和楼梯(3)之间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隔震楼梯栏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缝(7)的下端设置有楼梯隔震面(10),所述楼梯隔震面(10)设置在楼梯底座(4)的下端,且所述楼梯隔震面(10)和隔震连接柱(11)的上端之间通过多个连接钢管(14)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隔震楼梯栏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隔震面(10)的截面积大于隔震连接柱(11)的截面积,且所述隔震连接柱(11)的上端设置在楼梯隔震面(10)的下端中部,同时所述楼梯隔震面(10)的下端侧边设置有多个限位槽(12),所述限位槽(12)设置在隔震连接柱(11)的侧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隔震楼梯栏杆构造,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槽(12)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钢管(13),所述限位钢管(13)设置在限位槽(12)朝内的一侧,且所述限位钢管(13)朝内的一端和连接钢管(14)的一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管(14)的另一端和隔震连接柱(11)的侧边进行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隔震楼梯栏杆构造,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钢管(13)的端部活动设置在限位槽(12)的内部,且所述限位钢管(13)的端部设置有弯角,所述弯角的弯角度数设置在60-120°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震楼梯栏杆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隔震栏杆(1)和楼梯(3),所述隔震栏杆(1)设置在楼梯(3)的上端,且所述隔震栏杆(1)的底部和楼梯(3)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同时所述楼梯(3)的下端设置有楼梯底座(4),且所述隔震栏杆(1)、楼梯(3)和楼梯底座(4)均同角度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震楼梯栏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3)设置有多个,且相邻两个所述楼梯(3)的端部之间通过缓冲平层(9)进行连接,同时相邻两个所述楼梯(3)的侧边之间通过连接立柱(8)和隔震连接柱(11)进行连接,所述连接立柱(8)和隔震连接柱(11)之间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震楼梯栏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栏杆(1)包括有隔震栏杆扶手(5)和栏杆立杆(6),所述隔震栏杆扶手(5)平行设置在楼梯(3)的上端,所述栏杆立杆(6)设置在隔震缝(7)的上端两侧,且两侧的所述隔震缝(7)之间通过梳妆防护钢管(2)进行连接,同时所述隔震栏杆扶手(5)设置在栏杆立杆(6)的上端和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震楼梯栏杆构造,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梳妆防护钢管(2)上端的隔震栏杆扶手(5)的中部开设有连接活口,同时所述梳妆防护钢管(2)的中部也开设有连接活口,所述连接活口的表面设置有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隔震楼梯栏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清罗志新姚辉周金良马振和张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