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氨氮、COD、油类污水综合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302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去除氨氮、COD、油类污水综合处理装置,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综合反应罐、二级臭氧反应罐,综合反应罐外连接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一级罐加药系统,且综合反应罐内设有催化剂盛装装置;臭氧反应罐外连接臭氧投加装置,内部设有臭氧催化剂层及筛网。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污水在综合反应罐中通过臭氧预处理除掉部分COD,去除悬浮物和油类并吹脱除氨氮,然后与臭氧回流水混合经射流器与高浓度臭氧混合形成臭氧溶气水,在臭氧反应罐中与臭氧催化剂反应进行深度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再次除去COD。整套处理装置结构紧凑、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同时处理悬浮物、油类、氨氮和COD,有效减少占地面积和体积,降低设备、污水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去除氨氮、cod、油类污水综合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难以处理的工业废水,如食品加工污水,印染废水,养殖废水等,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一般都是采用物化沉淀,厌氧加好氧分解,生物膜分解等方法,但由于各工艺处理单元都需分开进行进而实现对污水的分步骤不同的处理,设备占地较大,安装调试周期较长,不利于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使得一体化污水处理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中国技术专利2016209404880公开了一种废水的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通的原液箱、电絮凝装置、电化学装置、曝气池、沉淀池、中间水箱、过滤装置和清水箱,曝气池内部设置有三个相连通的腔体,依次为厌氧部、缺氧部、好氧部;沉淀池和曝气管之间还设有内回流管道和外回流管道,内回流管道一端与曝气池和沉淀池之间的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曝气池的缺氧部连通,外回流管道一端与沉淀池连通,另一端与曝气池的厌氧部连通。但该技术方案也是将几种工艺进行排列组合进行连接,与常规气浮、臭氧还是吹脱塔处理方案一样,都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和体积,造成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除氨氮、COD、油类污水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综合反应罐(100)、二级臭氧反应罐(200),所述综合反应罐(100)外连接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一级罐加药系统(106),且综合反应罐(100)内设有催化剂盛装装置(105);所述臭氧反应罐(200)外连接臭氧投加装置,内部设有臭氧催化剂层及筛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氨氮、COD、油类污水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罐加药系统(106)设置在综合反应罐(100)的进水端,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包括微纳米溶气泵(102)、空压机(103),所述空压机(103)将空气、臭氧反应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氨氮、cod、油类污水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综合反应罐(100)、二级臭氧反应罐(200),所述综合反应罐(100)外连接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一级罐加药系统(106),且综合反应罐(100)内设有催化剂盛装装置(105);所述臭氧反应罐(200)外连接臭氧投加装置,内部设有臭氧催化剂层及筛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氨氮、cod、油类污水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罐加药系统(106)设置在综合反应罐(100)的进水端,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包括微纳米溶气泵(102)、空压机(103),所述空压机(103)将空气、臭氧反应罐(200)尾气管排出的臭氧混合并压入微纳米溶气泵(102),所述微纳米溶气泵(102)再将混合气体、综合反应罐(100)处理后的污水混合后泵入综合反应罐(100)的进水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氨氮、cod、油类污水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反应罐(100)内部中央设有排污管(104),经综合反应罐(100)处理的悬浮物和油类从排污管(104)顶部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氨氮、cod、油类污水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盛装装置(105)与罐体可拆卸安装,所述催化剂盛装装置(105)下端小上端宽,所述催化剂盛装装置(105)单层或多层均匀分散于罐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薇霖曾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津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