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改善生池化污泥沉降性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1、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在沉淀池中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生化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2、目前,国内大部分污水厂的活性污泥废水处理系统普遍存在着生化池污泥沉降性较差的问题,进而引发沉淀池负荷过高、污泥浓度居高不下、出水水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改善生池化污泥沉降性,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改善生池化污泥沉降性的系统和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系统可借助旋流分离器实现对重质污泥和轻质污泥的分选,从而有效改善生池化污泥沉降性;且该系统可通过控制模块实现自动化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改善生化池污泥沉降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器的圆柱段直径为100~300mm;所述旋流分离器的圆柱段高度为100~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器的锥段长度为1000~1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器的入口为方形,边长为13~9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器的溢流口内径为40~70mm;所述旋流分离器的溢流管深入长度为50~270mm;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改善生化池污泥沉降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器的圆柱段直径为100~300mm;所述旋流分离器的圆柱段高度为100~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器的锥段长度为1000~1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器的入口为方形,边长为13~9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器的溢流口内径为40~70mm;所述旋流分离器的溢流管深入长度为50~270mm;所述旋流分离器的溢流口壁厚为1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