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联机模式调控方法、装置和多联机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多联机模式调控方法、装置和多联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2730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联机模式调控方法、装置和多联机,外机接收到启动指令后,获取多联机所在时空数据和环境数据,并将所述时空数据和环境数据,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多联机模式智能选择模型中,得到外机的预测运行模式,根据所述预测运行模式及用户需求,调控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解决了用户基于不同环境状态下制冷制热需求差异性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具体涉及一种多联机模式调控方法、装置和多联机


技术介绍

1、多联机系统可以通过多台外机并联同时连接多个内机空调,能够同时满足多个用户的使用需求。多联机模式存在制冷、制热、送风等模式,一个系统外机模式只能运行一种模式,即多台内机模式要相同。

2、多联机空调存在多种模式判定方法,主从模式(多联机以主内机模式为主,从内机不能切换模式),先开/后开优先(比如整个多联机系统中第一台内机开机的运行模式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模式)等。对用户使用造成一定操作问题,特别是季节交替时,主从判断等模式,用户不能很好分辨多联机主从内机,导致用户想进行模式切换失败;先开/后开优先可能存在模式冲突,都不能满足用户对空调的实时制冷制热需求,影响了多联机系统的正常使用。

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方法,在开启空调时,获取室外环境温度。通过判断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处于预设的温度区间;当室外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的温度区间时,根据开启的各室内机的运行情况,确定多联机系统的运行模式:1、即存在已开启内机且优先级高,则以已开启内机模式为主(模式判断方法类似主从模式);2、模式切换方法也以设置当前内机为最高优先级再以选择的模式为空调运行模式。若存在内机优先级一致且都为最高级会导致模式冲突问题,且用户存在使用偏向问题,固定的预设区间会与部分用户制冷制热需求不一致。

4、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另一种方法,在多联机开机后,周期性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判断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是否落入预设温度范围;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落入所述预设温度范围,则周期性统计已开启室内机的运行模式;在室内机出现异模式时,通过已开启室内机的运行模式共同确定整个多联机系统的运行模式,而不采取先入为主的控制方式。该方法通过投票(少数服从多数)方法确定多联机系统模式。存在部分使用环境下(如办公区域),投票法不合适,且固定的预设区间会与部分用户制冷制热需求不一致。

5、以上两种方法都需要空调开机时用户手动调节初始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多联机模式调控方法、装置和多联机,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多联机开机时,需要用户手动调节初始模式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联机模式调控方法,包括:

4、外机接收到启动指令后,获取多联机所在时空数据和环境数据;

5、将所述时空数据和环境数据,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多联机模式智能选择模型中,得到外机的预测运行模式;

6、根据所述预测运行模式及用户需求,调控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

7、优选地,所述多联机模式智能选择模型根据从全国范围内历史采集的时空数据和环境数据训练得到,并通过对当前用户的历史使用数据进行增量学习,对训练得到的模型进行模型参数的优化。

8、优选地,所述获取多联机所在的时空数据和环境数据,具体为:

9、通过数据传输单元获取多联机所在的时空信息,所述时空信息至少包括:经度信息、纬度信息、月份信息;

10、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多联机所在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至少包括: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

11、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预测运行模式及用户需求,调控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包括:

12、若所述预测运行模式与最近一次历史运行模式相同,则控制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为所述预测运行模式;

13、若所述预测运行模式与最近一次历史运行模式不同,则根据用户需求控制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

14、优选地,若所述多联机与线控器相连,且用户在所述线控器上选择了ai模式,所述根据所述预测运行模式及用户需求,调控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具体为:

15、根据当前内机运行模式,同时根据所述预测运行模式及用户需求,调控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

16、优选地,所述根据当前内机运行模式,同时根据所述预测运行模式及用户需求,调控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包括:

17、若当前内机运行模式为送风,则进入ai模式;

18、若当前内机运行模式为除湿,且所述预测运行模式为制冷,则保持外机当前运行模式不变;

19、若当前内机运行模式为除湿,但所述预测运行模式为制热,则根据用户需求控制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

20、若当前内机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且所述预测运行模式为制冷,则保持外机当前运行模式不变;

21、若当前内机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但所述预测运行模式为制热,则根据用户需求控制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

22、若当前内机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且所述预测运行模式为制冷,则保持外机当前运行模式不变;

23、若当前内机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但所述预测运行模式为制冷,则根据用户需求控制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

24、优选地,所述根据用户需求控制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包括:

25、输出是否更改当前模式的提示信息;

26、若用户选择是,则控制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为所述预测运行模式;

27、若用户选择否,则控制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为最近一次历史运行模式。

28、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29、若用户选择否,保存当前多联机所在时空数据和环境数据及运行模式,并将保存的数据传输给所述多联机模式智能选择模型进行学习。

30、优选地,所述若当前内机运行模式为送风,则进入ai模式,具体为:

31、若所述预测运行模式与当前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相同,则控制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为所述预测运行模式;

32、若所述预测运行模式与当前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不同,则根据用户需求控制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

33、优选地,所述根据用户需求控制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包括:

34、若当前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但所述预测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输出是否切换为制冷模式的提示信息;

35、若用户选择是,控制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

36、若用户选择否,控制外机保持当前的运行模式不变;

37、若当前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但所述预测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输出是否切换为制热模式的提示信息;

38、若用户选择是,控制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

39、若用户选择否,控制外机保持当前的运行模式不变。

40、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41、当用户选择是后,控制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但在预设时间内又选择了退出ai模式,输出是否切换为制热模式的二次确认信息,若用户选择是,则控制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否则,退出ai模式;

42、当用户选择是后,控制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但在预设时间内又选择了退出ai模式,输出是否切换为制冷模式的二次确认信息,若用户选择是,则控制外机的实际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联机模式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联机所在的时空数据和环境数据,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测运行模式及用户需求,调控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多联机与线控器相连,且用户在所述线控器上选择了AI模式,所述根据所述预测运行模式及用户需求,调控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具体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内机运行模式,同时根据所述预测运行模式及用户需求,调控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需求控制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当前内机运行模式为送风,则进入AI模式,具体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需求控制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2.一种多联机模式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3.一种多联机,其特征在,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联机模式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联机所在的时空数据和环境数据,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测运行模式及用户需求,调控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多联机与线控器相连,且用户在所述线控器上选择了ai模式,所述根据所述预测运行模式及用户需求,调控外机的实际运行模式,具体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内机运行模式,同时根据所述预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泽琼赵柏扬倪毅陈宗衍余凯熊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