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82411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包括光伏组件、清洁机构、配电箱和电力负载;光伏组件包括固定架、支撑框架和光伏电板;固定架与光伏电板之间还设有调节件,以使得光伏电板可完成30‑60度的倾角变化;清洁机构包括连接杆、基座、清刷件、吸尘件、洗刷件、擦拭件和驱动件;控制器携带对电器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功能以及对单体光伏发电量、光伏发电总量以及电力负载分电量统计记录的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携带和安装、适应性更加广泛;同时高效清理清洁提高了光伏电板光生伏特效应的发电效果,实时完成对变配电设备等的设备运行监测以及发电用电情况,合理高效地完成了分布式光伏新能源电网的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网、光伏储能,具体涉及一种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持续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在随之增长,我国的电网建设也开始走向智能化。未来,随着智能化电网的高速发展,智能电网中将遍布各种形式的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帮助每一度电承载更多的减碳能力,让绿色能源成为能源主要的供给来源,推进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而光伏发电系统根据是否并网可分为并网式光伏发电系统和独立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式光伏发电系统主要是指接入电网运行、接受电网调度的光伏系统,如各种集中式或者分布式的光伏电站。独立式光伏发电系统主要是指各种独立于电网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如太阳能路灯、农村户用光伏电源等。蓄电池储能式目前技术发展成熟、应用广泛、成本较低的储能技术。其中以铅酸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的独立式光伏发电产品已经商业化应用,近年来随着锂电池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本的降低,以锂电池构建的储能装置是目前研究热点。

2、如图1所示,即为光伏发电示意图。太阳光照射到pn结构材料上,由光生伏特效应而激发电子空穴聚集,连同外电路形成直流电流,由原理可见光伏发电就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国家能源局对于分布式光伏的定义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指在用户所在场地或附近建设运行,以用户侧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网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光伏电板设置在用户屋顶侧时,不同用户的屋顶(厂房、畜牧场、科技园等)结构不同,具体而言即是长度不同,传统的光伏电板辅助安装采用焊接结构,费时费力,搬运耗材麻烦,工期较长。同时光伏电板设置在户外经常容易堆积灰尘,而灰尘的积聚大大影响了生伏特效应。在用户侧传统的清理方式都是用户采用抹布或清灰掸子进行清理,这种方式费事费力,对于较低位置的光伏电板还容易处理,但是对于屋顶侧的光伏电板来讲,清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现有技术的光伏电板清理也出现了自动化清理的结构,但是对于光伏电板的清理清洁效果不佳,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非常不利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推广应用。

3、进一步讲,根据国家电网的要求分布式电源分为两大类,其中第一大类为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且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mw的分布式电源。第二大类具体为两种,其一是10kv电压等级接入且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超过6mw,年自发自用电量大于50%的分布式电源;其二是35kv电压等级接入,年自发自用大于50%的分布式电源。现有技术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用配电箱结构简单,不够智能化。进一步分析即是配电箱无法实时地完成对变配电设备等的设备运行监测,不利于用户侧业主以及电网侧管理员的实时动态信息的了解。如果用户侧的光伏发电系统出现故障,用户侧缺少专业维修人员,电网侧缺少故障信息警示和了解,无法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维修,很可能造成大面积的停电等现象。同时基于现有技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运营,用户侧和电网侧对于每天的单体光伏发电量、发电总量、用户用电量,可能存在的储能电量,以及后期作为盈利点的光伏并网上网电量无法做到实时的参数记录和了解,存在电量多余损失或电量不足停电的风险,大大降低了光伏发电使用的作业效率,也即是无法合理、高效地完成分布式光伏新能源电网的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现有技术新能源电网光伏储能使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组装式结构便于携带和安装、适应性更加广泛、高效清理清洁提高光伏电板光生伏特效应的发电效果、实时完成对变配电设备等的设备运行监测以及发电用电情况、合理高效完成分布式光伏新能源电网安全使用的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包括光伏组件、清洁机构、配电箱和电力负载;

4、所述光伏组件为多组,且每组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固定架、支撑框架和光伏电板;所述固定架为左右对称分布的两组,分别固定安装于房屋墙面;所述支撑框架左右分布,且内部通过纵横交错分布的龙骨分为一个个安装腔;所述光伏电板由若干个电板单元组成,且电板单元适配安装于所述安装腔,相邻之间的电板单元通过电线串联保持首尾连接;所述固定架与光伏电板之间还设有调节件,以使得光伏电板可完成30-60度的倾角变化;

5、所述清洁机构包括连接杆、基座、清刷件、吸尘件、洗刷件、擦拭件和驱动件;所述连接杆为多个,且首尾连接于两侧固定架之间形成支撑臂;所述基座可移动地设置于两个连接臂之间,且通过所述驱动件完成移动作业;所述清刷件包括第一转轴、毛刷;所述第一转轴垂直于支撑臂,且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内,所述毛刷均匀分布地设置于第一转轴;所述吸尘件用于将毛刷清理出的灰尘气流进行集中吸附并净化;所述洗刷件设置于吸尘件一侧,且包括第二转轴、清洁海绵;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并与第一转轴保持平行,所述清洁海绵具有预设量的湿度且套设安装于第二转轴;所述擦拭件用于对湿度清洁后光伏电板面进行擦干处理;

6、所述配电箱与光伏电板通过电线连接,且内设有汇流设备、逆变器、变配电设备;配电箱内还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携带对电器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功能以及对单体光伏发电量、光伏发电总量以及电力负载分电量统计记录的功能;

7、所述电力负载为用户侧用电设备、光伏并网上网端、储能设备的任一种以及组合。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为横板、竖板和斜板焊接而成的直接三角形框架结构,且支撑框架与斜板上端通过转轴连接;斜板上位于支撑框架上方设有安装孔。

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件包括基板、电动液压伸缩杆和连接座;所述基板设置于横板与竖板之间,且与斜板保持平行;所述连接座为凹型结构,且设置于支撑框架背侧,所述电动液压伸缩杆一端与基板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座通过销轴保持铰接。

1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一侧设有移动槽;基座一侧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可沿移动槽移动;所述连接杆一端还设有连接凸、另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凸与相邻连接杆的连接槽匹配安装;其中最左侧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凸插入左侧固定架斜板的安装孔,最右侧的连接杆通过固紧螺栓贯穿右侧斜板的安装孔、连接槽保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凸一侧还设有导向柱,在连接槽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柱与导向槽匹配安装。

11、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相邻连接杆之间还设有固紧结构,所述固紧结构包括固紧杆、拉簧;所述固紧杆贯穿连接杆设置,且底端设有斜面端,其中斜面端位于连接槽内,所述拉簧套设安装于固定杆位于连接杆外侧的部位;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凸上也设有斜面端,且一侧还设有卡孔,所述卡孔与固紧杆适配安装,完成相邻两个连接杆的卡紧安装作业。

12、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尘件包括吸尘室、吸尘风机、活性炭包和过滤棉;所述吸尘室设置于基座内,且底端设有进风口、两侧设有出风口;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清洁机构、配电箱和电力负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为横板、竖板和斜板焊接而成的直接三角形框架结构,且支撑框架与斜板上端通过转轴连接;斜板上位于支撑框架上方设有安装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基板、电动液压伸缩杆和连接座;所述基板设置于横板与竖板之间,且与斜板保持平行;所述连接座为凹型结构,且设置于支撑框架背侧,所述电动液压伸缩杆一端与基板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座通过销轴保持铰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一侧设有移动槽;基座一侧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可沿移动槽移动;所述连接杆一端还设有连接凸、另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凸与相邻连接杆的连接槽匹配安装;其中最左侧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凸插入左侧固定架斜板的安装孔,最右侧的连接杆通过固紧螺栓贯穿右侧斜板的安装孔、连接槽保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凸一侧还设有导向柱,在连接槽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柱与导向槽匹配安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连接杆之间还设有固紧结构,所述固紧结构包括固紧杆、拉簧;所述固紧杆贯穿连接杆设置,且底端设有斜面端,其中斜面端位于连接槽内,所述拉簧套设安装于固定杆位于连接杆外侧的部位;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凸上也设有斜面端,且一侧还设有卡孔,所述卡孔与固紧杆适配安装,完成相邻两个连接杆的卡紧安装作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件包括吸尘室、吸尘风机、活性炭包和过滤棉;所述吸尘室设置于基座内,且底端设有进风口、两侧设有出风口;所述活性炭包和过滤棉自下向上依次设置于吸尘室内;所述吸尘风机通过支架设置于吸尘室,并位于出风口与过滤棉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件包括套筒、套杆、按压板和麂皮布层;所述套筒设置于基座,所述套杆转动安装于套筒内,所述按压板通过轴承与套杆连接,且与第一转轴平行设置;所述麂皮布层包覆安装于按压板;第一转轴一侧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二转轴一侧安装有第二齿轮;在基座内还设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保持啮合传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座、驱动轴、驱动电机、转动盘、钢丝绳、挂钩和卡扣;所述驱动座卡嵌安装于斜板,所述驱动轴可转动地设置于驱动座内,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驱动座,且输出轴与驱动轴连接;所述转动盘设置于驱动轴,所述钢丝绳一端缠绕在转动盘,另一端连接所述挂钩;所述卡扣设置于基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LED数显屏、信号采集器、信号接收器、信号处理器以及信号储存器;所述LED数显屏设置于配电箱外侧壁,且用于实时显示设备运行状态信息以及光伏发电量、用电量的参数信息;所述信号采集器用于采集配电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信息以及光伏发电量的参数信息;所述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信号采集器对单体光伏发电量M的信息,并以天为单位记录M1、M2…Mn的值形成电量库子集,并汇总当天光伏发电量参数ML;所述信号处理器通过对比用户侧用电量Y1、储能设备的储能电量Y2并在预设算法公式的解析处理下得出光伏并网上网端的电量Y3;所述信号储存器用于采集数据和发、用电数据参数以xml格式进行数据保存;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网络传输模块;所述网络传输模块采用5G网络传输协议,将信号存储的信号数据传输给云后台终端,其中云后台终端为PC端,工作人员可通过账号、密码登录并访问云端数据库,及时了解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电箱内还设有安监结构;其中所述安监结构包括火灾检测探头、高压气瓶、介质瓶、喷射头;所述火灾检测探头设置于配电箱内,用于实时检测火灾信号;所述高压气瓶、介质瓶平行设置于配电箱内,且高压气瓶通过防爆软管与介质瓶连接;介质瓶中存储有干粉灭火介质;所述喷射头设置于介质瓶的输出端,防爆软管和喷射头上均设有电磁开关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清洁机构、配电箱和电力负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为横板、竖板和斜板焊接而成的直接三角形框架结构,且支撑框架与斜板上端通过转轴连接;斜板上位于支撑框架上方设有安装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基板、电动液压伸缩杆和连接座;所述基板设置于横板与竖板之间,且与斜板保持平行;所述连接座为凹型结构,且设置于支撑框架背侧,所述电动液压伸缩杆一端与基板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座通过销轴保持铰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一侧设有移动槽;基座一侧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可沿移动槽移动;所述连接杆一端还设有连接凸、另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凸与相邻连接杆的连接槽匹配安装;其中最左侧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凸插入左侧固定架斜板的安装孔,最右侧的连接杆通过固紧螺栓贯穿右侧斜板的安装孔、连接槽保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凸一侧还设有导向柱,在连接槽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柱与导向槽匹配安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连接杆之间还设有固紧结构,所述固紧结构包括固紧杆、拉簧;所述固紧杆贯穿连接杆设置,且底端设有斜面端,其中斜面端位于连接槽内,所述拉簧套设安装于固定杆位于连接杆外侧的部位;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凸上也设有斜面端,且一侧还设有卡孔,所述卡孔与固紧杆适配安装,完成相邻两个连接杆的卡紧安装作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件包括吸尘室、吸尘风机、活性炭包和过滤棉;所述吸尘室设置于基座内,且底端设有进风口、两侧设有出风口;所述活性炭包和过滤棉自下向上依次设置于吸尘室内;所述吸尘风机通过支架设置于吸尘室,并位于出风口与过滤棉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网用光伏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件包括套筒、套杆、按压板和麂皮布层;所述套筒设置于基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仁贵赵春程雯李鹏刘涛卫一民买东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立多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