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药液添加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药液添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2345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液添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药液添加设备,包括主筒,主筒呈内部中空的壳筒状,主筒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仓,缓冲仓呈内部中空的密封壳体状,主筒和缓冲仓连接处开设有圆通孔,圆通孔使主筒和缓冲仓贯通连接,圆通孔内设置有第一开关阀,缓冲仓固定于支撑台上,缓冲仓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波纹管,波纹管均可沿竖直方向进行伸缩折叠;第一圆盘于主筒内往复升降移动,对主筒内药液不断进行分流,使主筒内药液进行均匀混合;第一圆盘及第二圆盘贴合后,通过控制第一圆盘及第二圆盘的下移量,进而控制波纹管的伸长量,根据波纹管的伸长量控制添加进入药瓶内药液的量,可同时对多个药液瓶内药液进行添加,提高药液灌瓶的添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液添加,具体涉及一种药液添加设备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部分药液需由两种不同药液混合加水稀释后再进行使用,如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其由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两种药液混合组成,在使用前,需要将两种药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而为了便于药液的注射使用,需将混合溶液再重新灌装添加进入药瓶内,便于后续注射过程中进行抽取使用;而现有的药液添加设备中大多存在着一次仅能对一个药瓶内添加混合后的药液,药液添加效率低,且存在着不便于精准控制添加至药瓶内药液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液添加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多存在着一次仅能对一个药瓶内添加混合后的药液,药液添加效率低,且存在着不便于精准控制添加至药瓶内药液量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药液添加设备,包括主筒,主筒呈内部中空的壳筒状,主筒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仓,缓冲仓呈内部中空的密封壳体状,主筒和缓冲仓连接处开设有圆通孔,圆通孔使主筒和缓冲仓贯通连接,圆通孔内设置有第一开关阀,缓冲仓固定于支撑台上,缓冲仓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波纹管,波纹管均可沿竖直方向进行伸缩折叠,波纹一端伸入缓冲仓内部,波纹管另一端穿过支撑台台面向下延伸,波纹管下端均固定有接口头,接口头内均设置第二开关阀,波纹管上端均设置第三开关阀,各接口头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支撑台下设有控制连接板稳定移动的平衡单元。

4、主筒周壁两侧固定有一对对称放置的导流管,导流管两端均呈开口状,导流管一端均与主筒内部贯通连接,主筒上端固定有注水管,注水管一端伸入主筒内,主筒内设有第一圆盘,第一圆盘周壁与主筒内壁贴合,第一圆盘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分流槽,主筒内设有同轴线放置的第二圆盘,第二圆盘位于第一圆盘正上方且可对第一圆盘中分流槽进行盖封。

5、主筒内转动连接有同轴线放置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穿过第一圆盘并与第一圆盘螺纹齿合连接,主筒内设固定有同轴向放置的第一滑杆,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均滑动套于第一滑杆。

6、第二圆盘内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卡接有转动块,转动块套设于第一螺纹杆上并与其螺纹齿合连接,转动槽周壁开设有第一凹槽,转动块上开设有相适配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可与第二凹槽贯通连接,转动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第一伸缩气缸伸缩杆上固定有连接件,连接件上固定有卡块,卡块可插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

7、支撑台上固定有一对侧板,侧板上端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固定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螺纹杆上端固定。

8、第二圆盘直径小于第一圆盘直径,且第二圆盘上端面呈圆弧面状,圆弧面均由第二圆盘中心轴线向主筒内壁方向呈倾斜向下放置。

9、主筒周壁的两侧通过连接块固定有一对内部中空的副筒,副筒均与主筒呈同轴向放置,导流管均由副筒向主筒呈倾斜向下放置状态,导流管两端均使主筒与副筒内部贯通连接。

10、副筒内均均滑动连接有同轴线放置的第三圆盘,第三圆盘均与副筒内壁贴合。

11、副筒内均转动连接有同轴向放置的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中心轴线均与副筒中心轴线呈偏心放置状态,第二螺纹杆均穿过第三圆盘并与其螺纹齿合连接,第二螺纹杆正上方均设有同轴线放置的第一齿轮,两第一齿轮之间套设有环形同步齿带,第一齿轮上均套设于同轴线放置的转轴周壁上,任一转轴与第二螺纹杆固定,另一转轴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二螺纹杆之间设置有变速器,变速器输入端与转轴固定,变速器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固定,变速器固定于副筒上。

12、第一螺纹杆上固定套设有同轴线放置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位于转动电机与主筒之间,第二齿轮位于环形同步齿带的环内,第二齿轮与环形同步齿带齿合连接。

13、第一齿轮均设为转动套设于转轴上,第一齿轮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三凹槽,转轴上均开设有相适配的第四凹槽,第三凹槽均可与第四凹槽贯通连接,第一齿轮正上方均设有插销杆,插销杆均可插入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之间,侧板上均固定安装有驱动插销杆升降的第二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输出端均与插销杆固定。

14、副筒上端均设有注液孔,注液孔处均固定安装有漏斗。

15、支撑台下端面固定有一对对称放置的第二滑杆,第二滑杆均穿过连接板并与连接板滑动连接。

16、第二滑杆上均套设有同轴线放置的弹簧,弹簧一端均与支撑台台面下端固定,弹簧另一端均与连接板固定,支撑台台面下端面固定有一对竖直向下放置的第三伸缩气缸,第三伸缩气缸上固定有挡条,挡条一端均位于连接板上端面上。

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8、1、本专利技术通过主筒、缓冲仓、圆通孔、支撑台、波纹管、接口头、连接板、平衡单元、导流管、第一圆盘、分流槽、第二圆盘、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第三开关阀的设置,第一圆盘与第二圆盘分离后,将第一圆盘于主筒内往复升降移动,对主筒内药液不断进行分流,使主筒内药液进行均匀混合;第一圆盘及第二圆盘贴合后,通过控制第一圆盘及第二圆盘的下移量,进而控制波纹管的伸长量,根据波纹管的伸长量控制添加进入药瓶内药液的量,可同时对多个药液瓶内药液进行添加,提高药液灌瓶的添加效率;

19、2、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螺纹杆、第一滑杆、转动块、第一圆盘、第二圆盘、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伸缩气缸、连接件、卡块的设置,实现便于自动控制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的移动,并对第二圆盘的移动与否进行选择性控制的目的;

20、同时通过第一圆盘及第二圆盘直径大小关系的配合设置,可以少量水进入第一圆盘上端面、主筒内壁及第二圆盘周壁形成的环形槽内,然后驱动第一圆盘及第二圆盘同步下移,带动环形槽内水沿主筒内壁下移,对主筒内壁残余药液进行清洗,且清洗过程中,无需对主筒内灌满水而进行清洗,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1、3、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环形同步齿带、转轴、变速器、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第二伸缩气缸、插销杆的配合设置,可对主筒内第一圆盘、第二圆盘的驱动以及副筒内第三圆盘驱动进行联动控制,且对转动电机驱动第三圆盘的上料驱动进行选择性控制,避免第一螺纹杆驱动第一圆盘往复升降时造成第三圆盘的移动;

22、4、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滑杆、弹簧、第三伸缩气缸、挡条的配合设置,可保持连接板稳定的水平移动,保持各波纹管具有相同的伸长量,且当波纹管内药液均添加进入药瓶后,可及时对波纹管进行收缩折叠复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药液添加设备,包括主筒(3),其特征在于,主筒(3)呈内部中空的壳筒状,主筒(3)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仓(21),缓冲仓(21)呈内部中空的密封壳体状,主筒(3)和缓冲仓(21)连接处开设有圆通孔(31),圆通孔(31)使主筒(3)和缓冲仓(21)贯通连接,圆通孔(31)内设置有第一开关阀,缓冲仓(21)固定于支撑台(1)上,缓冲仓(21)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波纹管(22),波纹管(22)均可沿竖直方向进行伸缩折叠,波纹一端伸入缓冲仓(21)内部,波纹管(22)另一端穿过支撑台(1)台面向下延伸,波纹管(22)下端均固定有接口头(23),接口头(23)内均设置第二开关阀,波纹管(22)上端均设置第三开关阀,各接口头(23)之间通过连接板(24)固定连接,支撑台(1)下设有控制连接板(24)稳定移动的平衡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液添加设备,其特征在于,主筒(3)内转动连接有同轴线放置的第一螺纹杆(11),第一螺纹杆(11)穿过第一圆盘(12)并与第一圆盘(12)螺纹齿合连接,主筒(3)内设固定有同轴向放置的第一滑杆(13),第一圆盘(12)和第二圆盘(14)均滑动套于第一滑杆(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液添加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圆盘(14)直径小于第一圆盘(12)直径,且第二圆盘(14)上端面呈圆弧面状,圆弧面均由第二圆盘(14)中心轴线向主筒(3)内壁方向呈倾斜向下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液添加设备,其特征在于,主筒(3)周壁的两侧通过连接块固定有一对内部中空的副筒(4),副筒(4)均与主筒(3)呈同轴向放置,导流管(7)均由副筒(4)向主筒(3)呈倾斜向下放置状态,导流管(7)两端均使主筒(3)与副筒(4)内部贯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液添加设备,其特征在于,副筒(4)内均转动连接有同轴向放置的第二螺纹杆(5),第二螺纹杆(5)中心轴线均与副筒(4)中心轴线呈偏心放置状态,第二螺纹杆(5)均穿过第三圆盘(6)并与其螺纹齿合连接,第二螺纹杆(5)正上方均设有同轴线放置的第一齿轮(8),两第一齿轮(8)之间套设有环形同步齿带(9),第一齿轮(8)上均套设于同轴线放置的转轴周壁上,任一转轴与第二螺纹杆(5)固定,另一转轴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二螺纹杆(5)之间设置有变速器(10),变速器(10)输入端与转轴固定,变速器(10)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5)固定,变速器(10)固定于副筒(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液添加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螺纹杆(11)上固定套设有同轴线放置的第二齿轮(181),第二齿轮(181)位于转动电机(18)与主筒(3)之间,第二齿轮(181)位于环形同步齿带(9)的环内,第二齿轮(181)与环形同步齿带(9)齿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液添加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齿轮(8)均设为转动套设于转轴上,第一齿轮(8)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三凹槽(81),转轴上均开设有相适配的第四凹槽,第三凹槽(81)均可与第四凹槽贯通连接,第一齿轮(8)正上方均设有插销杆(20),插销杆(20)均可插入第三凹槽(81)和第四凹槽之间,侧板(2)上均固定安装有驱动插销杆(20)升降的第二伸缩气缸(19),第二伸缩气缸(19)输出端均与插销杆(20)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液添加设备,其特征在于,副筒(4)上端均设有注液孔,注液孔处均固定安装有漏斗(4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液添加设备,其特征在于,平衡单元包括固定于支撑台(1)下端面的一对对称放置的第二滑杆(25),第二滑杆(25)均穿过连接板(24)并与连接板(24)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液添加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滑杆(25)上均套设有同轴线放置的弹簧(26),弹簧(26)一端均与支撑台(1)台面下端固定,弹簧(26)另一端均与连接板(24)固定,支撑台(1)台面下端面固定有一对竖直向下放置的第三伸缩气缸(27),第三伸缩气缸(27)上固定有挡条,挡条一端均位于连接板(24)上端面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药液添加设备,包括主筒(3),其特征在于,主筒(3)呈内部中空的壳筒状,主筒(3)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仓(21),缓冲仓(21)呈内部中空的密封壳体状,主筒(3)和缓冲仓(21)连接处开设有圆通孔(31),圆通孔(31)使主筒(3)和缓冲仓(21)贯通连接,圆通孔(31)内设置有第一开关阀,缓冲仓(21)固定于支撑台(1)上,缓冲仓(21)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波纹管(22),波纹管(22)均可沿竖直方向进行伸缩折叠,波纹一端伸入缓冲仓(21)内部,波纹管(22)另一端穿过支撑台(1)台面向下延伸,波纹管(22)下端均固定有接口头(23),接口头(23)内均设置第二开关阀,波纹管(22)上端均设置第三开关阀,各接口头(23)之间通过连接板(24)固定连接,支撑台(1)下设有控制连接板(24)稳定移动的平衡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液添加设备,其特征在于,主筒(3)内转动连接有同轴线放置的第一螺纹杆(11),第一螺纹杆(11)穿过第一圆盘(12)并与第一圆盘(12)螺纹齿合连接,主筒(3)内设固定有同轴向放置的第一滑杆(13),第一圆盘(12)和第二圆盘(14)均滑动套于第一滑杆(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液添加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圆盘(14)直径小于第一圆盘(12)直径,且第二圆盘(14)上端面呈圆弧面状,圆弧面均由第二圆盘(14)中心轴线向主筒(3)内壁方向呈倾斜向下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液添加设备,其特征在于,主筒(3)周壁的两侧通过连接块固定有一对内部中空的副筒(4),副筒(4)均与主筒(3)呈同轴向放置,导流管(7)均由副筒(4)向主筒(3)呈倾斜向下放置状态,导流管(7)两端均使主筒(3)与副筒(4)内部贯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液添加设备,其特征在于,副筒(4)内均转动连接有同轴向放置的第二螺纹杆(5),第二螺纹杆(5)中心轴线均与副筒(4)中心轴线呈偏心放置状态,第二螺纹杆(5)均穿过第三圆盘(6)并与其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杨青郑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心卫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