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电炉炉衬及其砌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8230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化电炉炉衬及其砌筑方法,涉及碳化电炉技术领域,包括:找平层、炉底和炉墙;所述找平层由耐火混凝土铺设;所述炉底的1~5层为永久层,采用铝镁碳砖砌筑;6~9层为过渡层,采用低碳镁碳砖砌筑;10~12层为工作层,采用改性镁碳砖砌筑;1~12层炉底砌体与炉壳之间留设有膨胀缝,采用捣打料填充;所述炉墙的13~45层均采用改性镁碳砖砌筑,13~45层炉墙砌体与炉壳之间留设有膨胀缝,采用碳化硅‑碳质捣打料填充。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碳化电炉炉衬的炉底由球型底改为水平底,炉墙改为单砖模块结构,有利于增加砌体稳定性、在线监测、预判炉墙炉衬浸蚀情况;快速更换烧损炉墙、炉底工作层砌体;有效降低砌筑难度及质量控制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企业中的碳化电炉炉衬砌筑,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电炉炉衬及其砌筑方法


技术介绍

1、中国四川省西南部地区钛资源储量占全国储量的90%以上,某钢厂长期致力于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原开发的工艺技术对钛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原矿中约有50%的钛进入了某钢特有的高炉渣中;急需解决废弃高炉渣长期堆存带来的环保和钛资源闲置的问题。某钢高炉渣提钛技术已形成了实验室科研成果,未能实现产业化,主要是受制于大型的产业化装备,而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型装备的成熟应用先例。产业化核心装备为提钛碳化炉,其核心技术之一是炉衬砌筑技术。

2、高温碳化电炉是某钢以高钛型高炉渣为原料冶炼碳化渣新工艺的电冶金重要设备。采用分批加料、间断冶炼操作工艺:即通过渣罐车运入熔融态高炉渣,倾翻热装入炉,还原剂则通过炉顶多点布料预配入炉,再将低电压、高电流输送到碳化电炉电极上,经电极周围炉料间电阻热和电极末端产生的电弧热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形成炉内高温反应区,进行熔炼化学反应;此装置解决废弃高炉渣长期堆存带来的环保和钛资源闲置的问题,实现废渣资源化和循环经济,摸索出高炉渣提钛产业化。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电炉炉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电炉炉衬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找平层、炉底和炉墙;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电炉炉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底砌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碳化电炉炉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12层炉底砌体与炉壳之间留设有膨胀缝的间隙为115~125mm;所述第13~26层炉墙砌体与炉壳之间留设有膨胀缝的间隙为75~85mm;第27~45层炉墙砌体与炉壳之间留设有膨胀缝的间隙为65~7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电炉炉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墙上开设有出渣口;所述出渣口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出渣口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电炉炉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电炉炉衬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找平层、炉底和炉墙;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电炉炉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底砌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碳化电炉炉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12层炉底砌体与炉壳之间留设有膨胀缝的间隙为115~125mm;所述第13~26层炉墙砌体与炉壳之间留设有膨胀缝的间隙为75~85mm;第27~45层炉墙砌体与炉壳之间留设有膨胀缝的间隙为65~7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电炉炉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墙上开设有出渣口;所述出渣口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出渣口通道、内渣口、外渣口;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电炉炉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墙砌体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电炉炉衬,其特征在于,所述1~12层炉底砌体的砌筑质量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将国涂修利龙飞虎李冬梅黄德胜苟志远黄家旭王跃峰王平李玲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