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壳式圆柱电池卷芯的自动入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210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40
一种用于钢壳式圆柱电池卷芯的自动入壳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极耳找正机构;所述机架上设有上电芯机构和电芯入壳机构,上电芯机构和电芯入壳机构分别连接于极耳找正机构的相对两侧;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夹取电芯的夹电芯机构,极耳找正机构包括依次排布的定位工位、预备找极耳工位、极耳找正工位、预备入壳工位和入钢壳工位,夹电芯机构上设有与各个工位相对应的电芯夹具;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相配合的夹电芯机构和钢壳换向存储机构,在多个电芯夹具的作用下,可实现将多个电芯同步移动至多个不同工位处,从而实现对多个电芯的同步作业,大大的提高了整体电芯的入壳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制造,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壳式圆柱电池卷芯的自动入壳装置


技术介绍

1、新能源产业目前发展迅速,新能源电池是新能源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各种各样的新能源电池正不断出现。随着电池的新起,制造钢壳圆柱电池的设备也越来越多。圆柱电池包括钢壳和卷芯,卷芯容纳在钢壳的内部,利用钢壳将卷芯保护起来。在钢壳圆柱的制作中,卷芯和钢壳是分开制作的,卷芯和钢壳分别制造成型后,将卷芯装入钢壳内部,完成卷芯入壳。因此电芯入壳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2、目前,圆柱锂离子电池主要以钢壳圆柱磷酸铁锂电池为主,这种电池系统表现为较高的容量、较高的输出电压、良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输出电压稳定、能大电流放电、电化学性能稳定、使用安全、工作温度范围宽、对环境友好,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灯具、草坪灯具、后备能源、电动工具、玩具模型上。

3、其中三元钢壳电池也因为各方方面比较优秀,相比磷酸铁锂体系具有高的能量比和功率比密度,较好的低温特点,在某些应用上逐渐取代磷酸铁锂体系,成为了圆柱钢壳电池的重要体系之一。

4、在圆柱电池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传统的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钢壳式圆柱电池卷芯的自动入壳装置,包括机架(1)和设置于机架(1)上的极耳找正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上电芯机构(2)和电芯入壳机构(8),上电芯机构(2)和电芯入壳机构(8)分别连接于极耳找正机构(6)的相对两侧;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夹取电芯的夹电芯机构(4),极耳找正机构(6)包括依次排布的定位工位(61)、预备找极耳工位(62)、极耳找正工位(63)、预备入壳工位(64)和入钢壳工位(65),夹电芯机构(4)上设有与各个工位相对应的电芯夹具(46);所述定位工位(61)对应上电芯机构(2)设置,入钢壳工位(65)对应电芯入壳机构(8)设置;所述机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壳式圆柱电池卷芯的自动入壳装置,包括机架(1)和设置于机架(1)上的极耳找正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上电芯机构(2)和电芯入壳机构(8),上电芯机构(2)和电芯入壳机构(8)分别连接于极耳找正机构(6)的相对两侧;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夹取电芯的夹电芯机构(4),极耳找正机构(6)包括依次排布的定位工位(61)、预备找极耳工位(62)、极耳找正工位(63)、预备入壳工位(64)和入钢壳工位(65),夹电芯机构(4)上设有与各个工位相对应的电芯夹具(46);所述定位工位(61)对应上电芯机构(2)设置,入钢壳工位(65)对应电芯入壳机构(8)设置;所述机架(1)上设有与电芯入壳机构(8)相连接的冲片机构(7),且机架(1)上设有钢壳换向存储机构(5),冲片机构(7)位于入钢壳工位(65)和钢壳换向存储机构(5)之间;所述钢壳换向存储机构(5)连接有用于钢壳上料的上钢壳机构(3);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与钢壳换向存储机构(5)相连接的下料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壳式圆柱电池卷芯的自动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芯机构(2)包括传动带(21)和用于带动传动带(21)传动的传动电机(23),传动带(21)上形成有用于定位电芯的若干隔板(22),若干隔板(22)沿传动带(21)长度等距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壳式圆柱电池卷芯的自动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找正机构(6)包括固定板(67)和用于支撑固定板(67)的支板(68),定位工位(61)、预备找极耳工位(62)、极耳找正工位(63)、预备入壳工位(64)和入钢壳工位(65)沿固定板(67)长度方向依次排布,固定板(67)一侧设有与上电芯机构(2)相连接的上料工位(6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钢壳式圆柱电池卷芯的自动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位(61)两端设有同步工作的两个定位气缸(611),两个定位气缸(611)的气缸杆相对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钢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岱宗陈兆锋
申请(专利权)人:德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