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多功能手持采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1555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35
本技术涉及采集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多功能手持采集器,包括采集器本体和握持杆,所述采集器本体下表面相对于所述握持杆的位置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空腔杆,所述收纳槽和所述空腔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收纳组件。该便于携带的多功能手持采集器,通过设置弹性收纳组件、弹性伸缩组件、第二限位槽、限位板、卡杆和第一限位槽等结构,可以在将握持杆裸露出来时,通过将卡杆从第一限位槽的内部伸出,在弹性收纳组件的作用下,可以使得握持杆从收纳槽的内部伸出,再通过卡杆插入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可以对其进行固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握持杆无法收纳导致携带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采集器,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多功能手持采集器


技术介绍

1、手持数据采集器又称盘点机或掌上电脑,它是将条码扫描装置、rfid技术与数据终端一体化,带有电池可离线操作的终端电脑设备,具备实时采集、自动存储、即时显示、即时反馈、自动处理和自动传输功能,为现场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实时性和可用性提供了保证,随着条码技术的普遍推广,我国商场现代化发展迅速,商业管理电子化的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数据采集器的市场已经形成,并有较大需求。

2、专利号为cn2105735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多功能手持采集器,包括采集器本体、基座、电池板、操作屏、操作键、显示屏、采集头、固定筒、弹件、滑板、支柱、卡台、卡件、手持杆和支撑垫,所述采集器本体下端设有基座,基座内设有电池板,采集器本体正面设有操作屏、操作键和显示屏,所述采集头设置在采集器本体上端,所述固定筒设置在采集器本体侧壁,固定筒内部设有弹件和滑板,所述滑板与支柱一端相连接,所述支柱另一端设有卡台,所述卡台内设有卡件,所述卡件下端设有手持杆,所述手持杆下端设有支撑垫,本技术结构简单,同时具备防震、抗摔、缓冲的功能,能够有效地降低外界晃动所产生的影响。

3、现有技术在进行使用时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例如,手持采集器上设置有手持杆,而手持杆不便于收纳,从而导致手持采集器在进行携带时因手持杆裸露在外产生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的多功能手持采集器,具备便于将手持杆进行收纳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手持杆不便于收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多功能手持采集器,包括采集器本体和握持杆,所述采集器本体下表面相对于所述握持杆的位置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空腔杆,所述收纳槽和所述空腔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收纳组件;

3、所述弹性收纳组件包括第一联动板,所述第一联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顶升杆,所述顶升杆的外侧活动套接有限位套板,所述第一联动板和所述限位套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弹簧;

4、所述采集器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收纳槽相互贯通,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握持杆外侧面相对于所述卡杆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弹性伸缩组件;

5、所述顶升杆外侧面相对于所述卡杆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和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直径值相等。

6、优选的,所述第一联动板活动套接于所述空腔杆的内部顶端位置处,所述顶升杆远离所述第一联动板的一端与所述握持杆的顶部相连接,所述限位套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空腔杆的内部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活动套接于所述顶升杆的外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联动板的下表面和所述限位套板的上表面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一联动板的外侧面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一导向块,所述空腔杆内侧壁相对于多个所述第一导向块纵向移动轨迹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导向槽。

8、优选的,所述弹性伸缩组件包括中空杆和内置杆,所述中空杆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一侧相连接,所述内置杆与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卡杆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内置杆远离所述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联动板,所述内置杆和所述第二联动板均活动套接于所述中空杆的内部,所述中空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联动板的一侧和所述中空杆的内部底端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二联动板的外侧面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二导向块,所述中空杆内侧壁相对于多个所述第二导向块横向移动轨迹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导向槽。

10、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底端固定套接有密封板,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密封板下表面相对于所述滑块移动轨迹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拨动块。

11、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该便于携带的多功能手持采集器,通过设置弹性收纳组件、弹性伸缩组件、第二限位槽、限位板、卡杆和第一限位槽等结构,可以在将握持杆裸露出来时,通过将卡杆从第一限位槽的内部伸出,在弹性收纳组件的作用下,可以使得握持杆从收纳槽的内部伸出,再通过卡杆插入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可以对其进行固定,当进行收纳时,将卡杆从第二限位槽的内部取出,向上推动握持杆使其收缩到收纳槽的内部,再将卡杆插入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可以完成对握持杆的收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握持杆无法收纳导致携带不便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携带的多功能手持采集器,包括采集器本体(1)和握持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器本体(1)下表面相对于所述握持杆(2)的位置开设有收纳槽(3),所述收纳槽(3)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空腔杆(4),所述收纳槽(3)和所述空腔杆(4)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收纳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携带的多功能手持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板(5)活动套接于所述空腔杆(4)的内部顶端位置处,所述顶升杆(6)远离所述第一联动板(5)的一端与所述握持杆(2)的顶部相连接,所述限位套板(7)的下表面与所述空腔杆(4)的内部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8)活动套接于所述顶升杆(6)的外侧,所述第一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联动板(5)的下表面和所述限位套板(7)的上表面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携带的多功能手持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板(5)的外侧面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一导向块(9),所述空腔杆(4)内侧壁相对于多个所述第一导向块(9)纵向移动轨迹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携带的多功能手持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组件(15)包括中空杆(151)和内置杆(152),所述中空杆(151)与所述安装槽(11)的内壁一侧相连接,所述内置杆(152)与所述限位板(12)远离所述卡杆(13)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内置杆(152)远离所述卡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联动板(153),所述内置杆(152)和所述第二联动板(153)均活动套接于所述中空杆(151)的内部,所述中空杆(15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154),所述第二弹簧(15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联动板(153)的一侧和所述中空杆(151)的内部底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携带的多功能手持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板(153)的外侧面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二导向块(155),所述中空杆(151)内侧壁相对于多个所述第二导向块(155)横向移动轨迹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导向槽(15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携带的多功能手持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的内部底端固定套接有密封板(17),所述限位板(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19),所述密封板(17)下表面相对于所述滑块(19)移动轨迹的位置开设有滑槽(18),所述滑块(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拨动块(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的多功能手持采集器,包括采集器本体(1)和握持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器本体(1)下表面相对于所述握持杆(2)的位置开设有收纳槽(3),所述收纳槽(3)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空腔杆(4),所述收纳槽(3)和所述空腔杆(4)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收纳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携带的多功能手持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板(5)活动套接于所述空腔杆(4)的内部顶端位置处,所述顶升杆(6)远离所述第一联动板(5)的一端与所述握持杆(2)的顶部相连接,所述限位套板(7)的下表面与所述空腔杆(4)的内部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8)活动套接于所述顶升杆(6)的外侧,所述第一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联动板(5)的下表面和所述限位套板(7)的上表面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携带的多功能手持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板(5)的外侧面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一导向块(9),所述空腔杆(4)内侧壁相对于多个所述第一导向块(9)纵向移动轨迹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携带的多功能手持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组件(15)包括中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喜章闫玉延
申请(专利权)人:跨境云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