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81520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3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所述储能逆变器包括:散热器、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散热器层叠设置;所述第二控制板与所述第一控制板层叠设置,且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控制板的背离所述散热器的一侧,所述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二控制板以及所述散热器之间具有间隙。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能逆变器,能够提升储能逆变器的空间利用率,既能够保证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的散热效果,且能够使储能逆变器的结构紧凑,便于储能逆变器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逆变器,特别涉及一种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1、储能逆变器通过将电能储存到电池中,并在需要时将电池中的电能转换为交流电的一种逆变器。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燃料电池等新能源领域,其工作原理是将太阳能(或其他能源)转化为直流电,并将其充入电池模块中进行储存。当用户需要用电时,储能逆变器会将电池中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给用户使用。相关技术中的储能逆变器内部结构布局不合理,导致储能逆变器的整体体积较大,不方便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储能逆变器,控制板的布局合理,提升储能逆变器的空间利用率。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能逆变器,包括:散热器、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散热器层叠设置;所述第二控制板与所述第一控制板层叠设置,且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控制板的背离所述散热器的一侧,所述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二控制板以及所述散热器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能逆变器,通过将第一控制板与散热器层叠设置,第二控制板位于第一控制板的背离散热器的一侧,第一控制板上可设置发热量较大的元器件,以方便通过散热器进行散热,第二控制板上可设置发热量较小的元器件,通过合理的布局提升储能逆变器的空间利用率,既能够保证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的散热效果,且能够使储能逆变器的结构紧凑,便于储能逆变器的小型化设计。

4、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储能逆变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散热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控制板与所述第一控制板间隔设置。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第一控制板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第二控制板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散热器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相连以定位所述第一控制板。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中的任一个支撑柱均沿垂直于所述散热器表面的方向延伸,且所述支撑柱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具有螺柱,且第二端具有定位孔;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螺柱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定位孔螺纹配合。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的外周面凸出所述螺柱的外周面,以在所述支撑柱和所述螺柱之间构造出台阶结构。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被构造成六棱柱;和/或,所述支撑柱的第二端的端部设有拧紧缺口;和/或,所述支撑柱的周面上设有缺口槽。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能逆变器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相连,以定位所述第二控制板。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散热器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mm,所述第二控制板与所述第一控制板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mm。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板上具有强电元器件,所述第二控制板上具有弱电元器件。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控制板和所述第二控制板设于所述散热器的第一侧,所述散热器的第二侧上设有多个散热翅片。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能逆变器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散热器密封配合,且所述壳体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构造出容置腔,所述第一控制板和所述第二控制板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所述容置腔内。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能逆变器具有光伏接口、电池接口、电网输入接口、直流输出接口以及交流输出接口中的至少一个。

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能系统,包括:电池和前述的储能逆变器,所述储能逆变器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能逆变器具有直流输出接口,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具有直流供电口,所述直流供电口与所述直流输出接口电连接。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电设备包括暖通设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散热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控制板与所述第一控制板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第一控制板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第二控制板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散热器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相连以定位所述第一控制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中的任一个支撑柱均沿垂直于所述散热器表面的方向延伸,且所述支撑柱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具有螺柱,且第二端具有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外周面凸出所述螺柱的外周面,以在所述支撑柱和所述螺柱之间构造出台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被构造成六棱柱;和/或,所述支撑柱的第二端的端部设有拧紧缺口;和/或,所述支撑柱的周面上设有缺口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逆变器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散热器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mm,所述第二控制板与所述第一控制板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板上具有强电元器件,所述第二控制板上具有弱电元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控制板和所述第二控制板设于所述散热器的第一侧,所述散热器的第二侧上设有多个散热翅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逆变器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逆变器具有光伏接口、电池接口、电网输入接口、直流输出接口以及交流输出接口中的至少一个。

13.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逆变器具有直流输出接口,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具有直流供电口,所述直流供电口与所述直流输出接口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包括暖通设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散热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控制板与所述第一控制板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第一控制板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第二控制板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散热器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相连以定位所述第一控制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中的任一个支撑柱均沿垂直于所述散热器表面的方向延伸,且所述支撑柱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具有螺柱,且第二端具有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外周面凸出所述螺柱的外周面,以在所述支撑柱和所述螺柱之间构造出台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被构造成六棱柱;和/或,所述支撑柱的第二端的端部设有拧紧缺口;和/或,所述支撑柱的周面上设有缺口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逆变器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源刘胜林琳贺伟衡靳珂珂王坤杰周超覃双静乔飞李水城陈续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