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机及汽车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电机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1412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及汽车,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所述电机包括壳体、定子、第一油罩及第二油罩,定子位于壳体内,第一油罩及第二油罩分别设于定子的轴向两侧,第一油罩与定子的一轴向端面之间形成第一油腔,第二油罩与定子的另一轴向端面之间形成第二油腔,定子的内部设有沿轴向贯穿的冷却流道,冷却流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油腔及第二油腔连通,第一油罩上设有第一进油孔,第二油罩上设有第二进油孔和出油孔,壳体上设有与第一进油孔相连通的第一进油口以及与第二进油孔相连通的第二进油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电机,能够实现对定子两端绕组及中部绕组的及时冷却,定子整体热交换更加均匀,热交换冷却效率更高,冷却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及汽车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动力总成的小型化需求日益提升。电机是动力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机尺寸需要越来越小,同时功率密度需要更高,以满足汽车狭小空间的装载需要。然而随着电机功率密度的提高,电机的散热又成了新的问题。

2、现有电机散热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电机的定子两端分别形成密封腔体,密封腔体内充满冷却油,以实现对定子两端绕组的冷却,但是此种方式无法实现对定子中部绕组的冷却,整个定子热交换效果不均匀;第二种是在定子两端形成密封腔体的基础上,再在定子内部设冷却油道,冷却油可从其中一端的密封腔体进入后,经冷却油道从另一端的密封腔体流出,但是冷却油流出一端的密封腔体内不能及时充满冷却油,且流入该处的冷却油多是高温冷却油,导致定子两端绕组不能及时冷却,冷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电机定子热交换不均匀,冷却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2、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机,包括机壳、定子、第一油罩及第二油罩,所述定子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第一油罩及所述第二油罩分别设于所述定子的轴向两侧,所述第一油罩与所述定子的一轴向端面之间形成第一油腔,所述第二油罩与所述定子的另一轴向端面之间形成第二油腔,所述定子的内部设有沿轴向贯穿的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腔及所述第二油腔连通,所述第一油罩上设有第一进油孔,所述第二油罩上设有第二进油孔和出油孔,所述机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油孔相连通的第一进油口以及与所述第二进油孔相连通的第二进油口。

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机相较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势:

4、记电机定子沿轴向的两端分别为定子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电机定子需要冷却时,可通过油泵将冷却油分别泵入机壳上的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第一进油口内的冷却油经第一进油孔进入第一油腔,第一油腔内的冷却油流向定子内部的冷却流道,最终从第二油腔的出油孔流出,可实现对定子第一端的绕组及定子中部绕组的及时冷却;第二进油口的冷却油经第二进油孔进入第二油腔,由于第二油腔与出油孔连通,第二油腔内的冷却油会选择从流阻较小的地方也即出油孔流出,第二油腔内的冷却油流进流出速度较快,对定子第二端的绕组形成喷淋效果,可实现对定子第二端绕组的及时冷却,定子整体热交换更加均匀,冷却效果较好。

5、可选地,所述第一油罩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壳体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定子的轴向端面接触,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所述第一进油孔。

6、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机壳之间围成第三油腔,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进油孔,所述第三油腔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油口及多个所述第一进油孔连通。

7、可选地,该电机还包括密封槽楔及端部密封环,所述定子上设有定子槽,所述定子槽朝向所述定子的轴线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密封槽楔插入所述开口,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通过所述端部密封环与所述密封槽楔接触。

8、可选地,所述端部密封环包括密封环本体及凸齿,所述密封环本体的一轴向端面上设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凸齿,各所述凸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密封槽楔接触,所述密封环本体的另一轴向端面与所述第一壳体卡接。

9、可选地,所述第二油罩包括第三壳体、第四壳体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第四壳体套设于所述第三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三壳体及所述第四壳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定子的轴向端面接触,所述第三壳体及所述第四壳体的另一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四壳体上设有所述第二进油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所述出油孔。

10、可选地,所述第四壳体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机壳之间围成第四油腔,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第二进油孔,所述第四油腔分别与所述第二进油口及多个所述第二进油孔连通。

11、可选地,该电机还包括密封圈,所述第一油罩和所述第二油罩中的至少一者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机壳密封连接。

12、可选地,所述机壳上还设有出油腔,所述出油腔与所述出油孔连通,所述出油腔用于通过外部冷却系统与所述第一进油口及所述第二进油口连通。

13、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电机。所述汽车相较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与上述电机相同,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定子(2)、第一油罩(3)及第二油罩(4),所述定子(2)位于所述机壳(1)内,所述第一油罩(3)及所述第二油罩(4)分别设于所述定子(2)的轴向两侧,所述第一油罩(3)与所述定子(2)的一轴向端面之间形成第一油腔(8),所述第二油罩(4)与所述定子(2)的另一轴向端面之间形成第二油腔(9),所述定子(2)的内部设有沿轴向贯穿的冷却流道(21),所述冷却流道(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腔(8)及所述第二油腔(9)连通,所述第一油罩(3)上设有第一进油孔(321),所述第二油罩(4)上设有第二进油孔(421)和出油孔(431),所述机壳(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油孔(321)相连通的第一进油口(11)以及与所述第二进油孔(421)相连通的第二进油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罩(3)包括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及第一连接板(33),所述第二壳体(32)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31)的外侧,所述第一壳体(31)及所述第二壳体(3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定子(2)的轴向端面接触,所述第一壳体(31)与所述第二壳体(32)的另一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33)连接,所述第二壳体(32)上设有所述第一进油孔(3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32)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凹槽(322),所述第一凹槽(322)与所述机壳(1)之间围成第三油腔,所述第一凹槽(322)的底壁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进油孔(321),所述第三油腔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油口(11)及多个所述第一进油孔(32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槽楔(5)及端部密封环(6),所述定子(2)上设有定子槽(22),所述定子槽(22)朝向所述定子(2)的轴线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密封槽楔(5)插入所述开口,所述第一壳体(31)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33)的一端通过所述端部密封环(6)与所述密封槽楔(5)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密封环(6)包括密封环本体(61)及凸齿(62),所述密封环本体(61)的一轴向端面上设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凸齿(62),各所述凸齿(62)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密封槽楔(5)接触,所述密封环本体(61)的另一轴向端面与所述第一壳体(31)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罩(4)包括第三壳体(41)、第四壳体(42)及第二连接板(43),所述第四壳体(42)套设于所述第三壳体(41)的外侧,所述第三壳体(41)及所述第四壳体(4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定子(2)的轴向端面接触,所述第三壳体(41)及所述第四壳体(42)的另一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43)连接,所述第四壳体(42)上设有所述第二进油孔(421),所述第二连接板(43)上设有所述出油孔(4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壳体(42)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二凹槽(422),所述第二凹槽(422)与所述机壳(1)之间围成第四油腔,所述第二凹槽(422)的底壁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第二进油孔(421),所述第四油腔分别与所述第二进油口(12)及多个所述第二进油孔(42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7),所述第一油罩(3)和所述第二油罩(4)中的至少一者通过所述密封圈(7)与所述机壳(1)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上还设有出油腔(13),所述出油腔(13)与所述出油孔(431)连通,所述出油腔(13)用于通过外部冷却系统与所述第一进油口(11)及所述第二进油口(12)连通。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定子(2)、第一油罩(3)及第二油罩(4),所述定子(2)位于所述机壳(1)内,所述第一油罩(3)及所述第二油罩(4)分别设于所述定子(2)的轴向两侧,所述第一油罩(3)与所述定子(2)的一轴向端面之间形成第一油腔(8),所述第二油罩(4)与所述定子(2)的另一轴向端面之间形成第二油腔(9),所述定子(2)的内部设有沿轴向贯穿的冷却流道(21),所述冷却流道(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腔(8)及所述第二油腔(9)连通,所述第一油罩(3)上设有第一进油孔(321),所述第二油罩(4)上设有第二进油孔(421)和出油孔(431),所述机壳(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油孔(321)相连通的第一进油口(11)以及与所述第二进油孔(421)相连通的第二进油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罩(3)包括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及第一连接板(33),所述第二壳体(32)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31)的外侧,所述第一壳体(31)及所述第二壳体(3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定子(2)的轴向端面接触,所述第一壳体(31)与所述第二壳体(32)的另一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33)连接,所述第二壳体(32)上设有所述第一进油孔(3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32)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凹槽(322),所述第一凹槽(322)与所述机壳(1)之间围成第三油腔,所述第一凹槽(322)的底壁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进油孔(321),所述第三油腔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油口(11)及多个所述第一进油孔(32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槽楔(5)及端部密封环(6),所述定子(2)上设有定子槽(22),所述定子槽(22)朝向所述定子(2)的轴线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密封槽楔(5)插入所述开口,所述第一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雯雯宗兆科李雄飞傅灵玲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星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